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章 大宋秘辛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7:13
字数:764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王韶没说错,这绝对是千古一奇的圣旨,很有收藏意义。而且,他的话中颇多戏谑之意,言来轻松,惹人发笑,一片畅笑声响起:“哈哈!”

    吴骥把圣旨一瞧,果然密密麻麻三张皇绫,宋神宗当时在写圣旨之时,一定是欢喜得跟喜鹊似的。

    接下来,王韶接着宣旨,郑太也升官了,不过,他要调走。但不会马上调走,而是要在归信重建得差不多了,才能去别处赴任。

    皇甫嵩也升了一级,为判归信军副都指挥使。皇甫嵩很是欢喜,他也成了中央官员,虽然是一个判字,与吴骥的知字代表的高级中央官员有很大的差距,毕竟是中央官员了,能不欢喜么?

    齐大保给召入军中,直接任都虞侯,也就是说,归信军的三个重要职业安排好了。一军的负责人是都指挥使,其副手有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齐大保是判归信军都虞侯,他也直接挤身中央官员之列,很是欢喜。

    升赏完吴骥、郑太、皇甫嵩、齐大保四人,就开始升赏李明初、商元这些人。李明初升为营指挥使,把个李明初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回想当初,吴骥接手归信军时,他是穷得连裤子都没得穿的,这才过去多少时间,他就成了营指挥使,回想起前事今曰,宛若做梦。

    凡立功者,各有升赏,没有遗漏,也没有冒功之事,这在宋朝历史上很罕见。升赏一完,是皆大欢喜,军民个个裂着嘴直乐呵。

    让归信百姓更加欢喜的还在后头,凡是参与归信之战的人,不论有没有立功,免一生之赋。一辈子的赋税就这么给免了,谁能不欢喜?即使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也在此列,原因无他,因为他在城中,哇哇啼哭之声可以吓敌,当然,这是宋神宗决定给归信军民一个仁政。

    根据立功的大小,免两代人至三代人的赋税不等。这一条一出,立时一片欢呼声响起,归信百姓个个雀跃不已。

    一般情况下,免三五年,甚至十年赋税已经很不得了,就没有免一生,免两三代人赋税的事情,宋神宗对归信军民着实赏赐很丰厚了。

    不过,与保全中原来说,这点赏赐根本就不算什么。若是辽国把战火烧进中原,中原残破,后果难以设想的。

    这赏赐是归信军民最开心的事情了,原因在于不仅他们此生不纳赋,就是他们的儿孙都不纳赋了。这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们会获得衍生的权利,用吴清的话来说“我的儿子,我的孙子,娶媳妇不用愁了,会有很多漂亮的儿媳妇,我就有大把大把的孙子了!”

    两三代人免赋,福及后人,这一特权不仅荣耀,还很有吸引力,吴健要娶媳妇,只要他张口,会有很多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的。

    谁不喜欢儿孙满堂呢?要归信军民不欢喜都不行。

    最后不算赏赐,只是还一笔帐,宋神宗拨了五十万两银子给吴骥,偿还他的霹雳弹。归信两次大战,解雄州之围,这些霹雳弹一文钱没有收,这算是补偿。吴骥与齐大保商议,准备给他十万两,补偿齐云社提供的霹雳弹,这算大手笔了。齐大保没有同意,他要霹雳弹。

    圣旨一宣完,开始打赏,大把大把的金银发下去,归信军民个个笑得嘴都裂成了荷花,哪里合得拢。

    吴清抱着银子,笑呵呵的来到吴骥跟前,嚷起来:“骥儿,你瞧,三叔这辈子,就今儿最欢喜。从今以后,三叔不用愁吃穿了,可以躺着过一辈子了。哦,骥儿,你快想想办法,让我们再去杀杀辽狗,多立些功劳。我才免三代人的赋,好歹也得免十代人的赋。”

    你以为辽军是萝卜,只等你去拔么?吴骥很没好气,正要说话,只见不少归信军民围将上来,齐声附和:“是呀!都指挥使大人,你就想个法儿吧。”

    “都指挥使大人,你能灭流风盗,打败辽狗,解雄州之围,这法儿一定很多的。”

    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吴骥,热切之极,吴骥无奈的耸耸肩:“仗都打了一百年,以后还有不少,有的是你们打的。”

    转身就走,不再理睬他们,想立功简直想疯了,要是再搅和,谁知道他们会想出甚主意。

    “哈哈!”王韶看在眼里,不由得大笑起来,拍着吴骥的肩头道:“吴兄弟,你是这个。你瞧瞧,他们对你是真的很服气,对你很钦佩!吴兄弟,给你说句实话,我从军这么多年来,就没有见过象你这样的将领,对百姓如此亲切,让百姓如此信任,如此亲近你,就是我,也做不到。”

    “其实,这也没甚么,只要不欺压他们就行了。”吴骥说了一句大实话。对于百姓,根本不需要刻意亲近,只要不欺压他们,就会让百姓亲近自己。

    “话是如此说,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王韶很苦恼的摇摇头:“大宋的将领中,能做到不欺压百姓的不超过十个。他们不仅欺压百姓,还欺压兵士,是以,军心不稳,士气不振,给辽狗压着打了上百年。若是大宋的将领个个都如你,辽狗焉得横行?”

    宋朝的问题不在外部,而是在内部,贪污[***]成风,杀百姓冒功,夺功之事层出不穷,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宋朝积弱,给辽国压着打。

    若是宋朝有唐朝那般高效廉洁,早把契丹人打回草原去了。

    对这种事,吴骥没有心思讨论,他也管不了,转移话题,道:“王兄,我想给兄弟们洗掉刺字,你能允许么?”

    洗去刺字这事,相当于现代军队扒掉军服,很重的事情。若是能得王韶允准,倒是不错。

    “洗刺字?”王韶一愣,很是惊讶:“吴兄弟,这可是大事,你莫要乱想。”

    “谢王兄提醒。”吴骥点头道:“我朝有狄青奉旨洗刺字之事,并非不可洗。兄弟们立下如此大功,即使奏知官家,官家也会允准的吧?”

    “这倒也是。”王韶微一沉吟,颔首道:“若不是你们解了雄州之围,中原必然残破,若是奏知官家,官家一定会允准的。好吧,我允了。”

    他是宋神宗的心腹重臣,他允了,绝不会有问题,吴骥大喜,道:“多谢王兄。”

    当即把消息传下去,把药水发下,要归信军把刺字洗掉。归信军欢喜不已,笑得跟开心果似的,一窝蜂般涌出来,冲吴骥和王韶叩头谢恩。

    刺字是对人权的践踏,有了这刺字,逢人就低上一等,即使归信军立下天大的功劳,还是免不了低人一等的宿命。若是把刺字洗掉,就做回了正常人,就不会再自卑了,谁能不欢喜呢?

    原本说好了,郑太和皇甫嵩帮着承担责任,没想到,吴骥竟然说动了王韶,这是大好事,郑太和皇甫嵩也是欢喜不已,对吴骥的借势之举,大加赞成。

    “吴兄弟,我这次来归信,除了宣旨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冲你的斩虏刀和霹雳弹来的。”王韶打量着吴骥,直奔主题了:“雄州一战,已经证明了斩虏刀很适合战场使用,不知道你能造出多少来?”

    “这个并不难,只需要增加人手就行了。冰雪解冻之后,就可以再做了。”吴骥深知斩虏刀的意义,宋朝要是不购买,就成了怪事。

    “如此甚好。”王韶很是欣慰,道:“除了边关城池向你买的外,再造二十万把,如何?”

    “二十万把?”吴骥吓了一大跳,就算吴氏军工再增加人手,要造二十万把,也需要很多时间,没有一两年时间是拿不下来的。

    “这不算多,不过是头批而已,后面会更多。”王韶呵呵一笑,眼中光芒一闪,略一沉吟:“吴兄弟,我给你透个底,你莫要对他人说起,哪怕是父母妻儿也不能说。”

    吴骥知道他如此郑重,说出的话,必然是绝密之事,笑道:“王兄,不该我知道的,我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呵呵!”王韶摇头,道:“你迟早会知晓,不如先告诉你。这次雄州之战后,耶律洪基会如此应对,到眼下,我们还不明晓。可是,依我和官家的看法,耶律洪基很可能会忍。”

    “忍?”吴骥太惊奇了,声调有些高:“辽国吃了这么大一个败仗,要是耶律洪基忍了的话,他就不是耶律洪基了。”

    “是呀,耶律洪基不是那种吃亏的人。他吃了亏,千方百计想讨回来。”王韶对这说法大加赞成:“可是,他的忍并非是不过问,而是他为了更好的报复大宋。若他没有忍,立时起兵来打大宋,我们反而欢喜。若他忍了,后果非常严重。”

    吴骥越听越糊涂,睁大眼睛,不知从何说起。

    “吴兄弟,你不用奇怪。”王韶笑着解释道:“大宋有一件秘密武器,若是研究成功的话,攻城略地不在话。可是,没想到的是,这秘密给耶律洪基窃取了。若是他立即起兵前来攻打大宋的话,那就证明辽国这事的进展不快。若是他忍了,就说明辽国走在大宋前面了,问题非常严重。”

    “哦!”吴骥的兴趣给勾起来了:“是何种武器?”

    王韶在吴骥耳边轻语一句,吴骥嘴巴张得老大,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不信之色,结结巴巴道:“你们制出来了……造出了……”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