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7:39
字数:773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回归的旅程是轻松愉快,将士们欢喜万分,一边行军,一边欢歌。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比大过年还要喜悦。

    这次行动,全歼了八千辽军,劫了岁币,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这固然让将士们欢喜,却不是最让将士们欢喜的。最让将士们欢喜的是,这一仗,归信军没有取巧,完全是硬碰硬,全面压倒了辽军,辽军在归信军面前,没有还手之力。

    这一点,皮室军是最好的说明。这一千皮室军,人数虽然不多,若是别的宋军去打的话,少则需要五千,多则需要一万,才能对付。更有可能,出动一万宋军也不见得能对付得了,宋军给皮室军打败的可能姓很高。这种事情,在上百年的宋辽战争中,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就是皮室军这样的精锐,遇到归信军,都没有一点还手之力。整整一千人,刚刚冲到归信军阵前,就给打残了,这是归信军战力强悍的最好明证。

    归信军有如此强悍的战力,以后就有很多胜仗,一个接一个的胜仗,不会有任何问题,建功立业,扬眉吐气的时间就要到了,还有比这更让人充满希望,更让人欢喜的事情么?

    这一战的最大收获并不是缴获丰厚,并不是劫了岁币,而是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希望!

    郑太骑马行走到吴骥身边,笑呵呵的道:“吴都指挥,我们要向官家报捷,让官家欢喜欢喜!官家若是知晓了这事,一定会欢喜无已。”

    那是必然的,宋神宗推行变法,就是为了让宋朝强大,击破辽国,灭掉西夏,统一华夏。可惜的是,努力几年,却是没有成功,连希望都没有看到。如今,归信军给他的不是胜利,而是希望,还是统一国家的希望。

    可以想象得到,若宋神宗灭了辽国和西夏,平定辽东,进军大漠,收复西域、越南、南诏,他的功业将会超过宋太祖,会成为宋朝的汉武帝、唐太宗。这是何等的让人欢喜!

    “好!马上向官家报捷。”吴骥明白郑太的心思,当即答应。由郑太手书一道捷报,派人送去汴京。

    离归信不过一曰之程,可是,将士们只用了多半天时间,就赶到了归信。

    刚到归信,就给兴奋的百姓迎住了。胜利的消息就象插上翅膀的鸟儿,传得特别快,吴骥他们还没有回到归信,归信百姓就知道了。这一围住,那还用说,欢呼之声直上云霄,震得地皮都在抖动。

    让百姓欢喜的并不是缴获,而是希望,他们也看到了大败辽军的希望。辽国压着宋朝打了上百年,边关百姓就受了上百年的苦,给辽国屠戮了上百年,百姓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报仇雪恨,就是有心无力,宋朝更没有这份实力。

    如今,归信军有如此强悍的战力,这报仇雪恨就更加有了希望,谁能不欢喜?

    过了好半天,兴奋的百姓这才平复下来,吴骥下令,厚葬战殒将士,把缴获的金银分发给将士们。战殒和失去战力的兵士所获最多最丰厚,其下的金银分发了。至于岁币,还不能动,需要等宋神宗的旨意。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招收兵员,对归信军进行补充。这一战,损伤四百多,需要重新补充,只有招蓦了。这招蓦没费一点力气,消息一传出去,前来应蓦者排成了长条,比起现代求职的人还要多,竞争还要激烈。

    这些丁壮应蓦的话只有一句“归信军如此能打,我不来应蓦,我还能去哪里呢?”

    补充了兵士,接下来就是总结与训练,曰子一天天过。

    xxxxxx汴京,集英殿。宋神宗、王安石、吕惠卿、吕公著君臣四人正在商议国事。

    “诸位爱卿,你们说,要如何才能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宋神宗打量着三人,开始讨计了:“虽然本朝不愿说,朕却不得不说,大宋并未一统华夏。契丹、西夏、西域、南诏、交趾是境外之地,这些地方,远在秦汉之际就是华夏的。自从前朝灭亡,华夏四分五裂,异族裂地而王,最强者莫过于契丹与西夏了。朕的宏愿,便是励精图治,整军经武,一统华夏。”

    “官家圣明!”

    王安石、吕惠卿、吕公著三人忙着颂扬。

    如此宏扬,很是激动人心,若是能参与其中的话,那是人生的大际遇,会建功立业,会名垂青史。即使是吕公著这个反对派的干将,也是不乏激动之色,颂扬起来,很是真诚。

    “莫要称颂!”宋神宗右手一挥,阻止三人再赞扬下去,眉头一皱,道:“朕要完成这一宏愿,必须要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方能扫灭契丹、西夏,一统华夏。”

    “官家,臣以为,大宋修仁施德,四方教化,天下自定……”吕公著忙着献计,大逞口舌之能,就要来一通圣人之道,夫子之言。

    然而,宋神宗根本就不给他机会,只听宋神宗怒喝一声:“放屁!你在放屁!吕公著,亏你还是朝中大臣,朕的股肱之臣,竟然说出如此臭不可闻的狗屁!”

    宋神宗一连几个屁字出来,吼声如雷,震得吕公著一愣一愣的,一通夫子之言,圣人之都就缩回肚子里去了,面红耳赤,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自古以来,帝王说话,不带脏字,象宋神宗这般一边骂了几个屁字,堪称千古一奇。却是给宋神宗骂得理直气壮,让人升不起指责之心。

    “你们这些读书人,就知道圣人之道,夫子之言,狗屁不通!仁德之政,定天下以仁,纯粹就是在误人。”宋神宗兀自气怒不息:“秦始皇扫灭六国之时,就有定天下以力,定天下以仁的说法。定天下以仁,就是你们这些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在放狗屁,说了几百年,天下益乱益弱,还不如一支大军管用。秦始皇一道旨意掷下,秦军东进,十年而灭六国,比你们这些书呆子的口舌之争适用!”

    “官家,暴秦之政,不施仁义,很快就灭亡了……”宋神宗这话颠覆了读书人的根本,吕公著尽管很害怕,却是不服气,就要争辩。

    “住口!即使秦朝灭亡了,秦始皇也统一了华夏,这点你无论如何是抹煞不了的!”宋神宗不与他争辩,大声道:“汉武破匈奴之时,朝中大臣多迂腐之言,要多施仁义,教化匈奴,有用吗?汉朝连屈辱的和亲之策都用上了,越和亲,匈奴越强横,你们读书人的口舌顶用么?还不如强汉大军顶用,在卫霍的率领下,纵横大漠,匈奴如今只存在于史书中了。”

    略一停顿,声调转高,道:“朕自登基以来,一直以为圣人之道,可以救天下,可以一统华夏。而大宋对读书人的厚遇,是历朝历代最厚的,远远超过了汉唐之世。可是,经过这些年的失败,朕越来越意识到,你们读书人只会误人,只会说屁话。对于契丹、西夏这些异族,只有军队才是有用的。吕公著,你说,若是朕派你去辽国,要你说得辽国归降,你能否做到?若你能做到,朕不当这皇帝了,让你来当,你可敢应承?”

    这话太严重了,吕公著浑身筛糠,不住叩头,声泪俱下,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儿:“官家,臣万万不敢,万万不敢有此心。”

    “朕问的是你能不能说降辽国,你莫要扯远了。你不愿当皇帝,你忠心,朕封你做王爷,九千岁,朕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你可敢立此奇功?”宋神宗眉头一挑,紧迫一步。

    “官家,臣才疏学浅,不敢担此大任。”吕公著万分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他完成不了这等重任。

    “瞧瞧,这就是你们读书人的嘴脸,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是推三阻四的,有重任不敢接。吕公著,你去给你们这些只知饶舌的人说,朕要整军经武,把你们那套狗屁不通的说辞收起来。你若是做不到,朕就把你派到辽国去。”宋神宗这才说到点子上。

    自从上次雄州大捷之后,反对派的势力有所削弱,却远远不够,仍是有人摇唇鼓舌,反对新法,宋神宗早就准备着要收拾这些人了,只有把这些人收拾了,才能推行新法,才能整军精武,这次,吕公著自己掉进了陷阱里,宋神宗哪能不抓住机会的。

    派到辽国去,面对一群虎狼之人,那还不脸面丢尽?吕公著万分不愿,却不敢不应承:“臣遵旨!臣遵旨!”

    “这些年来,朕真的是越来越认为,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是不可能完成朕的宏愿!”宋神宗瞄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吕公著,不予理睬,接着道:“可是,要打造一支精锐之师,谈何容易。朕一直在想,为何同样的华夏,在秦汉隋唐之际,是那样的强盛。汉朝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不论敌人在哪里,只要你侵犯了强汉,就要遭到惩处。前朝更不用说了,一支唐军席卷天下,打得万国束手,列国来朝,长安打个喷啑,天下惊雷!若大宋有这样一支军队,何愁辽国不破,西夏不灭?”

    略一停顿,紧接着道:“朕一直在思索,雄州之战,给了朕一个明示,说得天花乱坠,不如大军一击,是以,朕准备打造精锐之师。可是,这军队该如何打造?如何恢复汉唐大军那样的战力?”

    “禀官家,归信军报!”就在这时,邵九快步进来,呈上军报。

    “哦!吴骥又有甚么名堂?不会是又打了胜仗?”宋神宗一把夺过,展开来一瞧,突然仰首向天,大笑起来:“好好好!这是传说中的军队,只有汉唐两朝才拥有!”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