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7:47
字数:780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王韶是宋神宗倚重的大将,他的话很有份量,一听这话,吴骥不由得大喜过望。然而,只听王韶紧接着道:“吴兄弟,可是,这事太大,官家会不会听从还未可知,你也不要太过奢望了。”

    为了省钱,宋朝不是走精兵之路,而是实行“以步制骑”的策略,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上自皇帝,下至寻常兵士,都是如此想的,要想改变,难如登天。

    听了他的话,吴骥有些无奈,摇了摇头道:“如此明显的事儿,还不能实行?”

    “吴兄弟,没给你说,这策略实行了数十上百年,哪有那么容易解决。”王韶右手在吴骥肩上拍拍,道:“不说别人,就是为兄我,要不是听了吴兄弟的话,也不会转过这弯来。你要知晓,要让犟驴转弯是何等的不容易,更别说,本朝是重文轻武,统兵者多不知兵,他们只会抢功冒功。”

    这是宋朝的现实问题,吴骥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吴兄弟,也未必没有机会。”王韶在吴骥肩头不住拍着,道:“吴兄弟,你手中就握了一个机会,得好好用用。”

    “我有机会?”吴骥有些意外,不明所以。

    “是啊!”王韶非常肯定的点头,道:“官家准允吴兄弟便宜行事,你可以好好利用这点便利。只要吴兄弟干得有声有色,用胜仗来说服人,为兄想就有机会了。”

    事实胜于雄辩,若是吴骥在边关打了一系列的胜仗,到那时,宋朝就不得不重新审很多问题了。到那时,吴骥再提出走精兵之路,很有可能会成功。

    “不错,这真的是个机会。”吴骥重重点头,很是振奋。若因此而推动宋朝的军事改革,使得宋朝的实力大增,最后灭了辽国和西夏,完成华夏的统一,那是无上荣耀。

    “吴兄弟,为兄我还得提醒你一句,要想言事,要想改进大宋之军,你就要建立功勋,要在朝中说话有份量。只要这样,才有可能成功。”王韶打量着吴骥,眼中光芒闪烁,感慨不已道:“吴兄弟,这些年来,为兄也想改变军队,可是,为兄一个人势单力簿,虽然有些份量,却还远远不够。若是吴兄弟的份量大增的话,那么,我们兄弟二人联手,一定能改变。”

    王韶是一员名将,可是,仍是免不了给掣肘的通病。若是吴骥再成长起来,两人联手,其实力就会大增,再来进行改革,很有可能成功。一旦军队改革成功的话,就可以破辽灭夏,完成统一也不是问题了。

    “吴兄弟,对西夏之战就要进行了,只等北边平静。你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建功,要名声大起。到了对西夏之战时,争取领一支军,独挡一面。到那时,你就可以放开手脚,好好的大干一场。”吴骥抚着自己的额头,道:“只要在西夏建立大功,你在朝中的地位就会猛增,到那时,你再来说话,没人敢不听。”

    没有实力,没有权力,再大的雄心都是空谈。唯有份量足够,说话才会有人听,这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吴骥不住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就在北地好好的打几仗。”

    “呵呵!”王韶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吴兄弟,为兄看好你。你放心,你要甚么我给甚么,只要你在这里打出名堂来。”

    宋朝积弱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并不是说没有人不想改变,相反的,很多人想改变,象范仲淹、包拯、寇准、王安石、吕惠卿、前半生的蔡京。因为多种原因,最终没有改变成功,这才使得宋朝积弱。

    宋神宗给了吴骥便宜行事的权力,吴骥就可以临机决断,已经方便了许多。再有王韶的支持,这事要做起来就方便多了,吴骥大是振奋,信心十足:“王枢密,你就等着吧,我会尽力的。”

    当即,吴骥把齐大保找来,要齐大保派人打探消息,寻找下手的目标。一听说要准备对辽国动手,齐大保大是欢喜,拍着胸脯保证,他一定把齐云社的力量动用起来,一定要找一只肥羊。

    看着吴骥说干就干,王韶不由得有些好笑,道:“吴兄弟,你还真是,说动手就动手,一点时间也不担搁。”

    “有甚好担搁的,既然想干,就立即动手。”吴骥右手朝正在训练的归信军一指,道:“如今,我手中有五千人,全是精锐,就是面对三两万辽军也不用怕。虽说西兵才来,还没有训练成功,可原先的归信军却是训练好了的,他们随时可以奔赴战场,何必让他们歇着呢?”

    “哈哈!”王韶大笑起来,很是畅快,道:“你还真是会利用,不浪费一点时间,与你在战场上一个样。哦,对了,吴兄弟,你准备怎生打?”

    “至于打法,到时再说,眼下说不上。不过,我的策略是,能打则能,不能打就走,决不做亏本买卖。”吴骥摸了摸下巴,嘿嘿一笑,有些阴险。

    “我看你的笑容,怎么看怎么有些象狐狸。”王韶打量着吴骥,有些感觉不妙。

    “我是想,我们不单单是打,还要来个顺手牵羊,把辽国的口众、财物能弄走的全弄走,不给辽狗留下任何东西。若是没有好东西,连地皮都要刮一层走!”吴骥眼中厉芒一闪。

    “你……”王韶更加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你这是用辽狗的办法对付辽狗。辽狗打草谷,就是这么干的,对大宋的破坏很严重,不知道有多少大宋百姓死于非命。”

    “我这是以战养战,不是跟辽狗学。”吴骥说得很直白。

    “以战养战?”对这新鲜说法,王韶头一遭听到,细细一品味,大是赞赏:“好说法!唯有如此,才能越战越强,不然的话,会越战越弱。”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不过,吴兄弟,我要提醒你一句。这里是燕云之地,不是辽狗的地方,这里住的是汉人,不是契丹人,你这方法不能适用。”

    自从石敬瑭卖国,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后,这里的汉人也就成了弃民,虽然抗争不息,最终却是没能回归,这主要是因为宋朝无能,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即使这样,一百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汉人仍是认同宋朝,认为宋朝才是正统。

    若在这里实行以战养战之策,就会让这里的汉人失望,会让他们不满,会把他们推到辽国怀里,得不偿失的。

    “就算如此,也不是不可以。”吴骥笑笑,道:“对这事,我们要区别对待。一百多年过去了,燕云百姓虽然仍是认可大宋为正统,却不是全部。肯定有很多汉人甘心为辽狗卖命,对他们,何必手软?”

    王韶眉头一挑,有些惊讶,打量着吴骥,笑道:“没看出,吴兄弟还有这等眼光。”

    两人接着进行商议,把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商量妥当。不得不说,王韶对燕云之地的情形很了解,他提供的情况,有好多吴骥都不了解。不仅吴骥不了解,就是齐大保都不知道,应该是宋朝打探到的秘密。

    有了王韶提供的情报,吴骥对纵横燕云之地更有把握了。

    要找一只肥羊,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尽管齐云社的实力不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吴骥只有耐心等待。

    在这期间,王韶留在归信,参观归信军的训练,不时指点。他是大行家,他的眼光独到,他的指点很有益处,吴骥是欣然接受。当然,王韶的指点只能是在细节上,对于大方向,已经确定了,没法更改的。

    有了王韶的精心指点,归信军的战术战法不断完善,这让吴骥很是欢喜。一支军队的战术战法,需要不断改进,需要在实战中进行检验。而归信军初成,不具备这种条件,若无王韶的指点,会需要很长时间。

    王韶在归信呆了五天,这才离去。在这期间,他是越来越欢喜,把吴骥一夸再夸,夸得跟花儿一样。随着他对归信军的了解加深,对归信军越来越有信心了,由不得他不夸。

    这天,吴骥正在训练,只见齐大保兴冲冲的赶来,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吴骥心念一动,知道肥羊有了。

    果然,齐大保一到近前,就乐呵呵的道:“吴都指挥,有肥羊了!”

    “走,屋里去说。”吴骥手一挥,和皇甫嵩一道进了屋,齐大保跟着进来。

    不容问话,齐大保就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给吴骥介绍起来:“吴都指挥,经过齐云社好汉打探,在我们附近有十来个目标可以下手。这里,这里,这里,辽狗并不多,只有数百人,要想下手的话,没有一点问题。离归信不远,弟兄们可以来去自如。”

    接着,他就详细介绍起情形,这里的兵力配置,辽军驻防情形一一道来,很是详尽。

    他说得很详尽,皇甫嵩很是振奋,一双眼睛直放光:“这么多肥羊,一定要吃个饱。”

    十来个目标,要是给归信军干掉的话,积少成多,也有好几千辽军,收获一定很丰厚,着实让人兴奋。

    可是,吴骥却不满足,摇头道:“我们这是第一次出击,辽国想不到,这就是我们的机会,要干就干一票大的。有了这次,辽狗就会防备,就没有机会了。”

    这话绝对有理,皇甫嵩不住点头。

    “大的?吴都指挥,还有一个目标,很大,这里,辽狗养了一万多两万匹战马!”齐大保右手重重敲在地图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今天有事,就一章。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