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2:39
字数:782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成片的尸体倒在沿河两岸十数里范围内,原野上、河渠中到处都是。残破的战旗斜插在土里,车辕的碎片满地可见。大部分尸体都被剥落了衣甲,赤裸的躺在地上,只能从少数尸体上依旧残存的碎烂浅黄色布片中分辨出他们绝大多数属于卢龙军。漫天乌鸦时起时落,盘旋在荒野上,将尸体上腐肉一点点叼走的同时,也让酉都弟兄们一个个头皮发麻。

    李诚中带领大伙儿沿着河岸缓缓前行,一股惨烈悲壮的情绪在所有人心中翻腾,大伙儿都被这一幕震慑住了,没有一个人有力气说话。

    前行数里,酉都在河堤上发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坐在堤岸上的尸体堆中,背对着大伙儿,看上去正在啃吃着什么。李诚中打了个手势,大伙儿分散开,向那人悄悄包抄了过去。离得近了,那人警觉过来,赫然起身,手上却握着一块被血浸红了的面饼。

    这幅场景给酉都弟兄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个叫钟四郎的民夫在尸体堆中啃吃带血面饼的故事在李诚中的军中流传极广,最后演化成了钟四郎吃死尸的恐怖传说,此后的十年里甚至能止小儿夜哭。当然,钟四郎并不知道将来的事情,他更不可能知道从此后天下间也会有自己这么一个人物流传于史书中。

    此刻的李诚中确实有些心酸,看着眼前衣裳褴褛的小个子和小个子手上那块血红的面饼,他除了叹息还是叹息。他吩咐赵大递过去一块肉干,小个子钟四郎迟疑着接了过来,又看了看手中的面饼,似乎有些舍不得扔掉。赵大又递过去一块新鲜的面饼,钟四郎才终于将面饼舍弃,开始大口啃肉,大口吃饼。

    钟四郎是随同民夫营辎重队首批启程离开魏州的,当汴军和魏博军追击掩杀的时候,他没有瞎跑乱撞,而是紧紧跟随着卢龙军中军的旗号逃跑。对于卢龙军大队的追击,汴军骑兵很有经验的采取了零敲碎打的战术,他们冲到卢龙军的后队中,每次分割出几百名逃在最后的士卒,然后予以歼灭。等汴军和魏博军大队跟上后,再次追上卢龙军,继续着分割。

    在逃跑的过程中,你不一定要比追兵跑得快,你只需比同伴跑得快就行。钟四郎虽然个子矮小,但跑动起来却极有耐力,他始终跑在卢龙军大队之中,没有落到后面,也因此避免了被屠戮的厄运。可是,躲过了汴军和魏博军的追击却不算完,当钟四郎随卢龙军大队逃至永济渠时,却遇到了半路打劫的强盗。

    强盗名为“成德军”,强盗头的名字叫王镕。成德军原是河北三强镇之一,但很不幸的是,当王镕上位之后,西有河东,南有魏博、宣武,东北有卢龙等强镇对其形成包围和打压,所以这两年一直不太好过。原先成德军是依附河东的,但后来河东军被刘仁恭打败了,所以这两年转而依附卢龙军,唯卢龙军马首是瞻,节度使王镕也一直仰刘仁恭鼻息而存活。此次刘仁恭南征,王镕以各种理由没有随同,刘仁恭也不以为意,以成德军那点兵力,卢龙军真的不放在眼里,刘仁恭甚至觉得这样也挺好,在兼并魏博后就可以不用给王镕分地盘了。

    可如今卢龙军败了,趁人之危的事情在这个年代还确实是一种惯例。于是成德军按惯例出牌,从腹背上给大败的卢龙军狠狠捅了一刀。之前虽然败逃但仍然保持建制的卢龙军中军精锐在这一刀之下彻底的溃散无余,溃兵在成德军的掩杀下被挤到永济渠中,当场死伤无数。

    钟四郎比较机灵,他躲到河堤下,以死尸盖住自己,然后趴在那里没有乱跑,等成德军追着卢龙军去远了,才逃离了这片战场。离开战场后钟四郎去附近的村庄转悠,想找点吃的,可是成德军在杀人劫货方面干得确实漂亮,附近几十里范围内杳无人烟,所有村子都被洗劫得干干净净。钟四郎晃悠了两天一无所获,不得已再次回到这里,想看看能不能找到点东西。可是他仍然大失所望,成德军打扫战场的时候连战死士卒的衣服都扒拉走了,岂会给他留下吃食?最终能找到的也只是几块被血浸透了的面饼。

    以上就是整个事情的经过,李诚中问完后叹了口气,酉都弟兄们则早已气炸了肺。大伙儿咒骂着成德军和节度使王镕,连王镕自己都记不清楚的前代远祖也倒了大霉。周砍刀更是气得跳着脚的骂成德军,最后干脆指着王大郎鼻子道:“你们深州人都是白眼狼!”

    王大郎当场就急了,大怒道:“深州人可不都是成德镇的,某是卢龙镇的!姓周的你可不要血口喷人!”深州东北部连带州城属于卢龙军的地盘,西南部则属于成德军,周砍刀稀里糊涂,对这方面分得不太清楚,此刻气急之下,便不免迁怒于人。

    张兴重是这方面的老行家,皱着眉道:“大帅也是深州人,可不见得就是成德镇的。”

    周砍刀有些明白过来,知道自己理亏了,但他的愤怒没处发泄,面对王大郎的怒目相视,只好当做没看见,只是鼻子里“哼”了一声。

    气愤归气愤,大伙儿也都知道此刻只能口头上发泄发泄而已,至于将来能否报了这个仇,谁心里都没底。

    这一次卢龙军是彻底伤着了元气,数万弟兄战死在南征的路上,也不知还要多少年才能缓过劲来。尤其是大帅衙内军、霸都骑、山后子弟、银葫芦都等多支军队的战殁,让卢龙军精锐几乎损失一空。在知晓大军一些内情的将门世家子弟张兴重看来,卢龙军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上得了阵的军队了,那些传统老牌部队的被消灭,用张兴重的话来说,对卢龙军是一种“伤筋动骨”的惨痛。

    四处搜检了一番后,酉都失望的发现,成德军确实打扫得很干净,地上还剩下的只有破烂。除了军甲衣裳之外,尚能使用的完整刀枪也一点不剩,就连折断的木枪上的铁枪头都取走了,除此之外,连破车上的铁皮和铁钉也居然被撬了下来带走。

    找不到可用之物的酉都重新整队,准备从浅水处跋涉过河。整个搜检过程中钟四郎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上上下下帮忙起来也异常活跃。看着整好队列的酉都要开拔北上,钟四郎在一边嚅嗫的道:“某想......”却还是没能说出口。

    李诚中看出了他的心思,上下打量了一番钟四郎:“想要当兵?”

    钟四郎点了点头:“某当年应募的就是健卒......”

    “那为何入了民夫营?”

    “他们嫌某个头矮小......”钟四郎脸一红,期期艾艾道。

    李诚中点了点头,道:“唔,个头矮小啊......确实是有些......”钟四郎头顶只到李诚中胸口,以李诚中的估量,大概只有一米五十多的样子,在燕赵大地上确实算得很矮了。

    钟四郎听李诚中这么一说,脸上失望之色立显:“某真的想当兵......”他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尽量表白着自己的心愿,但心里其实已经觉得希望不大了。

    李诚中转头望了望张兴重、周砍刀和姜苗:“咱们收人么?”除了伙头以上军官的任免需要上级命令外,在健卒营这种新募的营头里,军官在战时是可以随意招人的,李诚中有这个权力,且他的权威已经初步被酉都全体弟兄认可了。但他目前正式军阶只是陪戎副尉、从九品下,酉都还有张兴重、周砍刀和姜苗三个和他平级的军官,他必须征求这三位的意见。

    姜苗是惯例性的点头,对于李诚中的决定,他一贯赞成。

    张兴重是老行伍出身,他对李诚中道:“可以,但回去后需要向上官报备,否则这位弟兄拿不到军饷的。”

    周砍刀则有些异义:“可以是可以,但这小子......能拿动刀么?”眼神睥睨着钟四郎,略微有些不屑。

    听到周砍刀的质疑,钟四郎有些激动,涨红了脸大声道:“某虽然个头矮小,但一样敢于搏命!”

    李诚中向周砍刀笑了笑:“咱们现在缺人手,不如让他先帮赵大如何?”其实就算李诚中坚持将钟四郎直接收下当兵,周砍刀也是不会反对的,自从帮他报仇之后,李诚中在他心里的分量已经很重了。更何况是安排钟四郎去帮助赵大,严格算来,只能是火头军。李诚中在坚持手下钟四郎的同时,等于变相给了周砍刀一个台阶,这个台阶给得很舒服,充分尊重了周砍刀的意见,周砍刀心里很满意。

    听说李诚中愿意收自己当兵,钟四郎欢喜异常,至于帮助赵大搞搞后勤什么的,他完全不在乎,能够从军当兵的心愿已经达成,他不敢苛求太多,就算是火头军,那也是兵,一样是可以拿军饷、到了危急关头提刀上阵的正兵。

    赵大得了这么一个帮手,自然大为满意,钟四郎也轻车熟路,对后勤事务上手相当的快,他牵引着牛车在前,赵大则舒服的空手跟在了后面。

    见钟四郎在卢龙军大败的情况下还愿意从军,而且表现得如此积极踊跃,李诚中忽然有些内疚,他觉得其实就算满足钟四郎的心愿,让他正式提枪拿刀上阵对敌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于是过去轻声安慰了钟四郎两句:“别以为自己个头矮小就不能当个好兵。”

    钟四郎一愣,眨巴着眼睛,望向李诚中。

    李诚中回头看了看周砍刀,见周砍刀没有注意到自己,就小声道:“打仗不是光靠身体的,关键还得动脑子。”见钟四郎若有所思,便继续道:“你知道西方有个叫拿破仑的吗?”

    钟四郎疑惑的摇摇头。

    李诚中一笑:“那家伙个子跟你一边高,他后来成了元帅,统领大军征服了很多国家!”

    钟四郎听着,眼神中顿时放出了光彩。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