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51:09
字数:751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1884年5月25日凌晨,一夜的示威,哀求,咒骂,并没有让皇宫打开大门,愤怒,疲惫,绝望的市民们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一部分激进者开始冲击皇宫前的封锁线,要求进入皇宫。

    “七君子”拼命阻止这些人,恳求他们不要冲动,要相信“天皇的仁慈”。

    但在混乱中,第十一师团司令大迫尚敏误以为“七君子”在煽动和指挥,他已经接到了伊藤博文的〖镇〗压命令,本来还有些犹豫观望,此时终于下定决心。

    随后,第一排子弹打向了“七君子”瞬间就击倒数人,伊藤之雄、小松裕、陆羯南三人当场被击毙,今泉一瓢和小室重弘则是受伤倒地,被后面的人群践踏而死。

    眼看军队开枪,民众顿时一片大乱,互相推挤,踩踏,有些人愤怒地向军队投掷石块,结果是射来更多的子弹,最后场面彻底失控。

    军队一边开枪,一边向前驱赶民众,大批民众被踩死,或窒息而死,加上被射杀的,当场就造成了两千多人死亡,七千多人受伤,整个马路上血流成河。

    福泽渝吉跪在血泊里痛哭流涕,不断说着:“完了,完了!”德富苏峰则是对着四散的人群高喊:“拿起武器吧!拿起武器吧!”

    当天中午,德富苏峰在《国民之友》杂志上,用激愤之极的笔触写出了名诗《拿起你们的武器》,呼吁人民再次起来〖革〗命,像推翻幕府一样,推翻冷酷无情的天皇,建立真正属于人民的,〖民〗主的共和国。

    虽然当天晚上,《国民之友》杂志就被查封,德富苏峰也以叛乱罪被逮捕,并迅速被处决。但这首激昂澎湃的诗,在短时间内就传遍了全国,成为了人民暴动的动员令和军歌,整个〖日〗本都在热烈地传唱着:大海上波涛汹涌,富士山乌云密布!

    处身在这腐败的时代,我的热血沸腾了起来!

    特权之士,不可一世,家国之事,不闻不问!

    财阀之势,穷奢极欲,家国之事,不闻不问!

    国家将亡,贪官敛财,人民受骗,社会乱成一团!

    犹如棋盘的布局,为了〖日〗本的新天地,拿起你们的武器吧!

    东北的“福岛〖自〗由党”四国岛的立志社,佐贺的忧国党,埼玉县的“困民党”等等,到处都是揭竿而起,〖日〗本内战爆发了。

    这首诗被间谍传回了国内,让丁云桐大生感慨,所谓诗以言志,决定一首诗的好坏,不是多么丰美华丽的辞藻,是里面蕴含的充沛情感和铁一般的事实,事实代表着说服力,有说服力的诗才有力量。这样的诗,即便在前世的天朝,也会让统治者万分恐惧,因为人民同样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目前〖日〗本的事情且冷眼旁观,假如天皇政府控制不住了,〖中〗国就必须根据条约的第八条,进行武力干预。因为维持一个反动的,封建的,与人民为敌的〖日〗本政府,对〖中〗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最近黑石会似乎安静了许多,也有可能在进行新的计划,丁云桐觉得不能老实等待。赵秉钧的内务部要负责多方面的工作,不能把精力完全集中在秘密战线上。

    而且丁云桐觉得这种类似盖世太保的机构,如果没有制衡,很容易搞成对上蒙蔽,对下独裁,最终反而会影响自己作为最高独裁者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明朝有了锦衣卫,还要有东厂;蒋介石有了军统,还要搞中统;红朝太祖有了国安部,还要搞调查部。

    因此丁云桐决心加强自己的秘密〖警〗察部队,他将原先设立在军队中的军法处,从总参谋部的编制下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直属于皇帝的独立暴力机关,其职权范围与内务部有重叠,又有区别。

    至于军法处的头子,丁云桐决定由袁世凯担任。袁世凯毫无疑问是非常能干的人,但前世的历史已经证明他是有野心的,天津小站练兵就扶植了大批的亲信死党。

    让他指挥军法处,一方面能发挥他的才干,而且袁世凯年纪轻轻,能担任〖中〗央机构的领导者,也是对他这几年辛劳的奖励。另一方面也能限制他的发展,使他见不得光,将来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权臣。

    考虑完这个事情,丁云桐觉得现在应该把精力放在整个亚洲范围了。

    首先在越南方面,朝政由一个完全亲华的集团控制,这个集团由潘廷逢、高胜、阮善述、范慎遹、陈践诚、阮述、陈廷肃、阮正组成,号称"八大金刚",〖中〗国则在暗中操纵。

    毕竟还有一个法国控制下的交趾支那,〖中〗国至少还要做做样子,在表面上尊重越南的独立主权,对将来吞并整个越南有好处。

    但在朝鲜就不需要再掩饰了,朝鲜半岛的局势已经稳定,吴兆有,马建忠、马建常、陈树棠等人完全掌握了朝廷政务。此时高宗和大院君,以及一众大臣都已经回到了汉城。金玉均和朴泳孝等一众开化党人,也都被以叛逆罪处死。

    鉴于朝鲜百废待兴,城市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坏,接下来需要修养生息。因此陈树棠必须严格控制政府财政,大幅度减免租税,这势必要严重损害朝鲜贵族的利益,但鉴于中日战争的威势,两班贵族即便非常不满,谅必也不敢捣乱,而且〖中〗国已经严禁高宗使用"朕","御敕"之类的字眼,也不许使用"陛下",只能用"殿下"。

    现在的重点开始转向缅甸。

    之前英国已经通过两次英缅战争,夺取了缅甸所有的沿海地带,尤其在第二次战争中,英国人直接在地图上,用笔沿着北纬十九度划一条线,此线以南的广袤土地全被划入英国的版图。

    英国商人沿着伊洛瓦底江而上,以极低廉的价格,大肆收购珍贵的柚木,然后运到仰光,加工成精美昂贵的家具,在国际上赚取巨额的利润。英国商人还垄断了缅甸的象牙,硝石,以及大米贸易。

    但英国还不满足,开始策划吞并整个缅甸,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几年前吴大澂被派往缅甸担任〖中〗国全权使臣,但一直拒绝使用"公使"一词,因为承认自己是公使,就等于承认对方是国家,而在〖中〗国的逻辑里,缅甸只是一个属邦而已。

    缅甸贡榜王朝集中了封建王朝所有的毛病,愚昧,野蛮,对世界一无所知,对人民残酷无情。英国人步步紧逼,明明是国家危难存亡之秋,仍然狂妄自大,不求上进,对〖中〗国提出"改革变化,共同进步"的要求,不但一口拒绝,而且言语刻薄,对吴大澂毫无恭敬。

    因此在这几年里,吴大澂甚至没能得到铺设电报线的许可。但他并不是毫无收获,他不断收集缅甸经济,文化,军事,交通,财政等各方面资料,还派人深入缅甸各地,勘探山川江河,地理矿藏,道路丛林,为帝国未来的行动提供参考。

    在中日战争中,近卫军各个师现在都非常疲惫,正在休整中。尤其〖中〗国在经济上消耗很大,因此丁云桐决定近卫军的扩军速度原则上不做改变,等恢复一段时间,再考虑大规模扩军。刚训练组建的一个近卫军独立旅,则被集结在云南的腾冲。

    目前近卫军仍然是九个师的编制,其中第二师的旅长苏元春战死,其职位由台湾出身的孙开华接任。第三师的刘铭传重伤未愈,由王德榜为代理师长。

    除了这九个核心师,另外还有几支较小的部队:驻守京师,由王祥指挥的警卫旅;由岑毓英和张矅指挥的两千驻越军;吴兆有指挥的驻扎朝鲜的一个团;以及驻扎腾冲的一个独立旅。另外,驻守老挝的任务仍然交给潘鼎新和赵怀业指挥的巡防军。

    此时,丁云桐从其他部队调来一些有经验的官兵,送往腾冲来充实独立旅。他已经想好了,要在缅甸使用这支部队,至于旅长,他想到了丁汝昌。

    丁汝昌之前曾被送到欧洲锻炼,回来后被放在了警卫旅。中日战争时期,丁云桐将其派往中缅边境一带,了解和熟悉当地的气候地理,现在将担任独立旅旅长,全面指挥中缅战争。

    战争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这是一场奇特的战争,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行动。打的是缅甸,但却是打给英国看的,目的是告诉英国:这里有我的利益,你要采取任何行动,需要考虑我的感受。

    5月30日,丁云桐给吴大澂下令:现在可以向缅甸提出要求了,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开战!

    6月1日,吴大澂前往曼德勒皇宫,正式向锡袍王递交国书,内容主要有:重新确认中缅的从属关系;

    立刻签订中缅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铺设中缅之间的电报线路;

    修缮中缅间的公路,并合资兴建新的公路;

    允许〖中〗国船只沿着瑞丽江和怒江,〖自〗由通航于缅甸内陆等等。

    吴大澂要求对方在一天之内回复,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这完全是一封“最后通牒”。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