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7:40
字数:760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传说中的军队是对汉唐两朝军队的最好评价。强汉雄风,盛唐气象,就是靠军队打出来的,这两支军队虽然时代不同,其装备水平不同,有一点是相同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坚忍不拔、战法先进、战术灵活、战力强悍,建立了赫赫武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座高峰,难以逾越。

    自唐朝灭亡后,再也没有恢复那样的水准,这两支军队成了绝唱,成了传说。

    宋神宗正在为如何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而伤脑筋之时,吴骥的捷报就到了,宋神宗一时欢喜,竟然给了这么高的评价。

    不可否认,归信军的战力很强悍,可是,还称不上传说中的军队。汉唐之军是一场接一场血战打出来的,武功赫赫,归信军不过才打了一仗,显示出了强大的战力,对辽军具有压倒姓的优势,却与汉唐之军还差得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消息是宋神宗这辈子最为欢喜的消息了,比起雄州大捷还让他欢喜。雄州大捷固然让人欢喜,可是,那仅仅是一场胜仗,这一仗打完了,下次能不能取得胜利,谁也说不准。归信军战力强悍,可以压着皮室军打,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宋军战力不强的现状,只要假以时曰,这支军队真正成长起来,不要说雄州大捷,就是比雄州大捷战果大几倍的胜仗也不是问题。而且,还会有很多胜仗,这是根本之道,宋神宗能不欢喜么?

    “呵呵!”宋神宗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把捷报一看再看,韵味无穷,好象色狼在打量[***]美女似的,脸上泛着红光,欢喜莫铭。

    “官家,说的是甚呢?”王安石的好奇心给提起来了,忍不住问询一句。

    按理说,宋神宗不说话,他不能如此相问,可是,宋神宗的举动让他太好奇了,不问不行了。他的问话,正是吕惠卿、吕公著二人心中所想,睁大了眼睛,打量着宋神宗,凝神静气,盼望宋神宗给出答案。

    “呵呵!”宋神宗未语先笑,来了一长串的畅笑声,这才把手中的捷报晃晃,道:“朕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吴骥又打了胜仗。”

    “啊!”这消息固然让人欢喜,却也让人惊讶,王安石眉头一挑,道:“官家,没听说辽国犯境呀。”

    “是呀!”吕惠卿、吕公著二人不住点头,大是赞成这一说法。

    “辽国是没有犯境,这就更加值得欢喜了。”宋神宗眼睛一闪,颇有点儿调皮,可见其欢喜之情了:“吴骥是率领大军进入辽境去打的。你们说,大宋立国上百年,有几人敢率军进入辽境去大战一场的?这难道不是好事?”

    辽国犯境,宋朝只能被动挨;吴骥进入辽国去打,那是主动出击,这是主客易势,攻守易形,绝对是值得欢喜的事情。

    “原来如此。”王安石恍然。

    “官家,大宋之法,军队调动,应当上奏。”吕公著心想吴骥越是建功,对他们反对派越是不利,应该趁此机会给吴骥定罪。

    而且他的心思狠毒,给吴骥罗列了一条天大的罪名:“官家,太祖鉴于前朝教训,不能让武将坐大,这才以文镇之。没有旨意而擅自出兵,这是天大的罪过,还请官家治吴骥之罪。”

    宋朝重文轻武,对武将专权,那是防得跟贼似的,只要武将稍稍有点异动,就会给扣上这样的大帽子,那么,武将的前途也就没了。吕公著用心险恶,太歹毒了。

    王安石、吕惠卿的脸色变了,若真要如此做的话,吴骥也就完了。一个刚刚升起的新星,就此终结,实是让人惋惜。

    “哼!”宋神宗冷哼一声,道:“吕公著,你辨事是如此之不明!吴骥不是要与辽国开战,他是把归信军拉到辽境去训练,没想到,遇到了押送岁币的辽军,不得不战。这一战,吴骥不仅打败了八千辽军,还把岁币全拿了回来。哈哈!”

    郑太深知朝中情形,自然不会说是吴骥有心要去劫岁币,只是说吴骥为了训练归信军,把队伍拉到辽国境内去训练,与押送岁币的辽军遭遇,不得不打。

    如此说法,根本不可能瞒得过宋神宗,可是,宋神宗只要有个籍口,就不会治吴骥之罪了。即使没有这籍口,宋神宗也不会治吴骥之罪的,原因很简单,吴骥打造出来的归信军不是一般的精锐之师,是可以与汉唐之军媲美的精锐,要是治吴骥之罪,那就是自毁长城,宋神宗断不会如此做。

    再说了,吴骥不过是一颗新星罢了,他又没有甚么根基,更没有甚么势力,根本就不会对宋神宗的帝位造成威胁。不仅没有威胁,反倒是有很大的助益,宋神宗无论如何是不会治吴骥的罪。

    “把岁币拿回来了?”吕惠卿惊讶万分。岁币之事,已经进行了数十年,很多人想把岁币拿回来,却是没有人敢,吴骥竟然把岁币拿回来了,这是何等的惊人。

    “官家,吴骥用了多少军队打败八千辽军的?”王安石虽然惊讶于岁币拿回来,却更关注一个重大问题。

    “哦!不是打败,是全歼。吴骥只用了两千五百军队。”宋神宗打量着捷报,又是乐呵呵的道:“八千辽军中,有一千皮室军……”

    “皮室军?”王安石、吕惠卿、吕公著三人大吃一惊。对皮室军的威名,他们是知道的,辽国竟然出动了皮室军,归信军遇到硬点子了,这伤亡肯定不小:“官家,归信军是不是伤亡惨重?”

    这是吕公著问的,跟着就道:“这个吴骥,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儿戏,一定要治他的罪!一定要治罪!”

    “吕公著,你怎生如此看不惯吴骥?朕的话还没有说话呢。”宋神宗脸一沉,轻喝一声。

    吕公著听在耳里,犹如打了一个炸雷,吓得不轻,一个激灵,不敢再说话了。

    “归信军战殒、失去战力的,一共四百四十六人,有百多两百人受了轻伤,余者没受伤。他们却全歼了八千辽军,其中还有一千皮室军,是皮室军!”宋神宗的声调陡然转高,很是尖细刺耳:“皮室军才冲到归信军面前,就给打残了,失去了战力!归信军,就是朕的汉军、唐军,战力惊人!”

    “不可能!”王安石、吕惠卿、吕公著三人齐声惊呼,一脸的不信。

    辽军凶名在外,宋军战力不济,一遇到辽军就会溃败,以如此小的代价,全歼八千辽军,更别说其中还有一千皮室军,王安石三人是无论如何不会相信的。

    “你们难以置信,是吧?朕也难以相信,可是,朕不得不信。介甫,你看看是谁的字迹。”宋神宗把捷报递给王安石。

    王安石把捷报接在手里一打量,大声道:“是他的!他说有这等事,一定有!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大宋终于有了一支可以媲美汉唐之军的精锐!”

    “呵呵!”宋神宗大是欢喜,欣然接受了王安石的道贺,道:“此事固然可喜,可是,问题也不少。耶律洪基肯定会派人来问罪,对于这事嘛,大宋打死不认,与耶律洪基打嘴仗就是了。说起耍嘴皮子,大宋的读书人正善长此道,让他们好好去耍嘴皮子吧。对了,放出风声,说这是齐云社干的。”

    宋神宗眼里闪过一抹狡色,略一停顿,道:“归信军初步练成,其战法、训练、战场经验,不会完善,还需要多加磨练。因而,朕决定了,让吴骥便宜行事,要他把归信军打磨得更加凌厉。”

    这话很有道理,一支军队的战法、训练方法,都需要到战场上去检验,不可能因为一次胜仗就完善。宋神宗授予吴骥临机专断的权力,是无比英明的举动。

    “这个……”王安石三人很是震惊。宋朝对武将的控制很严,将军出战,皇帝会授予阵图,进行遥控。就是王韶,也没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宋神宗竟然把这样的权力给了吴骥,那是何等的信任。

    最震惊的莫过于吕公著了,就要反驳,只听宋神宗,道:“此事,朕意已决!归信军之事,是大宋最高机密,若有泄露者,诛九族!”

    归信军虽然展现出了强大的战力,不过,还仅仅是个雏形,真正形成战力,纵横在战场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宋神宗把归信军列为最高机密,就是要把归信军很好的保护起来,这是无比英明的举动。

    “大宋军令死板,不够灵活,相互制掣,牵扯太多,为了让吴骥更好的练兵,朕决定,吴骥直接向朕奏禀,不必通过枢密院。”宋神宗说出的话更加让人惊讶,竟然要吴骥直接向他上奏:“吴骥要甚么,朕就给他甚么。”

    吴骥不仅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还有上达天听的权力,这太惊人了,吕公著心中震惊不已,却是不敢说话。此时反对,那是触霉头。

    “再传旨,给吴骥增调两千五百陕州精锐,让吴骥统领,严加训练。”宋神宗眉头一挑,又一道旨意下来。

    “官家这是要让吴骥多练精兵,可以多调些。”吕惠卿明白宋神宗的意思,忙提醒一句。

    “不!归信军初成,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若是调得太多了,反而坏事。”宋神宗也是个明白人:“吴骥,朕希望你能训练出一支精兵,朕给你找个机会,让你去闯闯龙潭虎穴。”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