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47:04
字数:64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1879年的5月,陕西商南县,这里位于商洛地区,因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三省交界,崇山峻岭,地广人稀。昔日闯王李自成兵败潼关南原,便是在此休养生息,最后出山斩杀福王,直至攻入北京。

    如今,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实弹演习正在展开。

    早在半个月前,这片区域就被严格封锁,本来稀少的往来交通被彻底禁绝,没有军务部的特别通行证,任何人不得进入这片区域。此时兵部也已经改为军务部,彭玉麟也将作为军务部部长,来主持这场演习。同时配备了许多观察员,对整个演习进行监控,这些观察员有很多是原先部队里的外国教官,丁云桐赋予他们独立给自己发电报,评价各部队表现的权力,相信这样自己能得到更客观的资料。

    参加演习的部队分别有左宝贵的第二师,张树声的第三师一部,宋庆第五师一部,金顺第七师一部,以及从四个训练营调来三千多名近卫军学堂兵,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人。为了保密,参演部队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编制,不同部队之间也不准接触交流。

    丁云桐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演习地点,因为此地相对偏僻,便于封锁保密。而且地形复杂多样,山林、丘陵和平地交错,能够演练各种地理条件下的战术。

    演习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正式开始了。

    整个演习完全抛弃传统的军事战术,中国流传千年的各种复杂阵法一律销声匿迹,严格训练散兵战术和步炮协同。

    以前不管湘军也好,淮军也罢。对敌时统统站成几排,像打靶一般,大炮都夹杂在一排排士兵的空隙当中,等着军官一挥旗帜,枪炮一同开火,战术呆板落后,什么时候开枪,开枪射击方式完全随心所欲,不管敌人是否进入射程,也不瞄准就乱开枪。现在这些情况都被严格禁止。

    部队进攻时,或者偷袭,或者先进行炮火准备,然后步兵要以散兵线方式前进,士兵之间拉开五六步的间隔,以跃进方式运动,在运动中始终以火力压制对方。

    防御时,部队依靠掩体,建立防御纵深,注重火力配置,并保留预备队。同时防御也要步炮协同,尽量用炮火阻击对方,再用排枪击退。

    重炮营要集中使用火力,设立特定的观察哨,时刻校正火炮的攻击坐标。

    骑兵更多的是用于侦察,侧翼偷袭或者骚扰,尽量避免用骑兵正面强攻。

    改变传统的白昼进攻,晚上休息的方式,强调白天防守,晚上强攻。

    每个团配备两部电报机,团以上级别,用电报结合运动通信,团以下依靠通信兵运动通信。

    后勤支援设立补给站,负责部队的物资补给、辎重调运外,同时承担部队的营地建设、战斗人员的维持增补,伤病员和各种物类的收容、诊疗,以及战场清理、遗弃军需品收集、战地调查、战地民生等繁杂事项。

    实弹演习过程中,还特意设置了对抗演习,将两支参演部队分成黑白两军。一军火炮攻击特定区域,根据火炮打击的精确度,对照另一军的防御密度,估算伤亡人数,从后者当中减去。进攻方再使用突袭,包抄侧翼等战术进攻,进攻方与防守方的伤亡比例设置为四比一,最后根据部队相应的位置变化和剩余人数判定胜负。

    整个演习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事实上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更长,但即便如此,演习还是出了很多误差,先后有7名士兵意外死亡,除了一人突发疾病而死,其余都是被流弹击中。

    丁云桐一直保持和演习指挥部的联系,也不断接收观察员的报告。知道这些伤亡情况。但丁云桐坚持实弹演习,要让士兵们习惯听见枪炮的声音。

    在演习中,近卫军的学堂兵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由于受到正规的训练,接受能力较强,战术意识要好于普通的练军士兵。在演习中能熟练运用火力配合,有目的演练战术,更喜欢进行伏击,包抄和偷袭,这些都让丁云桐很欣慰。

    但也有表现不好的,像第三师的一旅旅长苏元春,一味强调猛打猛冲,对散兵战术有抵触情绪,演习中甚至还违反规定,带来了随身多年的弓箭。被丁云桐下旨严斥,并降为团长。其旅长一职,由原刘铭传的部下总兵章高元接任。

    这章高元有勇有谋,甲午战中也曾杀伤不少日军,而且治军很严,部下纪律较好。历史上曾与王孝祺、聂士成并称“淮军后起三名将”,本来也是准备用于近卫军的,不过近卫军现在一年也只能练出六七千人,还不需要他来指挥。

    演习持续到6月中旬才结束,整个演习的效果并没有丁云桐想象出的好,尤其是广大练军部队,虽然也经过新式的操练,但普遍还保留旧的条条框框和习气,可见要提高部队战斗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近卫军的素质明显要好得多,遗憾的是合适的教官太少,目前一年只能培养区区几千人。出于保密的需求,值得信任又愿意签订保密合同,断绝和外界一切联系的外国教官实在很少,只有少数一批德国军官,出自对于事业的狂热,愿意成为与世隔绝的教官。当然中国给他们的薪水待遇,甚至要超过朝廷中的部长级别。

    在这一批近卫军官兵中,有一个年轻的军官引起了丁云桐的注意,这人在演习中有点醒目,因为好几个外国教官观察员的报告里都提到了这个人。

    此人姓王,名祥,字家驹,浙南永嘉人,年仅19岁,连长。

    在演习中,这个人表现出的非常冷静果断,能够用最佳方式处理各种问题。尤其在演习后,还向指挥部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用火炮的火力形成一道弹幕,在战场上徐徐推进,步兵则在这道弹幕后几百米处,跟随前进,这样就使对方无法及时组织防御。

    丁云桐一看,颇有些愣神,这不是徐进弹幕战术吗?这个战术据说是法国人发明,但一战中被德国人大规模使用,是个经典的火力支援战术。

    不过丁云桐不认为自己的军队,能训练出这样的战术能力。这个徐进弹幕需要对敌方的整个布防有着充分的了解。炮兵和步兵要有着迅速的通信联络,双方极为密切的配合。炮兵要有非常专业的操控能力。步兵也要具有极大的胆量,并相信自己的炮兵,敢于在本方火炮弹幕之后前进。这样的军队得需要多么高的战术素养,还有多么严格的战场纪律啊。丁云桐不认为这一代的官兵,能够使用这样的战术,何况现在连战地电话都还没有。

    不过即便如此,这个王祥能有这样前卫的想法,也体现了他的军事能力,丁云桐不禁在心里牢牢记住这个名字,要多关注他的成长,谁知道这人将来不会是一个伟大的统帅呢?

    商南县的军事演习结束后没多久,类似的演习在广西展开,参加的自然是第一师和第四师。

    之后在江苏的碾庄,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也相继进行了陆军的演习。

    丁云桐认为,从军事角度讲,演习不仅是锻炼技能,同时能让指挥官和自己的部下,相互之间不断熟悉,能很大的提高战斗力。前世的清朝军队,不管湘军还是淮军,有战争时,招募士兵,训练,打仗。战争结束后,解散回家种地。有事情时,又重新招募新兵,训练,打仗,这么搞来搞去,有点像宋代的垃圾军制,兵无常将,将无常兵,战斗力强才怪了。前世纳粹德国二战前,很多陆军将军都要到士兵营房里,和普通士兵一起住半年,熟悉基层的情况,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在福建外海,大清海军同样在以扬武号巡洋舰为首,不断进行海上实弹演习。

    而这时的丁云桐,却皱着眉头,看着闽浙总督丁日昌呈送来的福建,浙江,台湾三地岸防炮台的计划草图,但这个图不能让他满意。

    “来人,传丁日昌,朕要见见他。”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