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5:49
字数:668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在归信去雄州的官道上,数辆马车正在前进,不疾不徐,正是吴骥一行人。

    “骥哥,你说雄州有多大?”吴星一边赶车,一边问道,一脸的兴奋之色:“我听说雄州很大呢,比归信大。”

    作为乡下人,对于城市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吴星见过最大的城池,便是归信了。一听说要去雄州,就忍不住好奇,多方打听,听说雄州比归信大得多,想想就很兴奋,更别说还是去雄州见识了。

    “是呀,骥哥,你是读书人,见多识广,快给我们说说雄州的事儿。”吴健也是好奇,坐在身边,不住打量吴骥,眼里闪着崇拜的光芒。

    吴骥是吴家庄的唯一秀才,大人物,本就很得吴家庄人的尊敬。更别说,自从吴骥离开吴家庄后,干得风生水起,在吴家庄人心目中的地位直线飙升,达到让人仰视的地步。

    “这个……”吴骥也打听过雄州的事,对雄州有些了解。可是,那是听人说的,他也没有去过,也不知晓雄州究竟有多大:“我也没去过,说不清,还是去亲眼见识吧。吴星,赶快点,早点到雄州,早点见识。”

    “好嘞!”吴骥兴奋的欢呼一声,狠抽一鞭,马车骤然加快。

    归信离雄州不太远,一路行来,没有任何意外。吴骥掀起车帘,欣赏官道两边的景色。

    宋朝虽然没有建立起象样的武功,在基础建设方面,却是让吴骥很是惊讶。官道修得很是结实牢固,路面平整,马车行驶在上面,不会有多大的颠簸。

    路面中间高,两侧低,便于排水。更有排水沟,很符合建筑要求。

    更难得的是,官道两旁种植了不少树木,柏、杉、柳,无不应有尽有。眼下是冬季,树木光秃秃的,没甚景致。若是在春夏之际,行走在官道上,一定是林荫之道,让人赞叹。

    到傍晚时分,吴骥一行,终于赶到雄州了。远远就看见一座雄伟的城池,高达数丈,雄踞当地,宛若一头远古凶兽,极是不凡。

    “哇!好大的城池!”

    吴星和吴健惊讶的尖叫出声,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表情,很是夸张。

    不仅他二人惊讶不置,一众吴家庄出身的亲兵,谁个不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识如此大的城池,既是惊讶,又是兴奋,眼里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吴骥见惯了现代大都市,原本不会有什么惊讶之情,可是,当他亲眼见识了雄州,仍是不由得心头一跳,暗中赞叹,好一座城池!

    “好多的人!”

    吴星接着惊呼出声,指着进进出出的行人,一脸的夸张表情。

    不要说他们惊讶,就是吴骥也是不乏震惊。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多不胜数,川流不息,马车是一辆接一辆,不知道有多少。城门极是宽阔,足够六七辆马车并排行驶,可是,给行人、马车堵得水泄不通。

    其热闹程度,丝毫不比现代大都市逊色。在宋朝,就有如此繁华的城池,还是在宋辽边境上,要吴骥不惊讶都不行。

    “哦!这是宋辽两国最重要的关市所在。”随即,吴骥明白了原委。

    雄州由于地处宋辽两国边境,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由辽国进入宋境的必经之地。正是这种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其经济价值很大。宋辽两国的边境贸易,在这里如火如荼,非常红火,每天都有多不胜数的宋朝货物,诸如瓷器、茶叶、丝绸、香料,从这里运往幽州,再从幽州销往辽国各地。

    相应的,不计其数的辽国货物,诸如马匹、牛羊、人参、貂皮,从这里运往中原,销往宋朝各处。

    吴骥一眼望去,只见来来往往的人流、车马,组成一条永不停歇的长龙,根本就望不到尽头。

    “繁华啊!太繁华了!”

    吴骥忍不住感慨一句。

    吴星、吴健、一众亲兵看呆了,张大了嘴巴,话都说不出来了。

    “进城吧!”吴骥催促一句,他们这才惊醒过来:“雄州太大了!”

    吴星一拉马缰,赶着马车来到城下。只见一队宋军手执武器,腰悬麻扎刀,顶盔贯甲,守在城门口。站在那里,就象木桩一样,不可撼动。

    “好!”

    吴骥训练归信军有段时间了,眼光不凡,一眼就看出,雄州军很是不凡,远非他接手的难民似的归信军所能比:“这个周威,不凡!”

    流风盗之事,周威就作出迅速反应,派出马军驰援,吴骥就见识了雄州军的不凡之处。如今,来到雄州,再次亲眼目睹,更是赞叹。

    不愧是上过战场的人,带出的兵就是不同,有一股子虎气!

    “我把归信军训练好了,最好是打上一仗!辽军不犯境,就把他们拉到辽境去打!”吴骥深知,只有经历了战场搏杀的军队,才是真正的精锐。

    城门口进出的人流车马虽多,却并不混乱,秩序井然,吴骥很快就进了城。

    刚进城,一辆马车赶来,车里是一个四十余岁的男子,正掀开窗帘打量,看见吴骥,略一点头,打招呼道:“敢问兄台,来自哪里?”

    “归信。你呢?”吴骥礼节姓的回答。

    “我呀,来自幽州。我这是回娘家的!”这个男子喟然一叹:“我们燕赵男儿是弃儿,大宋不要我们了,只能在契丹的铁蹄下屈生!”

    言来多有不愤,眼中光芒闪烁,极是不甘。

    燕云十六州,是正宗的燕赵之地,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宋朝建立后,并非不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只是并没有成功。到如今,燕云十六州已经与中原分离一百多年了。

    “燕赵男儿?”一个热血的名字,吴骥乍闻之下,心头一跳,不由得热血激荡:“老哥生为汉儿,能记住燕赵男儿四字,在下钦佩!”

    “燕赵男儿!”这个男子喟然一叹:“枉为燕赵男儿,却不能热血逐辽,枉为燕赵男儿啊。”

    宋朝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一条是不会错的,那就是宋朝无能。对此事,吴骥也是感慨良多。

    “想那宋皇,并非不愿收回燕云之地,只是无能罢了。”这个男子的话匣子打开了,很是轻蔑的道:“宋太宗趁着辽狗国丧,五路出兵,却给萧燕燕孤儿寡母打得大败而归。宋境如此之辽阔,口众如此之多,却是打不过区区辽狗,可叹!可叹!”

    为了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太宗多次出兵,曾经一度打到幽州外围去了,差一点收复。却给辽国打得大败而逃,宋太宗本人是落荒而遁。

    最著名的一次,趁着辽国国丧,五路出兵,准备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却遇到萧太后这个女中豪杰,把宋军杀得惨败,杨业撞死李陵碑,就发生在这次大战中。

    “还是柴荣是个好皇帝,敢于出兵,收复瓦桥关,才有眼下的雄州!若不是柴荣收复瓦桥关,契丹人说不定再次打进中原了!”这个男子万分惋惜,长叹一声:“可惜,天妒英才,在成功之际,柴荣病死了!要说我们燕赵男儿,最佩服谁?舍柴荣,不会有第二人!”

    对出兵收复燕云之地,吴骥了解得不多,本想趁此机会,好好聊聊,却给一阵张狂的笑声搅乱了。

    “哈哈!汉狗,滚开!”

    “汉狗,你作死!”

    “汉狗就是狗,竟敢挡本爷的路!”

    吴骥定睛一瞧,只见一队契丹兵士,骑着高头大马,在大街上横冲直闯,所到之处,人仰马翻,鸡飞狗跳,百姓纷纷闪避。

    一个闪避不及,就给马蹄践踏。而这队契丹兵士,却是趾高气扬,得意万分,一脸的轻蔑,根本就瞧不起百姓。

    “哼!”

    吴骥冷哼一声,眼里杀机迸现!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