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五章 演武(下)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7:26
字数:805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郑太把战场情形看在眼里,大是快慰,快步来到吴骥跟前,笑呵呵的,道:“吴都指挥,我算是开眼了!开眼了!”

    略一停顿,感慨起来:“在以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宋之军可以训练成这样,如此有威力。若大宋之军都如此训练,何愁辽国不破,西夏不灭?可惜呀可惜,大宋文恬武嬉,练兵之事,形同儿戏,只能观赏,不能实战!”

    他的感慨正是宋朝积弱的最好说明,宋朝的经济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巅峰,难以超越,即使强盛的唐朝,其经济实力比起宋朝来说,也是远远不如。宋朝的财政收入,是唐朝的好几倍,而且人口比起唐朝还要多得多。唐朝鼎盛之际,有超过七千万人口,而宋朝控制的地方,就超过了一亿人口,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

    可是,文恬武嬉,在武功上毫无作为,不仅没有重现盛唐气象,还给契丹、女真、蒙古这些游牧民族压着打,最终还亡在游牧民族手中,让无数后人扼腕。

    若宋朝不是文恬武嬉,重现盛唐气象没有任何问题。

    “以前,大宋之军,只能防守,不能反击。哎,即使是防守,他们也没有如此有力,只能一味挨打。而归信军,却是大为不同,守中带攻,一有机会,就能给敌人致命一击。”郑太接着感慨,言来万分欢喜,满面红光:“若不是我亲眼看见,真是不相信!”

    可以这样说,归信军是宋朝历史上第一支真正守中带攻的军队。以前的宋军,因为装备问题,因为训练问题,因为战法问题……诸多问题使其不可能守中带攻,守只能是一味的防守,要他们适时发起反击,没有几支宋军具备这种能力。

    “一支军队,防守时,不能仅仅防守,更不能一味挨打,要抓住一切机会反击!”吴骥眉头一掀,道:“大宋之军只知一味防守,却不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即使不得不防守了,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反击!鸣金,收兵!”

    “快收兵,我们还要进行进攻的演练!”郑太一听收兵二字,更加欢喜了。归信军的防守就是如此的让人大开眼界,只要战机出现,就能进行反击,其进攻一定会犀利无匹。

    鸣金声一响,正在冲杀的宋军迅速撤回来,列出阵势,很快就列好了。

    吴骥策马来到阵前,打量着归信军,将士们个个士气高昂,心气极高,昂着头颅,挺着胸膛,就象胜利的斗鸡场上的公鸡,就差引颈长鸣了。

    对将士们的士气,吴骥很是满意:“兄弟们,刚刚进行了防守演练,你们满意吗?”

    “满意!”虽然是演练,归信军强大的战力却是展现无疑,将士们百分百的满意,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声吼叫起来。

    “我也很满意!”吴骥接着训话,道:“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进攻的演练。你们要记着,守要守得象铁桶,要滴水不漏,进攻要犀利无匹,要无坚不摧,要有一往无前的气势!一往无前!”

    “一往无前!”

    将士们齐声吼起来。特别是李明初这些老兵,一听到这四个字,就是兴奋莫铭。他们当曰增援雄州,就是吼着这四个字踏上征途的。如今,再次听到这四个字,让他们热血沸腾。

    那些新兵,无数次听过这四个字的故事,忍不住热血澎湃,双眼中满是战意,个个象捕食猎物的狮子。

    “击鼓!进攻!”吴骥策来到阵中,右手重重挥下。

    “咚咚!”郑太紧握着鼓槌,狠狠砸下,战鼓惊天动地。

    “杀!”

    吴骥一声令下,军阵开始移动了,速度并不快。军阵移动,气势如虹,具有惊天之威,一股杀气弥漫开来,让人心悸。

    “破弩弓,射!”

    随着吴骥一声令下,弩手开始放箭。仍然是三分之一的弩手在放箭,上千枝弩矢对着前方射去,织成一张矢网,覆盖下去。

    第一排的弩手放完箭,开始装填,第二排的弩手接着放。第二排的弩手放完箭,开始装填,第三排的弩手开始放箭。第三排的弩手放完箭,他们又进行装真,第一排的弩手开始放箭。如此周而复始,一轮接一轮的箭雨,对着敌阵射去,从不间断。

    进攻的时候,利用弓弩这些远程利器,对敌人进行射杀,不仅仅是杀伤敌人,还要打乱敌人的阵脚。在战场上,堂堂之阵是最有威力的,若是能打乱敌人的堂堂之阵,使其产生混乱,把混乱演变成溃败,那是具有莫大的好处,这是一个将领必须追求的目标。

    整个军阵,一边向前推进,一边放弩矢,推进速度并不快,却是具有无坚不摧的气势。

    一轮接一轮的弩矢覆盖,只见划定的敌阵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弩矢。而且,随着军阵的推进,弩矢在朝后方覆盖,越来越远,乍一看,就象稻田里的麻杆。

    在如此密集的矢雨覆盖下,就是苍蝇都别想逃命,若是出现在战场上,敌人一定是死伤惨重。想必到了这时候,敌阵已经出现搔动,甚至混乱了,是该抓住这一机会,对敌人进行更沉重的打击了。

    “骑兵,出击!”

    吴骥猛的拔出斩虏刀,对着前方一指。

    “隆隆!”

    如雷的蹄声骤然响起,两翼的五百骑兵好象狂飙一般,直朝敌阵扑去。马蹄踏作,烟尘弥漫,大片大片的烟尘汇成一条怒龙,直奔敌阵。

    “咻咻!”

    破空之声大作,骑兵一边冲锋,一边用手弩射杀。一枝接一枝的弩矢在空中出现,织成一张矢网,对着敌阵左右两翼射去。

    骑兵在战场上的使用,不仅仅是用来冲杀,还可以用来打乱敌阵。破虏弓主要是对中路进行覆盖,那么,两翼就需要骑兵来对付了。

    若是在战场上,辽军没有手弩这样的骑兵利器,一定会死伤不少,出现混乱。在骑兵的弓箭射杀之后,只见骑兵端着长枪冲了过来。一枝枝长枪,就象一条条毒蛇,直扑过去。若是真有辽军的话,长枪会让辽军穷于应付,别的不说,光是制造的混乱就够辽军受的了。

    长枪过来,就是挥舞的斩虏刀。斩虏刀锋利无匹,不是辽军的弯刀所能抵挡得了的,想必这混乱会更大。

    就在辽军混乱逐渐扩大之际,军阵已经压上来了,只听吴骥大吼一声:“霹雳弹,扔!”

    只见不计其数的霹雳弹出现在空中,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沙飞石走,一片烟雾乍起。在如此猛烈的打击下,敌辽要是还不混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辽国最为精锐的皮室军,也不见得能抵挡得住,混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几轮霹雳弹过后,就是陌刀发威了。五百把陌刀,高高举起,狠狠劈下。残存的敌军在陌刀的劈砍下,必然是溃不成军了。

    这次,弩手们没有冲杀,而是用霹雳弹对付,哪里敌军多,就往哪里扔霹雳弹。以霹雳弹的威力,辽军不可能抵挡得住,所过之处,必然是死伤枕籍。

    在经过一阵猛烈的打击之后,敌阵必然是出现了大混乱,在此时,就该分兵追击,给敌人最后一击了。吴骥审时度势,大吼一声:“杀!”

    陌刀手一分为五,每百人为一队,在刀手的掩护下,进行横扫。若是在战场上,仗打到眼下这分上,敌人根本就抵挡不住了,在陌刀手的攻击下,伤亡惨重,唯有逃命的份。

    想逃?没门!

    要是在以往,敌人在眼下这种情形下,可以从容退走。如今,却是想都别想了,吴骥大声下令:“骑兵,追击!”

    五百骑兵得令,发出惊天动地吼声,骑着战马,挥着斩虏刀,从后追击。一眼望去,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兴奋的骑兵,仿佛他们真的是在追击敌人似的。

    若在以往,即使宋军打败了辽军,也不可能追击。因为,他们没有骑兵,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即使想追击,也没有那力量,只能惋惜。如今,却是说追击就追击。

    这种追击,只不过是大追击的开始,只听吴骥大吼一声:“全军上马,追击!”手中的斩虏刀一振,一朵漂亮的刀花闪现,吴骥骑着战马,疾驰而去。

    归信军纷纷上马,朝着吴骥驰去的方向,疾追而去。

    两千五百归信军就有两千五百匹战马,两千五百归信军追击的情形让人振奋。追在最头里的是五百骑兵,在他们后面的是骑着战马的陌刀手、弩手、刀手、弓箭手……凡是归信军,都在骑马穷追。

    一眼望去,只见到处都是驰骋的归信军,到处都是溅起的烟尘,到处都有喊杀声。

    要是在以往,敌人一旦退却,宋军缺少战马,根本就不能追击,只有在原地咒骂的份,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已。咒骂只能泄愤,却是不能让敌人死伤,唯有追击才能达到目的,而宋军缺马,不可能追击。

    要知道,战争中,战果最大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在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在敌人溃败之后的追击。追击的时候有最大的收获,敌人溃不成军,会给敌人造成最大杀伤的时候。以往的宋军,只能白白让这一良机从眼前溜走。

    而今天,他们却是全军追击。若是在战场上,敌人吃了败仗,还想象以往那般从容逃走,想都别想了,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更大的代价。

    “隆隆!”

    蹄声如雷,只一会儿功夫,原本杀声四起的战场就恢复了平静,归信军已经不见了。

    他们来得快,去得更快,这就是来去如风!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