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49:27
字数:784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1883年,5月21日,天津水师学堂教师宿舍楼,学堂英文总教习,著名思想家严复的家里,正是气氛热烈,妙语连珠。

    看着一群学生争论的面红耳赤,严复却是沉默不语。他推崇自由民主的教育方法,不愿意给自己的学生们定制答案,而是鼓励大家去独立思考,自己去探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正在争论的,是他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一个叫黎元洪,一个叫谢葆璋。

    正在此时,佣人送进来一张纸,严复看了马上脸色都变了。他借故将学生们支走,取了一些银票,然后出门,在街上转了几圈,确信无人跟踪,最后来到兴隆街。

    兴隆街位于天津东区,对面是通济集,也就是著名的天津东集,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商业极为繁盛。

    严复左右一望,袍袖一甩,就进了一家名为"俏江南"的饭馆。终于在饭馆二楼的一个小间里。见到了他要见的人。

    "复生,你怎么成了这般模样?"严复十分吃惊,仿佛是第一次见到对面之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逮捕又脱逃的谭嗣同,昔日红光满面,英气勃勃的书生全然不见,站在眼前的是一个瘦骨嶙峋,面容憔悴之人,而且还瞎了一只眼。

    "严先生,谭某此番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来到天津。如今打搅先生也是万般无奈,我身为内务部通缉的逃犯,举目四顾,除了严先生,真不知道还有何人能帮我。"

    "复生,你同学已经把事情告诉过我了,你我虽只是数面之缘,但相知莫逆,我知道你乃是忠贞爱国志士,绝不是犯罪被通缉之人,这当中必有天大的冤情。我愿意为你向内务部写信申冤,以我身家性命担保你是无辜的,不是叛逆!"

    "不!严先生,我是叛逆,我愿意做一个叛逆!谭某已经发下誓言,定要推翻这个残暴的帝国,与这个毫无人性的暴君誓不两立!不要为我写什么信,我之所以到现在还没被抓住,是因为内务部要抓的人太多,暂时把我给忘了,您这一写信,倒会提醒了他们,最后反而会连累先生您。"

    "复生......。"

    "严先生,我知道,您还是对这个暴君抱有幻想,正如两个月前的我,但现在,学生已经是幡然醒悟了。当今皇上,实为三皇五帝以下,千年以来,中国所从未有过的残暴之君。此暴君一日不除,我一国子民便受一日荼毒。我谭嗣同已许下这泼天的宏愿,不管千险万难,定要除去此獠!"

    "复生,你何必如此?"

    "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这一路所见所闻,触目惊心,人或癫狂崇拜,不知是非;或饥寒冻饿,死在当道。泱泱万民,或疯或死,别无出路。此暴君并非昏君,但却真正是愚弄万民如猪狗,践踏如粪土,杀戮如蝼蚁。谭嗣同不才,愿舍却此身,以拯救苍生百姓,苍天为证,虽九死而绝不悔!"

    "复生,既然你已有这般志向,我也不多劝,这些钱你拿着,望你保重。"

    "我正需要此物。"谭嗣同不客气的接过银票收好,"严先生,您莫要以为自己老实一些,便可偷安。请恕我直言,您必定已经被列入内务部的黑名单,只不过时机未到罢了,但监控是少不了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您辗转到此地相见。终有一日,这帮鹰犬也会来索要您的人头。"

    严复低头想了想,事实上他早就觉察到生活的异样,来往的信件偶尔会不知所踪,而且时有被拆封过的痕迹,出门常有人尾随等等。

    片刻后,严复说道:"严某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暂时,您不需要做任何事,尽量少与人联络,到时候,学生会来联系您的。"

    随后,谭嗣同便躬身要离去,临别赠诗云:

    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

    落日下平地,萧萧人影长。

    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

    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

    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

    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

    谭嗣同栏杆拍遍,拂袖而去。只剩下严复呆立原地,惘然若失,思念自己和国家的前途,渺渺未卜,不禁长叹一声:"不知今日之宇内,会是谁家之天下?"

    "试看今日之宇内,竟是谁家之天下!"袁世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站在"慕华馆"的大门前,望着远方的汉城,禁不住豪情满怀。

    也难怪,他从去年的四月份来到朝鲜,整整一年以来,中国已经完完全全掌控了朝鲜,控制之严,远甚于普通意义上的属国。尤其是义京铁路,已经全面开工,铁轨也已经铺到了宣川,预估几个月后,就能到达北方重镇平壤,至于汉城,那要等到明年年底了。

    而袁世凯通过事大党影响着朝鲜的内政外交,已经是事实上的"影子国王",要知道他现在可只有二十五岁啊,如此年轻,能叱咤风云,威风八面,号令百官,莫敢不从,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不过让他忧虑的是,虽然闵妃集团里也有一些事大党成员,但显然高宗和闵妃对于中国的控制,越来越难以忍受了,尤其是义京铁路的修建,这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但袁世凯已经放出话来了,"大院君对义京铁路持赞成态度",这让高宗和闵妃既愤怒又无奈。因此其立场已经倒向开化党,及其背后的日本了。

    5月11日,高宗亲自下旨,由日本训练的新式部队"训练队"正式成立,总人数将近一千人,其核心是那一百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军校生,教官则是日本楠濑幸彦少佐和矶林真三大尉。这支部队也成为了开化党手里最重要的力量,与由中国训练的两千新军,隐约形成了对峙。但高宗和闵妃明显更重视"训练队",高宗本人甚至还在成立之日,前去检阅部队,亲疏远近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另一方面,开化党成员也纷纷担任要职,势力明显壮大,渐渐能与事大党相抗了。这些人已经开始密谋如何赶走了中国势力,实现朝鲜独立了。其中朴泳孝还制作了一面国旗"太极旗",得到了高宗的赞许。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袁世凯与高宗、闵妃,以及开化党等人终于发生了一次正面的冲突。

    5月28日,汉城钟路广通桥药局店主崔宅英,在店里被人枪杀。第二天,由开化党组织创办,并得到日本人支持的<汉城旬报>,立刻大肆诬陷中国,以“华兵犯罪”为题进行报道,企图在朝鲜民间散步反华情绪,而执笔者正是日本编辑井上角五郎。

    袁世凯获悉此事,立刻向高宗和闵妃施压,称这个报道"捕风捉影,毫无真凭实据,完全是居心叵测",要求惩办相关人员。但高宗支支吾吾,称报社是"无心之失,自知谬误,引过深悔,更无可追核之理",企图敷衍了事。

    袁世凯不肯罢休,一边继续施压,一边派陈树棠前往督促朝鲜巡检破案,并且很快就在5月31日,将真凶朝鲜人崔成均捉拿归案了。

    面对确凿的证据,为了平息事态,高宗不得不将负责报刊的博文局主事,开化党成员俞吉濬撤职,同时也驱逐了编辑井上角五郎,并在6月2日的<汉城旬报>的头版,刊登启事,对之前未经核心所做出的错误报道,进行反省和道歉。而且规定,以后任何新闻报道须经中方人员审核批准后,才能刊印发行。

    此事迅速传回了日本国内,立刻又引起了一阵喧嚣,纷纷指责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坐视井上角五郎被驱逐,却无所作为,实为帝国之羞。

    随后,日本政府撤换了花房义质,由对华强硬派竹添进一郎担任驻朝公使。

    眼看中国对朝鲜的政治控制如此严密,连报纸上的新闻都要被审查了,让日本人嫉恨交加,尤其让那些军国主义分子再也难以忍耐。

    曾经因为路线之争,而被排挤出军队的陆军中将三浦梧楼,一直在集结各个激进团体,比如:玄洋社、紫冥会、国权党等,并进行整合,准备组织一支侵略朝鲜的先遣队。此时便趁机直接出面,于6月11日开始,率领大批日本浪人,以商人、记者、医师等名义,陆续登陆釜山。

    其中主要成员有平冈浩太郎、头山满,铃木力、内田良平、太原义纲、铃木天眼、大崎正吉,时泽佑一、日下寅吉、武田范之、大久保肇、田中侍郎、白水健吉、吉仓汪圣、千叶久之助、井上藤三郎、西肋荣助等,都是日本国内赫赫有名的"侠士"。

    同时在汉城的"山紫水明阁",成立了大崎正吉事务所,以法律工作为掩护,和<汉城旬报>一样,成为秘密的准军事机构。

    三浦梧楼还与竹添进一郎、开化党等不断联系,密谋着如何夺权。

    一时间朝鲜半岛已经是山雨欲来,阴云密布了。

    这个时候,还有一人,同样一脸愁云阴霾,正是暹罗国王,拉玛五世朱拉隆功。

    中国新任驻暹罗公使唐景菘,已经正式发出外交照会,要求暹罗"交还"上寮剩余三邦,以及中寮的川圹邦和首府万象。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没想到中国的要求来的如此之快之坚决,几乎毫无商量的余地,让朱拉隆功恨气填胸,他咬牙切齿的把水杯往地上一摔,"砰"的一声,碎片四溅。

    "中国人得寸进尺,欺人太甚,跟他们拚了!"Z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