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明 第一章 穿越成了光绪皇帝 第二卷 准备毒杀慈禧 第三章 慈禧死了 第四章 开始掌权 第五章 金融投机 第六章 开始改革 第七章 廷前的辩论 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 第九章 大捞一把 第十章 思考海军舰队 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 第十二章 中俄谈判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第十四章 购买二手军舰 第十五章 两个会议 第十六章 棉麦大借款 第十七章 越南的来信 第十八章 签订中越章程 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 第二十章 备战 第二十一章 军事演习 第二十二章 各项军事准备 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 第二十四章 大战前夕 第二十五章 劫持嗣德帝 第二十六章 纸桥之战 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第二十八章 怀德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怀德保卫战 第三十章 怀德失守 第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第三十二章 马尾海战开始 第三十三章 港内的激战 第三十四章 港口的苦战 第三十五章 炮台保卫战 第三十六章 血战金牌山 第三十七章 屠杀与精神崩溃 第三十八章 赫德出场 第三十九章 孤拔舰队的灭亡 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 第四十一章 血战榄山 第四十二章 反攻榄山 第四十三章 决战即将开始 第四十四章 兵败北宁 第四十五章 台湾的防御 第四十六章 基隆失守 第四十七章 月眉山保卫战 第四十八章 保住了月眉山 第四十九章 山西战役 第五十章 恶战山西 第五十一章 法军攻城 第五十二章 大爆炸 第五十三章 舌战 第五十四章 双方排兵布阵 第五十五章 放弃太原 第五十六章 汪惠的狙击 第五十七章 谅山之战 第五十八章 奇穷河南岸之战 第五十九章 放弃谅山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第六十一章 地雷战 第六十二章 地雷攻防 第六十三章 山头苦战 第六十四章 趟地雷 第六十五章 出卖同盟军 第六十六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六十七章 夜袭炮兵阵地 第六十八章 舆论宣传 第六十九章 准备偷袭 第七十章 欲望与偷袭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第七十二章 活捉了尼格里 第七十三章 死守大青山 第七十四章 法军投降 第七十五章 独裁者的独白 第七十六章 外交谋划 第七十七章 投名状与美色 第七十八章 独裁万万岁 浪子的几句话 第七十九章 曾宝协议 第八十章 独裁准备工作开始 第八十一章 近卫军的建设 第八十二章 使臣与女杀手 第八十三章 工业化与个人崇拜 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第八十六章 大屠杀是正能量 第八十七章 水晶之夜 第八十八章 人民会很乖的 第八十九章 何如璋与袁世凯 第九十章 工业化是要死人的 第九十一章 出使朝鲜 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 第九十三章 日本,动乱,以及犹太人 第九十四章 关于缅甸问题 第九十五章 划分成分与日本间谍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第九十七章 屠杀犹太人的伟大理想 第九十八章 外交战的开始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第一百章 两面开弓 第一百零一章 日本之野望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扩军和火车追尾 第一百零四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第一百零七章 朝鲜乱起 通知并且拜年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日本的战争狂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收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刑伺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近卫军与万言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 第一百二十五章 腰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代号"猎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石十二生肖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围攻 第一百三十章 控制汉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军登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宣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第一百三十五章 秋山好古的雄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城乱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湄公河 第一百三十八章 粮食问题好解决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民如豚犬 第一百四十章 荣成湾海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胜利之后的刺杀! 请假一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一首歌 关于本书,兼回答佐罗塔亚同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放弃汉城 实地考察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弃守万象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击与防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血战 上架感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暹罗宣战 本书要做些修改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干城之死 第一百五十章 城南的血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庐山计划大成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万象之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秋夜私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暗中的谍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戊狗现形 第一百五十六章。惊天的绝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暹罗跪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前的准备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士道是一种愚昧 第一百六十章 把平壤变成西伯利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沉默就是实力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知道错了 第一百六十四掌 山县有朋的新策略 第一百六十五章 突袭与反突袭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吹响反击的号角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肉弹攻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性命相搏 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上大决战要开始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上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伤累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联合舰队溃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本海军的末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日本骚乱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作战军的灭亡 第一百八十章 日军走向地狱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集团的本质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不如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庆祝与谈判 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滨,火的炼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北京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本内战前夕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进攻缅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方,曼德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放眼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黑石会出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被平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达赖集团出逃 今天请假一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俄国突然出手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心与俄国一战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二百章 中国开始备战 第二百零一章 大扩军 净网行动开始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六十一章 鸭绿江!鸭绿江!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作者:东非浪子
更新时间:2024-01-21 18:50:31
字数:623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日军攻占朝鲜平壤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国内,短短几天之内,整个〖日〗本都达到了高潮。

    福泽渝吉在《时事新报》发表社评说:“平壤的夺取,是一次战略的大胜利,意味着韩半岛即将永远成为帝国的新领土。但这还不够,帝国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旅顺口是北支那的香港,〖日〗本应该领有金州、大连、旅顺。”

    1月10日,东京召开第一次庆祝大会,市民在银座、〖日〗本桥、浅草、神田、下谷、山手町等地庆贺胜利。11日举行各界人士代表大会一致赞成进军〖中〗国,坚决拒绝列强的干涉和调停,不占领北京决不罢休。

    在这一片热潮当中,还是有一些人保持着冷静,伊藤博文对西园寺公望说道:“从前线的情况来看,〖中〗国军队并没有战败,只是有预谋的撤退,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中法在越南的战争。〖中〗国人也是这样步步后退,最后一举制胜。”他是〖日〗本人中极少数坚持用“〖中〗国”来称呼,而不是用“支那”。

    西园表示赞同:“虽然我国已经掌握了制海权,不虞后顾之忧。但支那放弃平壤,避免决战,显然是想延长我军补给线,要利用恶劣的气候以及我军艰苦的后勤供应,来与我国进行持久战,以拖垮我国,不能不说这一手段非常的可怕。”

    持有同样看法的,还有陆军参谋长大山岩,他也在大本营会议上陈述了自己的忧虑:“支那军队并没有受到实质打击,而且其退却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破坏了所有能破坏的,分明是实施着焦土政策。这样的决心,这样的果断,实在非常可怕,很类似拿破仑进攻俄国时,俄军统帅库图佐夫所采取的战略。”

    但此时,〖日〗本政府已经没有选择,虽然有很多人瞭解到其中的风险,却没有回头的路了。在朝鲜的每一天,〖日〗本十几万大军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根本没有时间犹豫,只能一往无前打败〖中〗国,迫使〖中〗国求和,没有别的办法。

    〖日〗本大本营已经开始讨论,在用三个军向鸭绿江发起进攻的同时,再从国内调动预备师团,在靠近〖中〗国心脏地区的海岸登陆,与〖中〗国进行决战。

    1月8日,丁云桐给朝鲜前线的将士们发去了一封长长的慰问电,在电文中他完全赞同刘锦棠对日军的分析,指出我军的战术思想要比敌人先进。

    接着热烈赞扬了近卫军官兵的英勇作战,认为他们完美地完成了国家交付的任务: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迟滞敌人的进攻。

    最后一大段电文,是对那些作战有功将士的授勋和奖赏决定,这是丁云桐第一次对部队授予勋章。

    经过军务部的长期筹备,丁云桐最终审定了军功勋章的样式。

    军功勋章一共分成一、二、三等,每一等有四个级别,所以一共是三等十二级。一等功勋章的中间图案为近卫军的红龙军旗,四周有五个大菱角;二等功勋章的中间图案为天安门城楼与刺刀;三等功勋章的中间图案为近卫军军旗、齿轮和麦穗。

    勋章的缓带由白色丝线编织而成,两边为蓝色,以中间的1—3道红杠分别表示一、二、三等,随着级别提高,尺寸也会逐渐增大。

    勋章的材质分别是:第一等为纯金,第二等为纯银,第三等为精铜。

    勋章的授予依据,是结合军队的报告和军统的密报,综合分析而得出。第七和第九师,以及吴兆有部队,一共有数千人获得了等级不同的勋章,事实上只要被确认击毙了敌人,都能得到军功勋章。

    这封电文被公开宣读给近卫军将士听,极大的振奋了官兵们的士气。这也符合丁云桐一向灌输的理念:并不是前进才能立功,只要你服从命令,英勇奋战,完成了任务,即便是后撤也能立功受奖。战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胜败进退都是正常的事情,只要每个人兢兢业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国家就会感谢你,奖励你。

    于是,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场面。撤退中的〖中〗国军队自信满满,他们坐在火车上,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精力旺盛,衣食丰足,轻松地观赏着沿途的风光,谈笑风生,士气高昂。

    而前进中的日军,则士气不振,官兵上下都充满了迷惑情绪。攻占平壤之后,居然毫无战利品,急需的粮食,弹药,衣物,统统一无所获,让所有人都大失所望。

    进军道路困苦不堪,火车铁轨被前面的〖中〗国人走一路炸一路,日军不得不自己跋山涉水,士兵大雪中行军,有的鞋磨破,以至双脚鲜血淋漓。后勤线越拉越长,供应越来越难,有的大队没有冬装,只能穿上白色的夏服裙,在寒风中瑟缩着身子行军。士兵们的伙食也极为艰难,军官们只能用一些梅干来下饭(梅干,也就是“盐渍黄梅”是〖日〗本一种传统的咸菜食品),士兵则只能用冻成冰坨的米饭和配上一点盐来果腹。

    前方的路,笼罩在一片茫茫的雪雾当中,未来充满了不可预测的艰辛,尤其是〖中〗国军队的强悍有力,火力凶猛,进退自如,让那些一直被灌输“支那军队一触即溃,不堪一击”的官兵大有上当之感,一些士兵心里已经产生疑问:“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东亚大陆的暴风雪中受苦受难呢?”

    在鸭绿江北岸,此时已经集结了大批的近卫军部队,包括从奉天前来增援的吴长庆的第四师,马玉昆的第六师,最早从南方撤回休整的苏元春旅,以及刚撤回来的第七师和第九师,吴兆有部队等,之前苏元春部和吴兆有部都遭受过伤亡,整编为一个旅。第七师和第九师也得到了兵员的补充。

    所有的部队整编为鸭绿江集团军,下辖四个师和一个旅,总兵力达到了53000多人,集团军司令由刘锦棠担任。

    丁云桐给出了任务,鸭绿江是最后的防线,决不允许再后退半步!他计划用鸭绿江集团军将敌人挡住,等待日军动用预备役开辟第二战场,那时就是大反击的开始。

    1月19日,经过十多天的艰苦跋涉,日军开始陆续抵达鸭绿江南岸的义州郡。山县有朋在城内设置司令部,由于义州郡同样被破坏殆尽,因此司令部只能设在军用帐篷内。但军用帐篷毕竟数量有限,只能留给军官们,普通的士兵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只能依靠山崖巨石,大树岩洞来遮挡风雪,一群群人挤在一起,勉强抵抗着酷寒,分分秒秒钟都是折磨。

    日军指挥官们登上了义州郡东北小山上的统军亭,观察着周围的山川形势,眺望对岸的〖中〗国军队阵地。

    义州郡的前面就是鸭绿江,对面就是九连城,是〖中〗国军队的指挥中心。九连城的左边是安东城,右边是制高点虎山。

    〖日〗本的间谍和浪人多年以来,已经对鸭绿江进行过详细的侦察,在冬季里,鸭绿江的水量很大,合适的渡口就分别有安东,九甸河口,以及水口镇,其中水口镇是最理想的。

    水口镇的对面是安平河口,江水到了这个地方开始散漫,水深变浅,水流渐缓,很容易徒步过江。从这里到上游,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碧流如箭,湍声如雷,渡船很容易倾覆,自义州郡至海岸,两岸土地淤泥深厚,遍布沼泽,难以行军。

    山县有朋最终决定,在水口镇渡江决战!

    他在统军亭上想象着渡鸭绿江作战的情景,和其他日军将领一样,再次附庸风雅,挥毫书七绝一首以言志:“对峙两军今若何?

    战声恰似迅雷过。

    奉天城外三更雪,百万精兵渡大河。”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