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四章 破虏弓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7:23
字数:791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校场上,吴骥、郑太、皇甫嵩、齐大保四人静立着,眼望前方。

    李明初带着几个步兵,正在两百步外,往一根木桩上捆铠甲。很快的,他们捆好了,李明初拿起手中的旗帜,冲吴骥打出旗语。

    “好了!”郑太很是期待,道:“吴都指挥造的这弩,威力如何?能射多远?”

    “是呀!我们很期待呢!”皇甫嵩不住搓手,道:“有了陌刀,步兵的战力倍增,不怕敌人的骑兵了。可是,陌刀太过沉重,尽管兄弟们身板壮实,训练刻苦,力气增长迅猛,也是禁受不住长时间的消耗,一定要在敌人冲锋中尽最大可能削弱敌人,杀伤敌人,给陌刀手减轻压力。”

    “归信军眼下的远程杀伤力明显不足,急需要一种新的远程杀伤武器,吴都指挥洞察先机,这才造了这种弩。”齐大保兴奋不已,眼里直冒红光:“若是这种弩好用的话,我们的远程杀伤就会大幅提升,辽狗就有得好受了!”

    正如他们所言,归信军有了战马,机动能力提高了。有了陌刀,近战的杀伤力大幅提升,可是,远程杀伤力却没有提升,还不能适应新打法的需要。提升远程杀伤力,就成了归信军的首要任务,是以,吴骥花了些时间,设计了一种新弩,吴氏军工制造出来,今天正是试射的曰子。

    若是成功的话,归信军的远程杀伤力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天大的好事,众人要不期待都不行。

    吴骥打出旗语,要李明初他们避开,免得给误伤。还没有试射过,新弩有甚么问题,谁也不清楚,李明初忙着人,避得远远的。

    吴骥身边一张弩,外形象弓,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两尺五。吴骥取出七八寸长的弩矢,用脚踩动机关,弓身成了弯月形,把弩矢放在上面,瞄准木桩,猛的掀动发机,只听“咻”的一声尖锐啸声响起,弩矢就象流星一般,破空而去。

    郑太、吴骥、齐大保、皇甫嵩的眼睛猛的睁大了,死盯着破空扑去的弩矢,一脸的期待,很是紧张。只见弩矢好似流星赶月,狠狠钉在木桩上。

    “这么准!”郑太大是惊讶,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露出一截箭羽在外的弩矢,拔脚就奔了过去。

    两百步外一箭中的,这的确是很精准了。

    吴骥把弩一放,跟着跑了过去。几人争先恐后的冲到近前,把木桩上的情形看在眼里,不由得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能清晰的发现对方眼中的不信之色。

    木桩上蒙了三重步人甲,很厚实了,而这一箭竟然全部洞穿不说,留在外面的箭尾不过两寸多。也就是说,一箭穿透了三重甲,余下三四寸全射在木头上了。

    木头虽不如重甲坚固,却也不错了,用弓箭的话,能射入三寸已经是非常非常了得了,再加上三重步人甲,也就是说,这种弩的射程远远没有到极致。

    这是惊人的消息,郑太、皇甫嵩、齐大保齐声大叫起来:“太好了!太好了!”

    “有了如此利器,辽狗还在很远的地方,就要遭到我们的射杀,等到辽狗冲到近前,一定是损失惨重。”皇甫嵩红光满面,仿佛叫化子捡到金元宝似的。

    吴骥把情形一阵打量,也是心惊,他也没有想到,这弩竟然有如此了得的威力。

    “吴指挥,我们先接着试,先测出射程,再来研究在哪里能穿透重甲。”弩是要用到战场上的,穿透重甲是先决条件。越是能在远距离穿透重甲,那么,好处越大,等于得到的战机越多,敌人遭到你进攻的机会也就越大。

    不过,作为一种新弩,射程,穿透力,都是未知数,需要测算出来,才能作为参考数据,在战场指挥上才能用得上。

    作为战场指挥,这些都是重要的数据,只有有了这些数据,才能把弩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郑太这提议,立时得到众人的赞同,回到放弩的地方,郑太一点也不顾父母官的形象,一把夺在手里,就要放箭,惹得皇甫嵩不满,发了一通牢搔,如此了得的利器,不能试试,谁都会有牢搔。

    这是蹶张弩,就是用脚来拉开,为了省力,吴骥设计了省力装置,要拉开很轻松。郑太虽然力气不算大,一点问题也没有,右脚一用力,弓身就弯成了弯月,放上弩矢,没有对准木桩,而是瞄准空地,一扣发机,弩矢发出尖锐的啸声,流星赶月似的扑了出去。

    等到弩矢力尽,落在地上,李明初带着几个兵士,开始测量距离。他们走到弩矢旁,望着地上的弩矢,一阵发呆,嘴巴张了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怎生了?快说话呀!多远?”皇甫嵩等着心急,扯起嗓子吼起来。

    “三百三十二步!”李明初吸口气,平抑一下心神,大吼一声。

    “甚么?三百三十二步?”郑太、皇甫嵩、齐大保齐声惊呼。

    宋朝一步相当于现在一米五,三百三十二步,相当于一里了。一张单人弩,能射一里远,这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要说郑太他们吃惊,就是吴骥本人也是吃惊不小,他也没有想到,能射这么远。

    射程一里,就意味着可以在一里远给敌人以杀伤,在这一里路的冲锋过程中,敌人都要禁受弩矢的覆盖,伤亡会很严重。

    古代战争,主要是靠近身战取胜的,不是古人不知道远程打击的重要姓,而是因为没有多少武器能做到这点。能做到这点的,就是弩,而弩,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可是,一张弩需要好几个人使用,大型的弩需要数十人使用,太窝兵力了。

    尽管如此,其射程也不过一里左右的射程,一张单人弩就有如此射程,这是一种巨有重大意义的改进。

    “再来!再来!”郑太欢喜起来。

    一次试射,已经让人欣喜了。可是,还需要多次试射,才能有最终的数据。这次,皇甫嵩飞也似的冲到弩边,一把抓在手里,开始艹作起来。

    一张弩,不可能只有一个弩道,那太浪费精力了。这张弩,就有三个矢道,皇甫嵩拉开弩,放三枝弩矢上去,猛的发机,三枝弩矢发出尖锐的啸声,直朝前方扑去。等到力尽坠落,李明初忙带人过去测量,仍是相差不大。

    几人你一次,我一次的发机,最终测算出的距离,就是在三百三十步左右。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消息,众人欢喜不已,个个满面红光,说着这种弩的好处。

    “以前的弩,需要几个人,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人才能使用,太窝兵了。”郑太扳着手指头,开始比较眼下这弩与以前弩的优劣:“这种弩,一人一张,一次发射就是三枝弩矢,若是五百人发射,就是一千五百枝弩矢,会让辽狗吃足苦头!”

    “那是,那是!”皇甫嵩接着算帐:“以前的弩,多的有五个六个矢道,一次发射就是五六枝箭。可是,太过窝兵,同样的五百弩手,我们可以射出一千五百枝弩矢,而以前的弩,按五人用一张,每张六个矢道计,一次发射,不过六百枝弩矢,连我们一半都不到。”

    兴奋的齐大保接过话头,道:“以前弩的唯一优势,就是其弩矢很粗很沉重,杀伤力惊人,可以穿透人的躯体,甚至连马身都能穿透。”

    “是呀!据史载,据说秦弩可以把人和马射在空中飞舞。”郑太大点其头,话锋一转道:“可是,那种弩虽然有这种优势,却太过笨重了,不好携带,不便行军。而我们这种弩,轻便,便于携带,就跟射手的弓一样。再说了,还可以随时随地投入战斗。以前的弩,行军的话,要拆了,到了打仗的时候,再装起来,很麻烦。若是遇到遭遇战,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本就发挥不出威力。”

    “哼哼!”皇甫嵩嘴里发出一连串得意的哼哼声:“我们这种弩,谁敢打遭遇战?遇到这种情形,我们的弩矢会漫天飞舞,准让辽狗吃不了兜着走。”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眼下这弩,与以前弩的优劣全给说出来了。以前的弩,太过笨重,不便携带,一旦遇到遭遇战,很难发挥出威力。眼下这种弩,却是不同了,随时随地可以投入战斗。

    唯一的缺点,就是其杀伤力不如以前的弩有力,不过,这可以通过数量来弥补。只要有了足够的数量,照样可以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以前的弩,弩矢又粗又沉,杀伤力惊人。唐朝的车弩,其弩矢达到惊人的几百斤重,那是用来轰城门的。

    “接着测试在多少步能穿透重甲!”吴骥也是欣喜,提醒三人。

    三人马上就笑了:“瞧我们乐的,连这事都忘了。”

    测出了射程,还要把穿透重甲的距离测出来,这也是战场指挥需要的数据。要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要抓住一切机会,哪怕是一息的战机也不能浪费。

    李明初带着人,不住把重甲往后移动,吴骥他们艹作弩,进行射击。两百五十步以后,只能穿透两重步人甲了,到了两百八十步后,只能穿透一重步人甲,射入木头里近两寸。

    杀伤力,就在这两寸上,这是射入木头,若是射在血肉之躯上的话,一定会是四五寸,足以给敌人足够的杀伤了。

    “吴都指挥,你给取个名吧!”郑太打量着吴骥,满脸的兴奋之色。

    “是呀!一定要取个好名字!”皇甫嵩和齐大保马上附和。

    “嗯,就叫破虏弓吧!”吴骥微沉吟,给弩取了名字。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