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50:37
字数:682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日〗本人的进攻开始了。

    〖日〗本民族有一个特性,在战略上容易丧失理智,一意孤行,最后走上不归路。但在战术上,却是世界一流的水平,每一个细节都会做得非常到位,每一个步骤都会详细考虑,计划周密,动作细腻。

    在进攻前的这两天,日军工兵穿着白色的伪装服,在雪地上匍匐前进,小心翼翼地排除着栗子园镇周围的雷区。因为怕担心起出地雷,会引起〖中〗国人的怀疑,因此〖日〗本工兵只是去掉了地雷的引信,却把已经挖出的地雷放了回去,不知不觉中已经清理出大片空地。而这种做法也确实迷惑了〖中〗国的巡逻队。

    其次在进攻准备上,日军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定,比如为了实现突然性,日军违反常规做法,不进行任何炮火准备,让步兵直接发起冲锋。

    而且不吹军号,不喊口号,所有人不开枪,静悄悄地前进。

    冲锋部队一律身穿白色风衣,白色风貌,甚至脸上也蒙白布,最大限度利用雪地的掩护。

    在进攻时机的选择,同样别出心裁,一般情况下,最好的袭击时间是晚上,准确的说,是半夜到凌晨这段时,因为这段时间人最累,最困,最松弛。

    但山县有朋却反其道而行,他认为正因为偷袭大多在晚上,敌人在晚上的警惕性反而更高。而经过一整夜之后,在清晨太阳出来时,守军就会相对松懈,机会可能更好。

    2月1日清晨,太阳雪飞舞,渐欲迷人眼。

    日军步兵踏着茫茫的雪原,漫山遍野,悄无声息地冲了上来。为了保持安静,日军士兵们甚至都撕下布条裹住鞋子,以减轻踏雪的足音。

    这个时候的栗子园镇里,大部分的近卫军官兵刚起床,正在洗漱和吃早点,外围的哨兵经过半夜至凌晨的盯守,这时候都松懈了下来,等着早上的换班,有一些还忍不住打起了瞌睡。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有着安全的心态,觉得战场是在前面的虎山,而这里四周又都是雷区包围着,想不到会有敌人过来偷袭。

    但是最麻痹的时候,就是危险来临的时候,上午七点左右,在镇子外头东面突然响起了一声枪响,紧接着四周都有零星的枪声响起,马上就是一阵炒豆般爆响,枪声震天,随后喊声也起来了“板载!”“板载!”不绝于耳。

    大家这时才意识到是敌人打过来了!

    此时日军已经成功地推进到了镇子外围,一部分甚至已经跳过了胸墙,近卫军士兵丢下饭碗,与敌人展开了近战。

    吴长庆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松懈大意,敌人竟然无声无息地攻到鼻子底下。他努力调动部队进行防御,刘永福和徐占彪分别率领一些人进行反突击。

    但是敌我双方距离太近,近卫军的火力优势得不到发挥,而日军三个师团的数量优势却充分体现了出来,潮水般不断涌入镇子,打退一批冲进来一批,越打越多,到了中午的时候,日军已经攻占了半个镇子,双方在各个街道、房屋、牌楼、拐角进行着激烈的巷战。

    吴长庆分别给虎山和九连城打了野战电话,请求支援,却发现两地也都在激战之中,情势危急,他不得不做出痛苦抉择。

    根据丁云桐的战术原则,近卫军需发挥火力与敌周旋,在火力无法发挥的条件下,除非没有后退余地,应该以保存有生力量为念。目前的情况是,双方形成了近身肉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违背战术原则的,吴长庆决定暂退。

    由于去九连城的方向已经被日军堵死,近卫军就沿着几条秘密的交通壕,往虎山方向撤退。撤退的过程同样体现了近卫军的高素质,几股后卫部队,交替截击,且战且退,井然有序,不忙不乱。除了重武器来不及带走,基本没有空着手撤退的,连伤员也一个不落带走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日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栗子园,现场留下了四千多具死尸,其中三分之二是〖日〗本士兵。

    与此同时,据守安东的苏元春部,怕后路被断,也放弃了阵地,撤到了九连城。

    这样到了2月1日傍晚,〖中〗国在鸭绿江一线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鸭绿江集团军已经被分割成了虎山和九连城两大块。

    日军则攻占了栗子园和安东,佯攻部队见达到目的,也相继撤回,近卫师团进入安东,与第二师团会合,第一、第四、第五三个师团驻扎栗子园,第三和第六师团集结于安平河口。山县有朋准备休整两天之后,全军合围虎山,困死〖中〗国人。

    刘锦棠深感事态严重,这种状况出乎他的意料。按照正常的情况,近卫军如果严阵以待,日军是无法攻克栗子园的。之前双方的多次交锋已经证明了一点:只要近卫军愿意死守,日军无法攻占〖中〗国的任何阵地,无论是汉城、平壤、平城还是虎山。

    但这一次栗子园是个例外,刘锦棠放了一个整师,居然还失守了,只能说指挥官轻敌是很大的原因,但吴长庆危急之中,还能把部队整建制撤回来,作用也不能全部抹杀。

    仔细一思索,刘锦棠认为要改变战场的被动态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集中所有力量进攻栗子园,把退路打通,让虎山的部队撤回来,然后放弃这一条防线,退往辽阳一带重新组织。

    但这样做,有政治上的障碍。皇帝已经下令,一步也不能后退!如果后退,只怕舆论上很难过关,朝野必然一片骂声,到时候只怕连皇上也会承受压力。

    刘锦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北京打电话。

    事情大出他的意料,皇帝只用了两秒钟,就同意了他的计划,并宣布原来"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立刻撤销,并向他训示:战场出现被动也是正常,因为敌人也很强大。在必要时,撤退和进攻同样重要,但要记住一点,战争的胜利,是不能靠撤退实现的。

    同时皇帝表示,他只需要集中注意力打仗,战场外的事情跟他无关。

    打过电话后,皇帝的理解使刘锦棠深受鼓舞。事不宜迟,他立刻命令九连城内所有部队,第七师、第九师、苏元春旅共28000人,连夜全部出动,向栗子园猛扑!同时电令虎山的第四和第六师,立刻放弃阵地,也马上连夜进攻栗子园。

    刘锦棠要用偷袭对偷袭!〖日〗本人集中优势兵力,利用〖中〗国的松懈突击栗子园,那现在近卫军也要如法炮制,利用〖日〗本计划刚刚得逞的松懈,也集中兵力进行突击,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数万近卫军几乎在半个小时内,就收拾好了行装,丢下一切坛坛罐罐,从九连城鱼贯而出,消失在黑夜中。

    几乎在同时,虎山上的近卫军,包括刚撤过来,气还没喘稳的第四师,也全部动员起来,静悄悄地出发了。血战坚守下来的阵地,很多好兄弟都为此战死,现在就这么白白放弃了,有些士兵还流了眼泪。

    2月1日半夜,栗子园。

    经过一天的战斗,又煎熬着各种痛苦,日军官兵极为疲惫,大多数人不顾天寒地冻,头一沾地就睡着了。但山县有朋却非常谨慎,他下令加派了好几道的警戒线,并命令各个哨卡不得有丝毫懈怠。

    他如此小心是有原因的,在西南战争中,山县有朋手下的部队曾在熊本遭到叛军的偷袭,天皇亲赐的联队旗也被抢走,联队长乃木希典差点为此而自杀,作为政府军的实际最高指挥官,山县有朋对此也深感耻辱,由此他在行军打仗时十分谨慎。

    山县有朋的谨慎得到了回报,凌晨时分,他得到了惊人的报告,从九连城和虎山方向,几乎同时出现大批〖中〗国军队,漫山遍野,攻势极为猛烈,外围防御部队已经快挡不住了!

    〖中〗国人白天才刚放弃,晚上就立刻大举反攻,如此的有弹性,如此的迅速果断,实在令人震惊。山县有朋马上召集各个指挥官商讨,但就在片刻工夫,手下报告,敌人已经攻至外围!

    其实不用报告,他也已经知道,因为镇子外头早已经枪炮声响成一片,敌人攻势之猛烈,有若雷霆万钧,让人生起根本无法抵挡之感。

    山县有朋喃喃自语:“这就是支那的真正实力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