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7:46
字数:752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这一跪,就意味着西兵正式成了归信军的一员。吴骥瞧得出,王韶这次派给他的精锐,是经过挑选的,不仅精悍,更在于头脑灵活。想必,以王韶的眼光也看得出,如今的归信军虽然能打,还不过是一棵刚发芽的种子,还需要时间,还需要养料。他把这些人补充进归信军,其实就是在为以后大量训练新军做准备。

    这些兵,以后会成为教习,会成为军官,会成为将领,会成为宋军的顶梁柱,进行挑选是应该的。

    吴骥对王韶的举动很是赞赏,可以看得出,王韶是个一心为公的人,要不然,他不会如此做的。

    “你们加入了归信军,就是归信军的一员,就要遵守归信军的规矩,若有人敢于违犯,我认得你,军法认不得你。皇甫兄,你来宣布我们的军规。”吴骥冲皇甫嵩一示意,走了开去,来到王韶身边:“谢王枢密!”

    “谢甚谢!都是为国出力。”王韶呵呵一笑,拍着吴骥的肩膀,一竖大拇指,道:“吴兄弟,你能把归信军这支比流民还要差的军队打造成这样的精锐,了得!了得!”

    吴骥接手之时的归信军,个个象要饭的,真的比流民还要差。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归信军就成了宋朝最富有战力的精锐,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着实让人感慨。

    “王枢密,你莫要净夸我,我还有很多问题,正要向你请教。你这次来,不会很快就走了吧?”吴骥打量着王韶,笑着说出用意。

    “不会。归信军如此能打,我也要多呆些时间,好好见识一番。”王韶抚着额头,道:“为兄虽有熙河之胜,可是,说到这练兵,比起你来,真的是差远了,惭愧!惭愧!”

    吴骥大是欢喜道:“如此甚好!王枢密,劫岁币这事,虽然我们大胜,展示了强大的战力。可是,问题也不少,你是大行家,是大宋的名将,对这些问题一定有精辟的见解,还要请你多加指点。”

    归信军只能算是初成,有问题很正常。若是能得到王韶这个名将的指点,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一定会受益良多。

    “高!”王韶一竖大拇指,笑得很欢畅:“有容乃大,正兄弟所谓也!象练兵这种事,很多人就是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即使明知道说得有道理,也是不听。为何?不就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前途。吴兄弟这份心胸,让人叹服呀!你放心,我一定尽力!”

    自古以来,同行相忌,不仅是做买卖,就是用兵打仗也是如此。好多名将是互不相让,你指责我,我抹黑你,把对方的意见当作耳旁风,哪怕是极为高明的见解。若是换个人,这事肯定没王韶的事,会给视作禁脔,王韶即使想插手也不行。而吴骥却是主动邀请他,这份心胸着实让人心折。

    “王兄,你又夸我了。我只是想解决问题,其他的还没想过。”吴骥呵呵一笑,摸摸额头。这段时间,他全身心投入到打造归信军这事上,个人得失,还真没想过。

    “只是想解决问题,说得好啊!”王韶赞叹一声,紧接着就是叹息不已:“哎!这话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做到此点?想想本朝,那么多的将领,有几人是如此想的?韩琦有将才,会练兵,他虽有好水川之败,却做不到这点,一心反对别人。司马光有大才,一心反对新法,不能容物。若他们都是只想解决问题,不想别的,大宋何至于成眼下这样?”

    韩琦、司马光这些人物,还是有才干的,不能抹煞,可是,他们铁了心要反对新法,着实让人感慨。

    “扯远了,还是看看这里。”王韶感慨一句,指指正在念军规的皇甫嵩。

    皇甫嵩扯起嗓子,吼声如雷,正在念军规。一条条,一桩桩的念来,人人听得清清楚楚。吴骥在宋朝原有的军规上进行了一些改变,重在军纪,归信军的军纪比起来西兵还要严格,罗铭这些西兵听在耳里,惊在心头,心中暗道:“比王枢密的军规还要严,天啊!”

    “我们的军规很严,可是,你们放心,我们归信军,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只要你立了功,哪怕你是我的杀父仇人,也要赏你的功劳。若是你犯了过错,即使你姐姐是我的小妾,还是要受到惩罚!”皇甫嵩最后脸一板,一副铁血无情的样儿。

    这是赏功不遗仇,罚过不避亲,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罗铭他们睁大了眼睛,露出质疑之色,暗道这会不会是骗人?

    “李明初,你来说!”皇甫嵩把西兵的样儿看在眼里,明白他们的心思,决定找个活教材,只能把这事交给李明初了。

    李明初明白皇甫嵩的意思,快步过来,冲皇甫嵩见礼后,来到西兵阵前,扫视一眼,这才慢条斯理的道:“西兵的兄弟们:我叫李明初,归信军的营指挥使。我从你们的脸上,就看到了不信,你们在质疑一个问题。你们肯定在想,你们适才到来之时,对吴都指挥不敬,吴都指挥会不会找你们的麻烦?”

    适才的西兵是气势汹汹,一点也不把吴骥放在眼里,若是只凭几句话就相信吴骥不会追究,那是不可能的,这话正说到他们的忧虑处了。

    “我给你们说,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李明初来到罗铭跟前,拍拍他的肩,一副自来熟的样儿,道:“罗指挥,你完全没必要这么担心!你不就是对吴都指挥不敬么?你们可知晓,我可是拿刀砍过吴都指挥?这事,只要是归信军的兄弟,都知晓的,你们可以去问。”

    “是有这事!”归信军立即响应,大声肯定。

    “有这等事?”罗铭不信,西兵也不信。

    不敬与拿刀砍,那是两回事的。李明初拿刀砍吴骥,吴骥却让他做了营指挥使,这事有些离奇,西兵的好奇心给提了起来,死盯着李明初,盼望他给出答案。

    “呵呵!”李明初抚着额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事得从去岁说起。我们以前有个营指挥使叫何万全,他不仅克扣我们的军饷,还欺压家眷,弄得我们没饭吃,跟流民似的。哎,想想那时节,比流民还不如。我还得下崽,没有钱,怎么下崽?就在这时,吴都指挥来了,我一咬牙,决定铤而走险,杀官造反了,对着吴都指挥就是一刀。好在,吴都指挥洪福齐天,没事儿,要不然,我就是死上百八十次也不足以抵消我的罪过。”

    说到这里,对吴骥投以感激的一憋,这才道:“吴都指挥不仅没有计较我的不敬,还帮我,我才能下崽。而如今,我从一个穷得没裤子穿的兵痞,成了营指挥使。我这是积功升上来的!你们放心,今天的事儿,不过屁大一点,在吴都指挥海一般宽的心胸里,浪花都不会翻起一个。只要你们立了功,吴都指挥一定会赏你们的。”

    这是言传身教,再有归信军作证,罗铭他们不敢不信,不由得长吁一口气,大是欢喜。先前,他们还挺担心这事,眼下不必担心了。

    “最后,我要告诉你们,吴都指挥他老人家说要罚你,就是把天王老子搬来也没有用!嘿嘿,你们记住这点,千万莫要犯事!”李明初最后脸一板,嘿嘿一阵冷笑,笑得人背皮发麻,头皮发炸,好象来自九幽地府。

    西兵忙收起嬉笑之心,个个一脸的严肃,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遵守军规,莫要犯事!吴都指挥这样的人物,说一是一,莫要去捋他的虎须!”

    事情到了这份上,西兵全心全意的融入了归信军。可是,事情还没有完,让他们艳慕无已的事情还在后面,吴骥一声令下,开始打赏。

    劫岁币这事,虽然把掳掠的银子分了,可是,打赏还没有进行。岁币如何处置,要等宋神宗的旨意。宋神宗这次很大方,拿出一半的岁币赏给归信军,余下的一半,要吴骥掌管,由吴骥处置。

    一半就是十万两银子,十万匹绢帛,平分下来,每个归信军可以分四十岁银子,四十匹绢帛了。四十两银子不算多,绢帛质量好,价格高,四十匹要值很多钱。

    当然,不可能平分,而是按功劳来分。这一打赏不得了,平均算下来,归信军兵士要分好几百两银子,这是非常丰厚的赏赐了。

    归信军抱着绢帛银子,呵呵直乐。这才一仗,就有如此丰厚的赏赐,以后多打仗,做个乡下财主不是任何问题。

    宋神宗之所以如此大方,是因为他看到了希望。

    罗铭这些西军看在眼里,艳慕在心头,大是懊恼,劫岁币这事,他们怎生不去做呢?

    xxxxxx幽州,都元帅府。

    耶律洪基眉头紧皱,大声问道:“查清楚了么?是哪支宋军干的?”

    岁币给劫这事,无异于给了耶律洪基一个响亮的耳光,要他不怒都不行,此时仍是怒气未息。

    “禀皇上,是齐云社干的。”都元帅萧律忙回禀。

    “齐云社?”耶律洪基眉头一挑,道:“不太可能。齐云社虽然存在了数百年,势力极大,可是,还没有这种强悍的战力。嗯,不管是不是齐云社,齐云社一定要除掉,要不然,一旦与南朝合流,后果难以设想。调集人手,收拾齐云社。”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