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51:26
字数:802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1884年7月11日,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近卫军三个师突然挺进外札萨克蒙古,兵分三路分别前往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也就是乌兰巴托)。

    这个行动是如此的突兀,甚至连〖中〗央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官方文件上的解释只是“部队远足训练路过。”到了7月16日,近卫军已经分别抢占了三城。

    “路过”这个理由让外蒙古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四大部的王公们既震惊又害怕。

    丁云桐的这个动作看上去突然,但其实经过深思熟虑,充分考虑了外蒙古的政治和地理状况。

    首先外蒙虽然长时期桀骜跋扈,但和西藏还不一样,不完全是“独立王国”驻蒙大臣仍然保有一部分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马上撕破脸是不合适的,要给王公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也能更大程度上分化他们。

    其次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三城,是外蒙古少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外蒙古的经济中心,尤其是库伦,集中了整个外蒙三分之二的贸易量。牛皮,羊毛,金银,茶砖,盐巴,甚至步枪等,应有尽有,几乎所有的部落都需要在这里获得物质。

    外蒙古方圆150多万平方公里,幅员极为辽阔,一旦开战,休想短期之内能解决。只要把这三个城市占据住,近卫军就能掌握住外蒙古的经济命脉,王公们即便反抗,也无法长期坚持。

    这一招果然有效,离库伦最近的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首先屈服,将土地,人口,牛羊,税收等账册上交驻蒙大臣,而且为了表示忠诚,将部落武装也交由驻蒙大臣指挥。

    7月17日,袁昶正式发出电报,要求赛音诺颜部以及札萨克图汗部的王公,那楚克·巴嘎班迪和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立刻来库伦“商议公事”。

    巴嘎班迪迅速回电答应,但却以重病在身为由,拖延观望形势。而恩赫巴亚尔则干脆不复电,闷声不响。

    眼见如此,7月19日,刘锦棠正式下达了命令,第六师驻守库伦地区,他亲自指挥第三师和第九师,再加上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的骑兵部队,总兵力将近四万,分三路开始进攻札萨克图汗部。

    刘锦棠准备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三路最后将在札萨克图汗部的核心,外蒙古北部的杜尔伯特城(也就是乌兰固托)会师。他认为只要打掉札萨克图汗部,赛音诺颜部才会抛弃幻想。

    那边外蒙古方面开打,这边西藏方面也已经谈崩了。

    7月21日,八世班禅丹白旺秋,以及噶伦扎西达吉,带领着西藏谈判代表团抵达了甘孜。丹白旺秋虽然出面斡旋,但他与达赖集团并不是一条心,因为之前他已经收到了一封皇帝的亲笔密信。在信里,皇帝向他承诺,日喀则地区的政治现状,不会有任何变化。而且在未来的西藏,班禅这个系统将会有更大的发言权。

    虽然丹白旺秋并不完全相信这个承诺,但毕竟感觉自己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因此他丝毫不想与〖中〗央政府对抗,而是采取了“脚踩两只船”的办法。

    一方面他对于达赖集团集兵于昌都表示支持,如果达赖集团能够挡住近卫军,他也乐享其成。

    另一方面他又与〖中〗央政府合作,向近卫军提供了关于藏军的大量情报。

    代表团很快进入了甘孜县,只见大道的旁边,背风向阳的山坳里,一片一片的帐篷连在一起,而且全都是御寒性能最好的,崭新的蒙古毡包。

    在远方的道路上,运粮、运菜、运柴的牦牛和驮骡还在源源不断地开过来。近卫军一个师,加上两万多运输民夫,让一向荒凉的甘孜县城变得熙熙攘攘的。

    当天晚上,张荫恒设宴款待了西藏代表团,在宴会上扎西达吉大放厥词:"西藏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之地,已成为宗教兴旺发达的美好地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享有着独立自主的权利,从未丧权于外国。由于与〖中〗国的青海、新疆两省接壤,请不要让军队越过边境,侵入西藏的领土。而且西藏的一些领土,近年被〖中〗国占据,希望能够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

    张荫恒对此完全无法接受,严厉驳斥了多方,并明确表示了〖中〗央政府的态度: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必须承认〖中〗央人民政府的统治,〖中〗央政府要全面接管西藏的国防、贸易和外交事务。若西藏接受这些要求,〖中〗央政府便会“和平占领”西藏。

    但扎西达吉却坚持要用宗主权来定位彼此的关系,要求〖中〗央政府保证尊重西藏噶厦的“领土完整”。

    双方的观点完全冲突,立场差距实在太大,宴会也不欢而散。张荫恒向北京发报告:"西藏问题,除了武力解决外,别无他途。"他认为会谈还未正式开始,就可以宣布结束了。

    7月23日,眼看偷袭部队也已经部署到位,聂士成向部队下达了进攻令。

    西藏的战争,后勤补给,尤其是粮食供应,将决定战争的胜负。

    由于西藏地区海拔高,氧气非常稀薄,无法使用内地的牛马驴等,因此由政府出面与康巴地区的土司头人协商,得到了四千头牦牛的支援。

    依靠这一批畜力,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近卫军在甘孜储备了200多万斤等粮食,以及其他物资,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除了物质储备,聂士成一到甘孜,就全力收集西藏的军事情报。根据班禅所提供的信息来看,达赖集团总共有14个“代本”一万五千多官兵。

    “代本”在藏军中相当于团长,是藏军最大编制级别,平均一个代本只有一千多一点,比正常的团小一些。其下设“如本”(同于营长)、“甲本”(同于连长)、定本(同于排长)“马基”为藏军总司令。目前集结在昌都的共有九个代本,万余兵力,可以说集中了藏军的主力。担任“马基”的,是主张死战到底的噶伦阿兰巴·拉旺多吉。

    藏军的武器十分落后,虽然之前出于独立野心,通过亚东口岸,从印度购买了三批,一共千余只步枪,但是仍然还有大批火绳枪、弓箭、刀矛等,装备水平与近卫军天上地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藏军是世袭制,父子相承,战斗意志也非常软弱。

    但藏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是熟悉和适应高原地形;其次机动性很好,不仅是骑兵多,而且步行速度相对也很快,因为不存在高原反应问题。

    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分析,聂士成认为,达赖集团毫无战略思想,对军事战术一窍不通。

    作为力量较弱的一方,达赖集团应该放弃正面决战,收缩兵力,拉长战线,与近卫军打游击战,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多点小规模的袭击,最后拖垮近卫军。

    但现在达赖集团明知实力差距,却把主力派来昌都,挡在大路上进行决战,企图“御敌于国门之外”何其愚也!

    因此攻占昌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歼灭藏军主力,如果让藏军撤回西藏,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刺手。

    根据这个认识,聂士成在7月初就秘密派出一支偏师,由少将卫汝贵指挥两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营,沿着侧翼实施外线远距离大迂回。

    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卫汝贵部4000余人从青海西侧插入西藏东北部,穿过横断山脉,金沙江和澜沧江,忍受着空气稀薄、饥寒、劳累等痛苦,日夜兼程,17天走了700多公里。

    由于连续行进,许多战马死亡,不少骑兵变成步兵,终于在7月22日,到达昌都以西的恩达,从后方切断了藏军撤往拉萨的退路。

    7月23日,聂士成率领全军渡过了金沙江,攻占了德格岗托和宋瓦卡美,随后又分出一路兵,命令少将周盛波率领两个团三千多人,从南侧攻击昌都,他自己率领5000人,开始从正面进攻昌都。

    7月24日,聂士成对昌都前面的足雍关口发起了猛攻。精准的野战炮对藏军的碉堡进行“定点清除”技术精湛的近卫军炮手,甚至将炮口朝天,利用弹道的曲线弧度,就像打迫击炮一般,让炮弹飞越山坡攻击藏军。

    这些可怜的藏军官兵,哪里见过这样的打法,觉得敌人的炮弹好像“有鬼魂附体”否则怎么会从天而降,追着自己打呢?迷信的士兵们觉得对方有神灵相助,士气更加迅速崩溃了。

    24日夜,聂军已经攻占了足雍,歼灭了藏军整整两个代本,还重创了两个代本,杀死和俘虏藏军将近4000人,而近卫军伤亡不到100人。

    与此同时,南路周盛波部也攻占了芒康,歼灭藏军一个代本,卫汝贵部也攻占昌都后方的拉贡,近卫军已经对昌都形成了三面夹击的态势。

    藏军哪里见过这般如狼似虎的打法,短短几天,四面八方全扑了上来,一点喘息时间也不给“马基”阿兰巴·拉旺多吉彻底慌了手脚,完全没了当初“拼死一战”的狠劲儿,他向拉萨报信:“形势万分危急,要么速速增援,要么快快和谈,我军只怕拖延不了多久。”

    消息传来,拉萨上层贵族一片大乱。

    战报传回北京,丁云桐一笑,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看上去蒙藏两地战事顺利,其实是有国际背景的。

    此时欧洲各国正在为如何瓜分非洲,吵得不可开交,一共14个国家正准备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划分彼此的势力范围。也正由于此,英俄两国才会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干涉〖中〗国政府对于西藏和外蒙古的“再征服”。

    丁云桐心中大定,又把眼光投向〖日〗本,此时的〖日〗本内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