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47:51
字数:876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1881年的2月初,巴黎的报纸上都在讨论着正在进行的法国议会的特别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增加战争预算,再一次拨款四亿七千万法郎。

    所有的舆论都隐约感到了法国的困境,这场战争本应该像后花园散步一般轻松,现在却变成了烂泥里的泥巴仗,需要不停的增加拨款,让本已经十分拮据的财政状况更趋于恶化。

    法国财政部有一个简略的计算,派遣法军去越南作战,燃料、弹药、粮食、药品、衣服鞋袜、帐篷、枪炮以及其他各种物质,包括异常庞大的运费,平摊到每一个士兵身上,所花的钱是普法战争时期的34倍!

    也就是说,假如法国政府派一整个集团军,远涉万里重洋去亚洲东部作战,这边战争还没开打,那边政府就要破产崩溃了。

    2月7日,著名的费加罗报刊发了评论员文章,称"我们的政治家们,应该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眼前。必须牢记,我们失去的领土不在遥远的亚洲,而是阿尔萨斯和洛林。"

    此时甚至连邻国德国的媒体也开始幸灾乐祸的开起了玩笑:"法国陆军总司令,本来准备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却忘了带自己的老花眼镜,结果在地图上指错了方向,导致法军部队坐上几个月的轮船,跑到亚洲去了。"

    面对舆论的压力,甘必达内阁已经没有了退路,中国已经明确不会做任何退让的,而法国政府必须咬牙把战争继续下去,否则甘必达内阁的下场将会比他的前任更糟糕。

    在经过四天的激烈争论,2月13日,法国议会终于通过了一项最新的预算拨款,这项拨款不但能继续负担法国海陆军在亚洲的军事行动,而且能使法国增派一个师的援军。

    同时外交部长法来西纳也发电训令驻日公使尝试接触日本政府。

    同一时间,在万里之遥的北京,中国也正在召开一场军事会议,商谈目前的局势。

    彭玉麟报告:"近卫军又新编成了一个旅,可立即投入战斗。而北宁败退回来的第三师,兵力只有五千余人暂且缩编为一个旅,由王德榜指挥,而原师长张树声自杀未遂,已经被送回广西治伤,并等候处分。"

    丁云桐片刻后说道:"好,这个旅立刻调往广西,指挥官就由谅山的聂士成担任,至于聂士成原先指挥的近卫军独立团就由章高元指挥。那张树声,就等他养好伤再说吧。"

    左宗堂说道:"现在离决战也越来越近了,我军也需要做最后的部署了。"

    丁云桐点头:"确实如此,从法国获得的情报看,法国又通过新的巨额拨款,大批援军即将到来。只要最后给法军以决定性的一击,我们尊贵的法兰西朋友们,将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了。"

    顿了顿,他对彭玉麟说道:"你再重复我们的战略。"

    彭玉麟躬身答是,润了润嗓子说道:"根据我们预定的计划,在法军攻击太原地区时,驻守的第四师将往北撤退。等法军进攻谅山时,冯子材的第一师和王德榜旅,以及章高元近卫团,只要杀伤一下法军,就退到镇南关去。只要法军继续进攻镇南关,那么决战的时刻就到了。我们一边将法军主力拖在镇南关前,一边在西线集结强大兵力,由第四师、第六师、聂士成近卫旅,以及增援的左宝贵的第二师,组成一个重兵集团,总兵力将超过四万人,由聂士成的近卫旅开路,一举插入到法军的左后侧,截断对方的补给线,然后重创甚至歼灭法军主力。这个方案除了这边军机处几个人外,前线就只有冯子材一人清楚。"

    彭玉麟说完后,几个人沉默了一阵,李鸿章说道:"万一法军不进攻镇南关呢?或者法军进攻镇南关,而冯子材军却顶不住,那该如何是好?"

    丁云桐微笑道:"不错,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首先法军必然会进攻镇南关,因为我们在谈判桌上不做任何让步,法军就只能采取行动,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待在越南,要知道每待一天都是巨额的消耗。所以法军必须速战速决,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至于第二个问题,冯子材我相信他会守住镇南关,因为镇南关地势险要,而且很快就会有大批由天津机器局制造的地雷,运往镇南关。这样就会大大提升冯子材部的防御能力。

    而且,只要能大量消耗法军,即便丢了镇南关又如何,只要我西线重兵截断敌军补给线,对方就是无源之水,最后的胜利仍将是我们的,只不过那样就不会是大胜,而是惨胜了。"

    众人点头不语,显然都心中赞同。

    想了想,丁云桐又下令天津候补道马建忠,作为中国驻朝鲜特别大臣前往朝鲜。

    这个马建忠是朝廷里少有的高学历,巴黎私立政治学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去年刚学成归国,此人前世就是驻朝使臣。

    此时的朝鲜暗流汹涌,日本眼见中国正在与法国作战,无暇他顾,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根据薛福成的情报小组密报,法国已经开始了与日本的接触。法国驻日公使吉先维之更是直接找了日本自由党首领板垣退助,声称要赞助一百万日元,怂恿日本在朝鲜生事。

    根据历史记忆,接下来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就要指使闵妃建立由日本控制的新军"别枝军",企图借此掌控朝鲜的政局。但作为丁云桐来说,在彻底压服法国之前,对这些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同一时间,天津机器局,下巴满是白胡子的丁守存,正在为一批即将出厂的反步兵地雷主持验收仪式。

    他是1812年生,年已七十,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本应是垂垂老矣,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但万万没想到竟然老树开花,被皇上特旨召来,负责地雷的研发和制造。

    丁守存一辈子精研地雷制造技术,这完全出于一种偏执的爱好,并没有能指望靠这个飞黄腾达。而朝廷一向是不重视他的技术,亲属同事不理解的有之,冷嘲热讽的有之,许多人背后说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鬼迷心窍,他对此也早已习以为常了。但毕竟已经是快要入土的人了,这一生心血,就这样埋没了,总是心有不甘。

    如今皇上赏识,让他全权负责,大干一番,他自然是喜出望外,雄心勃发,一心要青史留名,不负平生所学,让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都惊掉大牙。

    因此他虽然已经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却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这些地雷有主要有踏板松发雷和绊雷。

    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1843年,丁守存就在<自来火綂迭法>一书中,详细解说了如何基于化学实验和计算,用雷管作为起爆装置,用硝酸银作为起爆药,制造地雷等武器。这种研究比欧洲也就晚了十几年而已。

    但丁守存还有一种更恐怖的大面积杀伤性地雷,名为"跳雷",实际上就是后世的跳跃式反步兵地雷。

    原先这种地雷的设计是:将一个铁铸的南瓜般的大地雷装入木柜中,木柜下部填装大量火药,连接地雷引信,木柜内装有用德国进口电机制作的发火装置。使用时,先将木柜埋入地下,在木柜一旁,安置翻车,与柜内发火装置连接。敌人一旦误踏翻车,牵动发火装置,则火药爆发,可将柜中地雷抛起地面七八尺高,在空中爆炸,由于木柜以及地雷里都装置了大量的铁珠,其杀伤范围可达方圆几十丈,威力极大。

    这种地雷对正在冲锋的步兵队伍来说,将是一种地狱般的噩梦。

    但是为了防止地雷被敌人探测规避,根据袁世凯从前线发回的意见,丁守存对地雷的埋设和起爆装置,做了重新的设计。其发火装置,不再使用踏板启动,而是另外拉出导火索,一直通到防守壕沟里,这样即便地雷被敌人探测到,但守军仍然可以拉响导火索来引爆,这就叫"拉发式跳雷"。

    这种地雷的代价很大,不但比一般地雷大得多,同时要消耗大量炸药和铁珠,而且每一个地雷都需要一部进口的电机,总成本很高,不可能大量埋设,所以只能应用在重点防御地段。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估算将有各型地雷,总共上万枚被运往越南方向,丁守存对自己的地雷非常有信心。

    1881年初春,越南似乎陷入了短暂的平静,中法双方都在积蓄着力量,准备着即将来临的大战。

    而从二月底开始,在隔着南中国海的台湾,天气已经非常暖和了,此时对峙的中法双方却不得不面临一个共同的敌人,对法军来说,这个敌人更加的可怕,那就是突然蔓延的瘟疫。

    这场瘟疫主要是由赤痢、疟疾、霍乱等几种传染病组成,来势汹汹而且毫无预兆,几乎一夜之间就大面积传播开来,比以往的瘟疫来的更加的迅速广泛。不能排除的是,战争中死亡人员的尸体,很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瘟疫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法军作为外来者,受到了更大的影响。到了三月底的时期,基隆的野战医院里,已经有数百个法军病人。加上原先战斗中的伤员,已经有超过千人彻底失去了战斗力,而且每天都有人病死,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甚至连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利士比,也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卧床不起了。

    由于人力的大量减少,法军不得不放弃了基隆周围所有的防御阵地,集中剩余的兵力,依靠舰队大炮的保护,龟缩在基隆城里。

    不过法军也不用担心会遭到攻击,因为中国的军队同样在承受瘟疫的折磨,整个三月份有将近两百多人病死,包括驻守基隆岭的团长杨洪彪,也不幸重病不治身亡。

    不过在当地的土著百姓帮助下,疾病的传播得到了控制,而法军就没有这份幸运了,到了四月份,疾病进一步蔓延,已经有五百多法军官兵病死,还有一千多病号,健康的法军只有几百人,已经无法执行任何任务了,连快要整修完毕的八斗煤矿也只好放弃不管了,所有的法军官兵都人心惶惶,纷纷给家里写遗书。

    重病的利士比,此时已经出现了血痢,大便里都是一大滩的鲜血。他已经丧失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在给国内的电报里写道:"内忧外患,无穷无尽,如此下去,这场战争的结局真是不堪设想啊。"他分明已经预感到,自己是没办法活着回到法国,回到亲人的身边了。出于作为一个军人的尊严,他并没有恳求退兵,他只希望政府能主动下令撤退,但一直到他拉血拉到贫血症而死,他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面对如此严重的瘟疫,法国内阁彻底断绝了继续向台湾增援的念头,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越南战场上,1881年的春天就这样过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