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50:27
字数:647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长久以来,丁云桐对前世的抗美援朝兴趣浓厚。

    朝鲜最为可怕的,是寒冷的严冬,零下20多度已经是家常便饭,最低温度甚至达到零下40度,而志愿军由于后勤补给极度不利,不得不在饥饿和寒冷中作战,仅在第一天行军中,就冻伤了700余人。在长津湖战役中,埋伏于水门桥的一个连阻击部队,整连呈战斗队形全部被冻死!

    因此,加强部队的御寒能力,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决定性要素,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弹药和粮食还重要。

    近卫军的冬服标准,是每人棉衣一套、绒帽一顶、棉大衣一件(另有部分皮大衣,作外勤及夜间值班放哨人员用)、防寒鞋两双、棉手套一副。

    所谓防寒鞋,是外面用皮革缝制、里面填充了乌拉草的军鞋。

    乌拉草是东北天然野生草本植物,常年经受天池水的浇灌,因此叶片柔软,纤维异常坚韧耐久,具有轻软绵茸、透气吸潮、除味杀菌、冬暖夏凉的功效。

    将乌拉草锤熟填充到鞋内,冬夏温凉得当,即便天寒地冻脚也不会冻伤。棉鞋虽然能防寒,但长时间行军脚上出汗太多,会导致脚趾疼痛肿胀,而乌拉草由于能透气,能吸潮,不但御寒效果极佳,而且更舒适。因此与貂皮和人参并称为“东北三宝”。

    原先向外国仿制的棉军衣,经过近卫军的研究,认为并不适应朝鲜的严寒天气:军衣透气性差,而且负伤后难以脱卸,影响救护;棉huā易滚huā成堆,影响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绒帽没有听孔,不利于躲避炮击;毛皮靴腰矮,容易灌雪等等......。

    因此,在皇帝的亲自关心下,近卫军的御寒棉军衣进行了特别设计。

    领子为直领,加棉huā,对开襟式,前怀里面加一护胸以御风寒,两肩加一块护肩布,用扣子扎几道线使两肩耐磨;

    棉裤为马裤式,裤腿下端打五个扣,扣子用铜扣和电木扣,用帆线、轴线或丝线缀扣,以达到结实耐用的目的;

    裤脚口加抽带便于系住毛皮鞋腰,前膝加护膝,后裆加护裆,并带腰带。

    一切设计都是为了适应朝鲜的严冬。正是由于这方面准备充分,因此严酷的天气对近卫军影响微乎其微。

    12月13日,〖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的十一艘战舰,加上后备舰队的磐城、爱宕、摩耶、鸟海四舰,一共十五艘战舰,组成联合舰队,再配上扫雷舰编队,浩浩荡荡地从佐世保出发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舰队一直依托水雷线与日军僵持,再加上〖中〗国的水雷营布雷水平超群,速度惊人。有时候甚至一边交战,一边布置水雷,情况非常夸张。

    12月14日,日军已经抵达山东半岛外围海域,在大批俄国专家的指挥下,扫雷舰开始了大规模的排雷。

    此时的水雷基本上都是触发式的锚雷,扫雷舰都用特制的扫雷索实施扫雷。这种扫雷索是装有割刀的钢索,长度能达到数百米。其割刀像张开的剪刀,刀刃硬度很高,上面装有平衡板,使扫雷时保持水平并使刀口张向外侧。

    当扫雷舰拖着扫雷索前进时,一旦碰到锚雷雷索,扫雷索上的割刀将切断雷索,锚雷就浮出水面,若无法切断雷索时,也能将水雷拖至水面,然后用舰炮加以摧毁。

    水雷的作用,在于若有若无的一种威慑,只要这片海域有那么几个,就会让人觉得到处都是,寸步难行,但有了扫雷舰,情况就大不一样。

    仅用了一天时间,日军就排除了两百多枚水雷,迅速清空了威海卫以东的大片海域。

    12月16日,中日舰队再一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战斗,但在没有水雷的掩护下,日军船舰的精良和速度体现出了优势,激战了一个多时辰后,〖中〗国舰队撤退,其中镜清,保民,寰泰三舰被击沉,而日军只损失了高雄舰。

    到了17日,日军已经基本上封锁了威海卫的外围,〖中〗国舰队收缩进港内,由海岸舰炮和水雷组成牢不可破的防线,日军只能围堵在港口外。

    不管怎样,〖日〗本已经成功掌握了制海权,现在没有人能够骚扰日军的海上运输线了。

    大本营正式下达了全面出击的命令,第二军和第三军分别从大阪和广岛出发,由陆军元老山县有朋亲自担任总司令,向朝鲜进发。

    而在北京,丁云桐已经得知了海上的状况,〖日〗本人表现出了足够的谨慎,现在终于毫无顾忌的进攻了,而且通过间谍发来的报告,〖日〗本港口出动的兵力将是前所未有的。

    但这还不够,日军即便派出了所有的主力师团,但国内仍然拥有庞大的预备役,因此还不是出动秘密舰队的时候。

    而且还有一件事困扰着丁云桐,按照逻辑上讲,日军在掌握制海权后,必然会选择辽东或山东登陆,以开辟第二战场。在辽东半岛登陆,能牵制近卫军主力;在山东登陆,则能够包抄威海卫,歼灭〖中〗国海军,甚至能直接威胁京津平原。

    因此,丁云桐决定继续进行诱敌之计,必要时刻可以放弃平壤,将日军吸引至鸭绿江一线,进一步延长其补给线,同时等待〖日〗本做出最后的选择。

    根据他的指示,平壤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准备。大院君和高宗,以及朝鲜政府官员们,统统被塞进了火车,开始往义洲郡撤退,后方也停止往平壤增运物质。

    1883年12月21日,大批日军部队抵达了朝鲜,分别在仁川,海州,南浦等各个港口登陆,这样侵朝日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七个师团,十二万人。

    随着大军即将到来,蛰伏在大同江东岸的〖日〗本第一军,已经蠢蠢欲动了。12月19日,日军开始向西北移动,计划在大军到来前,越过大同江,从侧翼截断平壤守军退路。

    几乎在同一时间,近卫军司令刘锦棠根据国内发来的情报,以及对日军的侦察,正确预判了日军的计划,得出了一个结论:随着大批援军的到来,日军的目标将会从攻占平壤,而变成歼灭近卫军。

    他决定亲自率领完好无缺的第九师,移防平壤东北方的小城平城,掩护后方的退路,由金顺负责平壤防卫。

    平城是平壤往北方的交通要道,铁路就是从这里通向牡丹峰,可以说是保持平壤后方畅通的咽喉重地。只要守住这里,近卫军就可以灵活选择时机后撤。

    而日军此时正在向平城艰难地行进着。

    在过去的半个多月里,日军官兵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他们的军服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如此严酷的寒冬。

    军衣军裤都严重的漏风,尤其是军裤下部宽大,与鞋子不能牢固密封,在齐膝深的大雪地里行军,雪水不断倒灌进鞋子里,极大地消耗体力,同时也导致大量严重的冻伤。因为雪水和汗水会让袜子彻底湿透,只要一静止下来,就会发现湿袜子已经牢牢地粘在了脚上,根本脱不下来,硬扯下来的话,会发现连脚上整张皮都会被撕下来。而且,在这种冷酷的低温下,即便皮撕下来也不会有任何疼痛,因为脚已经彻底麻痹了,用不了多久就需要截肢了,谁还在乎一张皮呢?

    日军仅仅第二师团,就有数百人严重冻伤,脚趾头个个肿胀得像萝卜,鞋子根本穿不下,只能光着脚踩在雪地上,恨不得早点死掉。另外还有上千人被冻出冻疮来,剧烈的疼痛使这些人寸步难行,痛苦不堪。

    担任先发侦察的日军大队,在白雪皑皑的原野上,甚至迷路一再转圈,许多人一脚踩下去,就没有力气再从雪地里拔出脚来。

    12月22日,经过地狱般的行军,〖日〗本第一军终于抵达了平城外围,进攻再次开始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