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49:41
字数:554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16日,丁云桐接到朝鲜方面的报告,知道汉城大局已定,而且江华湾已经发现日军,事情紧急,必须争分夺秒了。

    他要求袁世凯坚守汉城,等待援军来到,同时发电命令驻扎在义州郡的苏元春旅,立刻全速赶往汉城!而驻扎在安东的两个师也开始横渡鸭绿江!

    万里之外的东京,日本大本营却正处在疑惑当中,从13日开始,中国巡航琉球海域的舰艇编队,突然消失了,连着几天都不见踪影,这让蠢蠢欲动的日本海军失去了目标,开战之前就突袭中方的计划破产了。

    而在朝鲜半岛,原先的谋略也没有获得成功,虽然杀掉了闵妃,但高宗并没有控制到手中,至于新建立的政府更完全成了中国的傀儡,整个社会舆论也罢,民心也罢,也彻底倒向了中国。

    事已至此,已经别无退路了,在16日晚的御前会议上,众大臣纷纷要求立刻与中国开战,延迟片刻都将对帝国不利,明治天皇良久不语后,才轻声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奈何平地起风波。"随后便起身离席而去,让众大臣面面相觑。

    明治天皇就用这种日本特有的"腹语暗示",宣布了对中国的开战决定。

    随后大本营下达了"海陆并进"命令,陆军方面要高岛旅团在登陆之后,立刻挺进汉城,一旦遇到中国军队,马上发起进攻,并做好准备向全世界宣布,是中国人首先发起进攻。同时第六师团开始在长崎集结,将尽快出发前往朝鲜。

    海军方面,之前由于在华的情报网突然遭到破坏,而新的情报网还来不及建立,一时间中国方面的军事情报非常缺乏,更加无法探知中国海军的动向,只能依靠军队自己了。因此命令常备舰队前往黄海,搜索中国舰队寻求决战。

    1883年9月17日的黎明,阳光照射在亚洲的东北部,虽然还没有公开的宣战,但无数个地方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战争准备。

    在长崎,大量的日军士兵、马匹、辎重正在络绎不绝地装船;

    在长崎北面的佐世保军港,日本主力舰队正在生火起锚,准备出海;

    在朝鲜南部的群山湾,由于海边遍布浅滩,大批日军士兵背着装备,从运输船出发,坐着小艇,正陆陆续续地登上海滩。

    在北边的平泽城,之前三浦梧楼已经带着平冈浩太郎和头山满等数十名浪人,赶跑了当地的官吏,堂而皇之地霸占了县衙。此时,竹添进一郎正拍着胸脯向金玉均等人保证,只要南来的日军一到汉城,便能重建开化党政府。金玉均对此感动落泪。

    再往北方,在袁世凯的指示下,事大党政府动员了数万民工,在汉城以南的汉江边修筑防御工事。汉城的地势北高南低,北面的北汉山、道峰山,南面的汉江,都是汉城天然的防御屏障。

    袁世凯和吴兆有等人,都经历过越南战场上的残酷实战,深知这个时代火力至上,单靠勇猛远远不够,拥有坚固的工事,不但能重重杀伤对手,还能有效保全自己。

    因此袁世凯亲自视察防御工事,还在一些重点地段布置雷区,地雷都是事先从国内运来的,包括威力巨大的跳雷。为中国地雷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丁守存,毕竟年事已高,积劳成疾,年初已经去世,但他的技术已经传授了下来,而且随着工业化的展开而被发扬光大,地雷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提高。

    另外,根据地方上的报告,从汉城逃出的政变残余势力,正在平泽城作威作福。袁世凯知道闵泳翊因为闵族人被杀,恨开化党入骨,便派出由闵泳翊指挥的新军左营500人,前去讨伐。

    朝鲜新军的装备其实都是中国近卫军退役下来的武器,施耐德步枪和格鲁森轻炮。为了增强其火力,袁世凯还特地给这个营配备了一架哈乞开司机关炮。

    再往北跨过朝鲜半岛,在义州郡新落成的火车站,苏元春旅经过一整夜的忙碌,人员和装备都已经装进了车厢,很快就会坐火车南下了。随行的还有大院君,他是被接回汉城重掌朝政的,他亲眼看见中国军队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枪炮威武,甚至还有很多连他也是第一次看见的机关炮。而且部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如此繁忙的同时又鸦雀无声。

    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死心塌地地站在中国一边,原先被中国软禁而产生的怨气也马上烟消云散了。

    再往北就是鸭绿江,在熹微的晨光中,战旗被江边旷野的大风,吹得猎猎招展,这是一面红龙旗,白色旗帜上一条张牙舞爪的红龙,龙嘴里含着一颗红星,龙下面还写着四个大字"中华帝国"。

    从改国号开始,中国的国旗就从黄龙旗改成了红龙旗,官方的解释是"龙身上的红色,是战争英烈们用鲜血染红的",龙代表人民,因为中国人都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同时也代表了近卫军;红星则既代表皇帝,又代表国家,表明了"朕即国家"的意思。整个旗帜的含义就是,人民和近卫军,将共同保卫国家和皇帝。

    近卫军的第七师和第九师正在横渡鸭绿江,部队通过用木桩搭建的便桥,形成一条蜿蜒的巨龙。中国原先准备在鸭绿江上修建铁路桥,但这样的工程费时费力,现在战争要爆发了,所以只好先作罢。

    清爽的晨风中,士兵们都带着莫名的兴奋,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新兵,来自贫困的农村,经历过严格残酷的训练,他们渴望着战争,渴望着立功,只要立了功,一家人的人生就会彻底改变,人生的前途就靠这样的战争了。

    此时,在北京的皇宫中,丁云桐同样渴望着战争,他给袁世凯发去电报,要求一旦发现日本军队靠近汉城地区,马上就开枪放炮,不必再向中央请示了!

    18日下午,经过两天两夜的努力,日本陆军先遣支队,高岛鞆之助旅团终于在群山湾登陆完毕。

    竹添进一郎派来的使馆书记官藤泽一郎,将汉城和平泽的情况做了介绍,强烈建议大军速速赶到平泽。

    但从群山至平泽还有100多公里的距离,日军步兵的平均行军速度是每天24公里,如果强行军的话,能达到将近40公里,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三天的路程。

    高岛鞆之助觉得这样有些太慢了,经过与旅团参谋秋山好古大佐商议,决定由秋山好古率领仅有的一个骑兵大队600多人,以最快速度前往平泽,控制局面并了解中国军队情况。其余部队以正常速度挺进,这样不至于过于疲惫。

    高岛鞆之助觉得,打好与中国军队的第一仗,对士气的影响很大,因此宁可谨慎一些。

    而在北面,袁世凯派出的闵泳翊新军左营,已经接近了平泽。Z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