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7:14
字数:755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吴骥作为现代人,曾经为了报仇,讨回公道,在武器上下过一番功夫,不可能会如此惊讶,可是,王韶说的,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让他绝对想不到,宋朝竟然会研究这种武器。

    这种武器一旦研究成功,就意味着战争的模式要发生改变。虽然,不可能如后世那般改变,毕竟能在宋朝造出这种武器,那是非常难得了,哪怕是个雏形,也是让人震惊的事情。

    把吴骥那副吃惊样儿看在眼里,王韶不由得呵呵一笑,拍着吴骥的肩膀道:“不用惊讶,这种武器很笨重,很难用到战场上。可是,若是有那么一些,用来攻城的话,着实不错,比起洞车、鹅车有用多了。若辽国先一步制造出了这种武器,雄州能不能保住,还很难说。”

    “若是在以前的话,辽国先一步造出来,雄州肯定是保不住的。不过,如今可不同了,辽国就算造得再多,也是无能为力。”吴骥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有多大,可是,在宋朝的威力不可能太大。

    若是没有他,辽国先一步研制出来,打下雄州城不会有很任何问题。可是,他来到宋朝,即使辽国制造出更多的这种武器,都不会对宋朝构成威胁,因为吴骥也想造这种武器,而且威力还会比辽国的大很多。

    只不过,吴骥一时之间抽不出时间,还找不到能做这种武器的良工。这种武器,他只是看过一些图纸,没有造过,光凭他一个人是不可能造出来的。宋朝研究这种武器,是集中全国的科技力量,才取得一点成就。

    “呵呵!”王韶欢快的笑着,道:“有你这话,我就更加放心了。若是耶律洪选择了忍,他就会准备在这武器制造成出来之后,再来攻打雄州。一旦辽国拿下雄州的话,耶律洪基就会进军中原,这仗是越打越大。大宋不可能坐视,任由耶律洪基完成谋划,大宋要抢先一步。若北边打不起来,大宋就要集中力量,先把西夏拿下来。解决了西夏,大宋一是可以集中兵力,与契丹人决一死战。二是还可以从西边威胁燕云之地,只要收回燕云之地,辽国就会一落千丈,大局已定。”

    宋朝虽然号称统一了中国,实际上离完成统一差得很远很远,宋朝占有的不过是华夏的核心部分罢了。燕云十六州,大漠、西北高原、西域、南诏、越南、辽东这些在秦汉时期就属于中原的领土成了境外之地,并未归于版图,宋朝并未完成统一大业。

    南诏、越南太小,虽然读力于宋朝之外,却不敢惹宋朝,并未给宋朝造成太大的麻烦。宋朝麻烦的主要制造者就是辽国和西夏。宋、辽、西夏三国构成了宋代版本的“三国演义”,三足鼎立,相互制衡,彼此扯皮。

    在这三个国家中,综合国力是宋朝最强,最为富饶而广阔的土地,一亿多人口,不计其数的财富,这着实让人震惊,远远超过了唐朝。可是,其军事实力一直不怎么样,给辽、西夏压着打。

    宋朝的综合实力最强,而辽国其次,西夏最弱小。是以,辽国和西夏相互勾结,共同对付宋朝。为了牵制宋朝,辽国支持西夏,要是没有辽国的支持,西夏根本不可能立国。

    澶渊之盟就有一条,宋朝要辽国减少对西夏的支持,辽国阳奉阴违,表面上同意了,实际上却是仍在支持西夏。正是从澶渊之盟后,宋朝把最为精锐的军队往西边调,调入陕州,对西夏大举用兵,打了数十年,目的只有一个,灭辽国一事,宋朝做不到,那就先打西夏,破了西夏,再来对付辽国。

    宋朝之所以选择这种战略,除了西夏最弱以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灭了西夏,可以从西边威胁燕支十六州,如此一来,打燕云十六州就容易多了。

    更别说,西夏有大量的战马,这是宋朝最为急迫的战略资源。宋朝严重缺马,由于管理不善,原本在汉唐之际大获成功的“马政”成了坑民的苛政,养不出良马,只能靠买。若是把西夏给灭了的话,得到这些战马,就能组建大量的骑兵,就有办法对付辽国的骑兵了。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是以宋朝制订了先西夏后辽国的战略,几十年来,一直在实施。只不过,收效不明显,直到王韶提出《平戎策》,取得熙河之役,方才有很大的进展。

    “要想对西夏用兵,就需要精锐的武器,斩虏刀锋锐无匹,正是利器,这二十万把只是第一批,用来装备西兵。到时候,西兵的战力会大幅提升,对付西夏之军就容易多了。”王韶笑得很是欢畅,拍着吴骥的肩头,道:“当年,熙河之役后,我就想制一种趁手而锋利的战刀,却是一直没有成功。你做出来了,这份功劳很大呀。”

    西兵是指陕州的宋军,是当时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

    “一时凑巧而已。”吴骥很谦逊。

    “凑巧?你倒是谦逊,不居功。”王韶脸上的笑容更浓几分:“斩虏刀虽好,却比不得你的霹雳弹。霹雳弹我试过了,更是详细了解过雄州大战的情形,没说的,好使得很。”

    略一停顿,道:“霹雳弹,你能做出多少?”

    “这个,要看原料。这可不比斩虏刀,只要有铁矿石,有精铁就能做的。”吴骥略一沉吟回答。

    “要不,你把霹雳弹的配方献给朝廷,你要甚么样的封赏,官家一定给你。”王韶目光炯炯的打量着吴骥,很是期盼。

    霹雳弹的威力在雄州一战中得到了全面验证,若是吴骥把配方献出来,对于宋朝来说,那是何等的让人振奋。宋神宗出手大方,若是吴骥献出配方,一定会得到丰厚的赏赐。

    “王兄,献出来不是不可以,可是,你敢保证,不会落到契丹人手里么?”吴骥想了一阵,微微摇头,道:“要是你不告诉我契丹人曾经把如此机密的东西窃走的话,我是可以献出来的。可是,契丹人能把如此机密的武器窃走,我要是献出来,我想,要不了多久,就会落到契丹人手里。到那时,莫要说雄州,就是中原都会成为契丹人的。”

    霹雳弹配方落到辽国手里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比起丢了雄州严重十倍百倍。真要那样的话,不要说中原,恐怕整个宋朝都会灭亡。

    “哎!”王韶愣了半天,长叹一口气,道:“吴兄弟所虑极是,军器监那些蠢材,竟然把如此机密的东西都能泄露,还有甚么不能泄露的。”

    按当时的科技眼光来看,那件武器泄密,无异于现代泄露核机密,很震骇人的。连如此绝密的机密都能泄露,军器监还能有什么不能泄露的?

    “兴许,留在吴兄弟手里,比落在军器监手里要好。”王韶想了想,同意了吴骥的说法,道:“可是,吴兄弟,你一定要保住这秘密,绝对不能泄露。”

    “我会的。”吴骥当然不会泄密,早就想好了的事情。

    “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只要是造霹雳弹,你就是要黄金,我去找官家给你弄。”王韶爽快人一个,大包大揽。

    当然,他的帮助也不是无偿的,马上就提了条件:“当然,你要多造霹雳弹,越多越好。若大宋对西夏用兵的话,就能用得上。有了霹雳弹,要打下西夏,应该不是问题。”

    想得有点太乐观了,吴骥并不如此认为,霹雳弹再好,也要人来用,若是用不得其法,跟没有没差别。

    英国人发明了坦克,却是用不得其法,给德国人率先研究是装甲战理论,用闪电战击溃了英法联军,不就是这样么?

    两伊战争中,伊郎和伊位克浪费用那么多的现代化武器,因为不会用。

    宋军的现状,吴骥是再清楚不过了,贪污成风,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战术理论很差,若是不从这些方面着手,即使再好的武器也没有用的。

    当然,吴骥不能扫王韶的兴,只得略微凑凑趣:“有了霹雳弹,要是再有一员良将的话,兴许能灭了西夏。”

    “哈哈!”这话说到王韶心坎上了,他是宋神宗头号大将,灭西夏之战的重任必然是落在他身上。以他的军事才干,再加上霹雳弹辅助,要灭西夏很有可能,由不得他不欢喜。

    “吴兄弟,有一点,你不清楚。”王韶蹲下身来,要吴骥蹲到他对面,拔出佩剑,在地上划起来,给吴骥解释西夏的情形:“西夏立国西北边陲,多山,易守难攻,是以,大宋多年进攻未有进展。熙河一役,虽然取得不错的战果,可是,仅仅是阻断了西夏在西边的扩张而已。要灭西夏,还要打下横山,只有拿下横山,才能把西夏锁在西北之地。”

    他一边说,一划,很是清晰,看来,他对西夏的情势非常了解:“只有夺取了横山,大宋才能向西夏的腹地用兵。西夏地处西北边陲,地形复杂,多山地,易守难攻,道路不畅,无论是进军,还是运粮,只有那么几条山道。是以,再多的军队都摆不开,这就需要把军队分散来用。我与官家商议过了,准备从熙河之地和横山两个方向,向西夏同时发起进攻,两路大军直取兴庆府。”

    这是宋朝的绝密,王韶为何要对我说?吴骥大感惊讶,难道是说……一念没有转完,只听王韶道:“这一仗,吴兄弟你是跑不掉的,你得抽空,多了解一下西夏情势!”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