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49:06
字数:619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闵妃很烂,很贪,但不傻。

    能够争权夺利,能够靠阴谋上位的人,怎么可能对政治毫无嗅觉呢?

    闵妃知道自己不得人心,为了维持统治,她不得不寻找靠山,来为自己撑腰。

    老百姓恨自己入骨;朝廷文士同情怀念大院君居多,因为大院君时期,国家俸禄还是很充裕的;两班贵族怨恨肥缺职位都被闵氏宗亲占据;民间儒生更是憎恨自己与倭寇亲近;军队愤恨拖欠粮米。

    放眼国内,竟然全是敌人。要保住统治不被动摇,只能依靠外来势力。

    中国是宗主国,闵妃极为担心中国借势会干涉朝政,因此只能依赖刚崛起的日本。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闵妃在1881年,接受了日本公使花房义质的劝告,正式成立新军"别技军"。

    所谓别技,在朝鲜语当中,意思就是"精锐"。闵妃希望依靠这支军队,来保护自己的统治。

    名义上的指挥是兵曹判书(相当于兵部尚书)闵谦镐,军队的实际指挥官是闵妃的侄子闵泳翊,教官是由日本使馆武官,日军工兵少尉掘本礼造担任,军官几乎全是忠于闵妃集团的贵族子弟。正领官为韩圣根,左副领官为尹雄烈,右副领官为金鲁莞,参领官为禹范善,营官为丁龙燮。

    整个部队,完全是日式装备,日式训练,而且待遇极为优厚,其粮米是旧军队的五倍,更重要的是从不拖欠。此时其总兵力为四百人,另有一百多名贵族子弟被送往日本陆军学校学习。

    另一方面,原有的汉城卫戍部队,京军六营(训练都监、龙虎营、武卫营、禁卫营、御营厅、总戎厅),是原先大院君时期设立的,闵妃完全无法信任,她通过一系列的缩编,最后只剩下武卫营和壮御营。其余有五千多名官兵,直接失业,成为在汉城街头流浪的乞丐。

    剩下的这两个营,更是被一再拖欠粮米,到了1882年7月,已经整整13个月,没有领到禄米了,家庭生活已经根本无法维持下去了。

    这时候,只需要一个导火索了。

    袁世凯此时表面上,倒是颇为清闲,今天到这位大臣家串串门,吟诗饮酒。明天到那个城门外逛逛,欣赏风景名胜。一副悠哉悠哉,让暗中盯视的日本间谍十分纳闷。

    但到了晚上,袁世凯却神情为之一变,一边和马建忠商量,记录白天的见闻,拜访的大臣对日本是什么态度,城外四周的地理水土又是如何,为未来的行动搜集情报。

    另一边还要不断和国内电报联系,他对皇帝可以说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身在汉城,自然知道朝鲜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皇帝远隔万里,却好像比自己还要清楚局势,明察秋毫啊。更奇妙的是,皇帝一再要求自己,紧盯汉城宣惠厅的公告。宣惠厅是朝鲜政府专门负责军需供应的衙门,皇帝要求一旦宣惠厅刊登要发放军粮的公告,马上向国内报告。对此袁世凯心里啧啧称奇。

    而丁云桐,通过袁世凯不断发回的报告,也暗暗参照前世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这一世的矛盾比前世更加的尖锐,民众的怨恨更加强烈,也就是说爆发的动乱将会来的更加凶猛。

    对此,他不得不预先作出决策。

    前世的结果非常简单,朝鲜一乱,叛军和叛民四处攻击闵妃集团,以及日本人。然后大院君借势谋划,一举夺回政权。

    接着中日两国都派兵朝鲜,中方实力更强,把大院君抓到中国去,重新扶起了闵妃集团,而日本虽然退让,但却迫使朝鲜签署<济物浦条约>,使日本取得了与中国一样的驻兵权,也有很大收获。

    那么这一世,应该如何掌控局面呢?

    丁云桐认为:大院君势力和闵妃集团,虽然都把自己的权力放在第一位,但还是有区别的。

    大院君是稍微亲华,但极为憎恨日本。而闵妃则是不亲华,也不亲日,但也没有憎恨日本。

    也就是说对于日本的态度,大院君方面更加的坚决和不妥协。

    前世李鸿章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将倾向中国,憎恨日本的大院君,直接作为囚犯抓到中国关起来了,让那些亲华仇日的儒生势力大失所望。

    当然,假如顺水推舟,支持大院君政权当政,这也同样不是一个好选择。首先,因为大院君是靠底层士兵和贫民的暴动而上台,如果中国支持他,那么将来会形成一个不好的示范,等于变相鼓励这种"犯上",等到中国将来自己统治朝鲜,会不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呢?

    其次,更重要的是,大院君这次上台,并不是依靠中国的力量,那又怎能指望他对中国俯首贴耳呢?

    综合来考虑,丁云桐决定采取与前世不同的策略:

    首先,原则上仍扶持闵妃上台,软禁大院君。

    其次,不把大院君抓到中国去,而是以柔和的方式,把他送到偏僻城市,借用前世天朝用来对付刑部尚书的方法,来个"休假式治疗",并不宣布罪状,保持随时可能复出的姿态,以鞭策闵妃集团。

    最后,要跟大院君说明,等到有一天与日本开战,将重新扶持他上位,这样大院君也能安心休养等待,而且对日作战,由抗日更坚决的大院君执政,对中国也更为有力。

    这些策略,丁云桐事先跟袁世凯有所透露,但要他保持绝对机密,甚至不能告诉副手马建忠。

    历史的车轮在缓缓推进,却有一个人却在微调车轮下的轨道。

    1882年7月,汉城中流言四起,已经欠粮13个月的武卫营和壮御营,更是军心思乱,愤恨的目标首先就是负责粮饷发放的宣惠厅。

    感觉到形势不妙,宣惠厅于7月16日发布公告,有一批来自于全罗南道的漕米运抵京城,将于7月19日首先给武卫营的士兵发放一个月的军粮,以此来安抚情绪。

    这个公告迅速被袁世凯得知,这是丁云桐事先一再提醒的。

    袁世凯惊叹:"神了,神了,庙算深远,天威难测啊!"他从灵魂深处发出一种恐惧:"皇上为什么会知道,为什么会料到?"

    袁世凯从小读的是圣贤书,子不语怪力乱神,六道之外更是存而不论。他对鬼神玄妙,一向是将信将疑,但这一刻却对皇上那种远隔万里,如在眼前;明日之事,却观之如昨日的预判,感到惊心畏惧,他甚至觉得假如自己有不敬大逆之心,皇上说不定也能未卜先知。

    当然从另一方面,他也对完成任务更有信心了,反正皇上都已经料定了的。他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向北京报告。

    当天晚上,丁云桐收到电报,一蹦三尺高,果然如此,历史的轨道大致吻合,这也让他更加信心百倍。

    丁云桐立刻下令,在山东登封的吴兆有部立刻进行动员,出发日期定在19日,同时停泊在大沽口的舰队,立刻前往山东海面,为吴兆有部护航。

    同时命令薛福成,让在日本的间谍网,严密关注日本马关和福冈两个港口的动向。

    在这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情绪中,时间到了7月19日。

    袁世凯一大早刚起来,吃过早饭,与马建忠还没说两句话,就看见下人跑了进来,喘着粗气报告:"报告大人,宣惠厅里打起来了!"

    袁世凯轰然站起,朝鲜叛乱开始了!Z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