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50:05
字数:637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奉编辑大人之命,本书的第78章,第83章,第86章,第88章,第111章,第112章,第113章,还有第118章将进行删改,其中第78章将整章删除,现在只是处理一些情节衔接的细节问题,到明天就能删改完成,后续章节将只管更新,谢谢。)

    1883年10月30日清晨,老挝班喷松城。这里名为城,其实只不过是一大片松散的农民聚居区,晨光熹微,连绵的农田中间矗立着一座座竹楼木架高脚屋,完全是一派农耕的田园风光。

    但此时,整片区域却是杀声震天,枪炮轰鸣,田里的稻苗裹着泥水被打得在空中腾飞。中国的巡防军主力,与暹罗军在这里打了整整一夜,潘鼎新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一直苦苦坚持到现在,但他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所有的预备队都用光了,最可怕的是,弹药也快要告罄了。因为暹罗军冲得很猛,为了压制对方,巡防军不得不全力开火,其中格鲁森炮弹已经彻底打光了。

    昭帕耶.素里旺,暹罗的元老重臣,朱拉隆功继位后曾经一度担任摄政,此时是“拉玛师”的师长,兼任暹罗第一波进攻部队的司令。他的脸庞黝黑,身形矮小,但双目炯炯有神,两道法令纹长削如刀,不怒自威,军中人称“沉默的狮子”。

    他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形势,已经明显感觉到中国军队的火力大幅度削弱。之前他一直将“拉玛师”雪藏,作为关键时刻的预备队,而只是使用其他的旧暹罗军,连番发起冲击,不断消耗对方的弹药和士气.

    到了这个时候,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回头看了一下身后那些半蹲着,密密麻麻的官兵们,手一挥,军队中立刻发出了传令信号。

    不同于其他国家使用军号传令,暹罗的传令工具是象脚鼓,极具民族特色。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响起,等待多时的拉玛师,犹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发出海啸般的呐喊声,向前方的中国阵地直扑了过去。

    仅仅片刻工夫,潘鼎新就知道大势已去,他无奈下令全军往北撤退,但阵势已经完全被打乱,面临崩溃的局面。

    潘鼎新眼看如此,想出来一个损招,命人将原先搜罗的黄金珍珠宝石,包括两万多两白银的军饷,统统撒到道路的两旁,一边逃一边撒,以吸引追兵的注意力。

    这一招果然有效,暹罗官兵大都贫苦,见到路边的金银,纷纷前去捡拾。尤其是那些旧的暹罗军,更是完全丧失了秩序,陷入了疯狂的哄抢中。

    面对这种混乱状况,昭帕耶.素里旺反而担心中国军队会杀个回马枪,只得命令停止追赶,一边命拉玛师掩护,一边就地收拢部队。这个决定也让潘鼎新逃脱大难,保留了数千残兵。

    30日下午,潘鼎新带着这几千人,从班欣台撤过了南俄河,直接放弃了万象城,头都没回一下,他知道凭着自己手下这支弹尽粮绝的残兵,要守万象无异于呓语。

    31日,赵怀业的部队也已经败退了下来,两支残部在万象以北一百二十公里处的万荣汇合了,数了一下,居然还有八千来人,但武器却几乎丧失殆尽了。

    潘鼎新一边整顿部队,一边向北京发出了请罪报告,这样的惨败,估计不死也得削职关几年了。

    11月1日,丁云桐接到了南方的败报,丝毫没有任何沮丧之情,他其实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作为暹罗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朱拉隆功处心积虑这么久,以倾国之力准备战争,还得到了日本的大力协助,如果凭借一支巡防军就能将其击退,那也太不符合逻辑了。

    这样的结果,正好让暹罗放心大胆的把所有主力都派上来,到时候只要“庐山计划”实施成功,暹罗就会元气大伤,剩下的就是任凭中国宰割了。

    同时,他还接到了朝鲜的密报,根据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日军在占领汉城之后,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具体死亡人数难以计数,但保守估计也有数万人之多。因此很多大臣纷纷建议就此大做文章,在国际上制造舆论。

    丁云桐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从长远角度看,日军屠杀虐待朝鲜百姓,这对中国是有利的,因为这会让朝鲜更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如果把日本人的暴行在国际上一宣扬,舆论大哗又能怎样,日本人要是收敛起来,整肃军纪,那岂不弄巧成拙了?

    同一天,暹罗军在万象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数万官兵排成整齐的队列,浩浩荡荡地进入城市。

    攻下了万象,让暹罗有了足够的理由,向日本索要援助了。之前,根据双方的协定,日本要向暹罗支付800万日元,相当于550万两白银。但日本自己的财政也很困难,一下子拿出800万日元有点肉疼,所以就先给了300万日元,其余的将在暹罗军打到中国边境时再付清。日本的态度让暹罗政府非常的恼火,双方之前的约定可不是这样的,不过也没别的办法,此刻暹罗与日本面临共同的大敌,有什么怨恨也只能埋在心里了。

    初战告捷,让暹罗信心大增,原先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的恐惧,一时尽去。在朱拉隆功的遥控指挥下,暹罗的第二波军队迅速向湄公河挺进,而第一波军队经过了两天的休息之后,于11月3日,开始向上寮挺进。

    暹罗的进攻让日本更加高兴,朝野上下欢呼雀跃,一片欢腾,有了南方的策应,日本更加有信心打败中国了,大本营也命令集结在汉城的日军立刻北上进攻。

    到了11月5日。日本第一军已经完成了登陆,集结到了汉城。虽然第一军名义上的指挥官,是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但事实上的指挥者是第一师团的野津道贯以及第二师团的佐久间左马太。

    11月8日,第一军开始沿着平壤的正面方向黄海南道,向北进发,而第六师团则沿着江原道从侧面向平壤靠近,计划将于11月中旬抵达平壤近郊。

    而在平壤,近卫军也正在第一军司令刘锦棠的指挥下进行防御部署。第一军包括近卫军第七师和第九师24000人,还包括苏元春旅的残部3500人,以及吴兆有部2000多人,总兵力将近三万人。

    刘锦棠,字毅斋,湘军起家,此时刚满四十岁。他曾经作为主力平定了西北区域的同治回乱,还是收复新疆的实际指挥官。其战斗作风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勇猛顽强,同时又具有沉着机智、灵活机动、出奇制胜的指挥才能,被左宗棠称为“将才天下无双”。

    平壤是朝鲜北方的交通要道,是通往中国的必经之道。东面和南面是大同江,西面是大同江的支流普通江,中国建造的铁路从北面的牡丹峰脚下绕过来,直达平壤城下的七星阁。

    刘锦棠认为,平壤城高大坚固,两侧又有江水掩护,防御的难度并不大,最重要的地方应该是牡丹峰上的牡丹台。因为只要守住牡丹台,就能守住后面的铁路线,这样近卫军就能进退自如,补给充分。

    因此他将防御的核心放在了牡丹台,命令第七师师长金顺,以及旅长陈嘉率领7000近卫军,以及李祖渊的两个朝鲜营1000人,据守此地,并在牡丹台上构筑了大量的堡垒和炮台,并在山前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命令旅长方友升率领5000人,驻扎在大同江东岸的船桥里,并在大同江上修筑浮桥,畅通往来。

    吴兆有率领2500人,以及尹泰骏的两个朝鲜营1000人,防御平壤西南的山川洞一带,从后侧掩护平壤。

    而刘锦棠自己则率领完整的第九师,作为预备队驻扎平壤。他的如意算盘是利用山川险要和坚城壁垒,逐渐消耗日军的进攻锐气,选择适当时机再用第九师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平壤会战即将爆发。Z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