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5:16
字数:706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虞侯司制定的北方指挥部训练计划共有四份,分别为甲计划、乙计划、丙计划和丁计划。

    甲计划是常规条件下的正常训练计划,乙计划以甲计划为蓝本,增加了应对北方契丹人袭扰的内容。丙计划和丁计划是训练计划的延伸,但与训练计划不同,其实质是最终解决燕郡问题的作战部署。

    按照丙计划的内容,当荣哥长老率军抵达燕郡之后,要求北方指挥部立刻东进,大军进驻燕郡接管城池并部署防务;而丁计划的内容更加复杂,对形势的预计和判断也更加严重,即当荣哥长老拒绝总部调令,率军据城顽抗时,北方指挥部应当立即攻下燕郡,其中涉及到一系列作战部署和后勤调动。

    张兴重立刻命令召集紧急军议,在等待各级军官前来的工夫,抓紧时间啃了两口亲兵送来的面饼,杨可世也早已饿得前心贴后背,毫不客气的三两口便将口粮塞入肚子里。两人对计划都了如指掌,这时候也不用再看,只是在帐中叙话。

    “燕郡调过来的那支军队怎么样?”张兴重问。

    杨可世知道自家上官想要了解些什么,当下道:“四百人全部调来了,已经进驻新兵训练大营。某去大营仔细看过,是正经的契丹青壮,没有掺杂老弱,从兵甲装备和士卒身形观之,应当是那支精锐无疑,这一点上没有问题。”

    张兴重点了点头,沉吟道:“这个荣哥就那么老实?他就一点都不担心?”

    杨可世摇摇头:“不太清楚。到某离开柳城之前,一切都很正常。荣哥本人还单人独骑进了城,与李将军和冯长史等人见过面,表现得也很谦逊。但某这边也不太了解具体而微的细节,这件事情由教化司宣教处和本司行人处负责,不是卑职所能参与。”

    张兴重虽然是虞侯司的最高长官,但行人处事务极为敏感,他自己是不太愿意过问的,因此行人处很多机密事情都向李诚中直接禀告,由李诚中本人亲自负责。再加上这段时间他一直忙于在南线和北线指挥大军,所以荣哥的事情具体怎么处理,他也知之不多。

    就在两人说话间,刚刚散去的众军官又重新回到了军帐之中,时长统共不到三通鼓。对此,张兴重表示基本满意。

    和龙山北麓的营州军北方指挥部云集了军中一大批资历深、军功著的重将,以及营州军在正规化建设中冒出来的许多表现出众的新贵,其中有步卒二营指挥使焦成桥、步卒三营指挥使孟徐兴、骑兵营指挥使王义簿、虞侯司后勤处从事、中营后勤都头赵弘德等最早跟随李诚中白手起家的元老,也有新晋虞侯司作战处从事秦月山、教化司军法处从事梁德安、步卒一营教化使李定难、步卒二营教化使朱原宥、步卒三营教化使文嗣朔、骑兵营教化使魏克明等屡立战功而走上高级军职的军中老兵,还有虞侯司作战处押衙杨可世、军令处押衙冯思友,以及各营虞侯等一批新提拔起来的年轻军官。

    在作战部队方面,三个步卒营都是三都兵力,一老带二新,骑兵营则五都齐至,无论步卒还是骑兵,都配战马,可谓兵强马壮,是李诚中手上最具规模和战力的重兵集团。

    按照丙计划,一俟接到荣哥率军抵达柳城的消息之后,北方指挥部所辖北方作战集群应当在五日内抵达燕郡,并在一日内完成对燕郡的彻底占领和防务交接,用枪杆子协助起燕郡官府的设立,让完失明的新任燕郡令身份和地位得到承认和稳固。同时,丙计划还要求,北方指挥部需要以部分军力继续向东,进抵医巫闾山,控制山脉东向的山口通道,为将来开辟辽东战场做好准备。

    张兴重一直就是个冷淡沉稳的性子,话向来不多,给人的印象始终非常严肃,除了王义簿、孟徐兴、焦成桥等几个和他相熟之人敢在私底下跟他开玩笑外,其他军将对这位冷面人物都有些惧怕,尤其是这种军议的场合,更是紧守规矩、肃立不言。

    等诸将到齐,张兴重正了正身子,首先从帅案后起身,他一起身,众将也赶忙从墩子上起来,一个个挺胸站立,目不斜视。只听张兴重道:“李将军令——”众将一凛,按照作训操典同时立正。

    “从即刻起,实施北方指挥部丙字作战计划!——诸位请坐。”张兴重等众将落座,示意身旁的几个虞侯参谋分发作战计划书。参谋们现场将丙字作战计划拆封,按照计划书扉页所标注的部队番号逐一下发,每一份计划针对一支部队,将该支部队在作战期间所要达成的任务和要求列明,主官只需依照计划进行便可。

    自去年冬天在白狼山的时候起,李诚中就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军官加强文字识辨能力的培训和学习,并将军官本人的文化程度作为提拔晋职的重要参考依据,他还要求在处理军务和民事的时候,尽力推广白话文。上有所好,下必风行,这是从古至今都颠扑不破的真理,时至今日,他的努力和坚持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在座的军官基本上都能看得懂这份计划了。

    等众将看完之后,张兴重咳了一声,示意自己要说话了,于是众将连忙将目光转了过来。

    “计划都看完了?按照计划,咱们就要开赴燕郡了。各营各都的任务都在你们的手上,请诸位认真做事、严格照办。燕郡现在是座空城,没有什么战事需要打,但希望各位不要就此松懈下来,依然以新军演练的态度认真对待这次行动,尤其是从和龙山到燕郡的路途很长,行动计划要求五日内抵达,公平而言,这个期限有些缓,在张某的眼里,咱们应当在三日至四日内全军抵达才算是合格。因此,希望每一支部队都将这次长途行军作为重要的演练科目来对待,指挥部将对各部在行进中的表现进行考核。”

    在李诚中的强行灌入之下,营州军对部队荣誉的重视是这个时代天下所有军队都比不上的,听说指挥部要对各部进行考核,军官们都是精神一振。

    只听张兴重又道:“但是之前,需要作一点小的变动,即出发时刻的变动。一直以来,李将军就极为强调部队在应急状态下的作战能力,按照李将军的话来说,这是一支军队百战百胜的重要法宝。从营州军的发展历程来看,咱们一直是在应付各种危机中成长起来而走向壮大的,从榆关防御战开始,到白狼山军寨守卫战,再到白狼山北麓决战,这三次作战都是在突发情况下的被动作战,庆幸的是,我们都赢了,所以才有了营州军的今天,这是我们营州军的传统,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利器。在座的诸位大多经历过这些战事,许多人甚至一场战事不落的参予其中,应当是深有体会的。”

    诸将中的许多人都点了点头。

    “追本溯源,某忽然想起了去年。当时咱们卢龙军进攻魏博,在魏州城下遭遇惨痛失败,某记得正是在全军撤退的那个夜晚,李将军带领某等二十三人连夜行军,保持了建制完整,也保住了老酉都最后的一点底子,如果没有李将军当时镇定自若的指挥,恐怕某和在座的许多弟兄早就战死在了魏州。因此,某想做一些计划上的改动,将全军东进的时刻从明晨提前至今夜,各营各都来一次夜间长距离行军,验证一下各部夜晚行军的能力。”

    在张兴重的临时授意下,北方指挥部所辖各部提前开始执行丙计划。自古以来,夜间长距离行军就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军事任务,尤其是以全军总撤退为假想条件下的夜间行军,对于营州军各部来说,确实是一次考验。

    经过一个时辰的忙碌准备,各部收拾好行装,依照丙计划中的行军顺序依次开拔。行军状态由白天改为夜间,行军环境由平时改为模拟被敌追击,所需要调整的事项会有很多,比如各队要重新调整队形,将能够夜视的士兵排在行进队列的外围;比如全军不允许点燃火把,只能依靠月色和星光辨别方向;比如所有战马马蹄要包裹绵草、口鼻上罩,以防声响过大引起假想“敌军”的注意;比如收缩骑兵侦探的左右范围,以防走失,同时伸长前后侦探距离,为示警留出足够的时间。

    军营辎重等物,则由后勤都负责连夜整理收拾并装车,张兴重给赵宏德的命令是,限两个时辰内起程,跟随大军行进路线前进,一应行军要求比照作战部队。

    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被敌军追击的环境,张兴重分出骑兵营中的两个都,由王义簿统领,模仿敌军,在全军身后尾随追击,出发时间延迟一个时辰,凡是被王义薄率军追上的部队,都列入战损之列,在天明考核时予以扣分。

    夜色正浓,和龙山北麓的营州军北方集群自亥时起,相继投入了茫茫夜色之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