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4:54
字数:760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白狼水由西向东,过柳城,至燕郡折而向南,从这里开始,其下游又被当地称为大凌河。白狼水之南、大凌河之西,是为营州之南,这里大部分地区都是低缓起伏的丘陵矮山,其中横贯五股河与小凌河。在河水的灌溉滋养下,两河河谷地区极易耕作,是一片片肥沃的土地。

    在这个时代,这片土地的所有人丁都几乎聚集在这里,因为没有官府的管理,他们自发形成一个个村落堡寨,在这片河谷地区生存繁衍。这里的居民以汉人为主,是当年大唐安东都护府辖下治民的后裔,其后数十年间,不断有奚人、契丹人、室韦人、靺鞨人因为各种原因来投,他们在融入汉人生活的同时,在接受农耕文明熏陶之余,也带来了游牧和狩猎等各族习俗,这也使得当地百姓民风彪悍,骁勇善战。

    虽然营州南部大部分人丁都在这里,但仍然显得地广人稀,尤其是河谷地区因为人烟稀少,并没有很好的开垦出来,大片大片的沃土空置在那里,没有人去耕作。李诚中和冯道所关注的,就是这片河谷地区的土地和人丁。

    程奢是白狼山下程家村的农户子弟,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来区分,他的家庭成分应该算作富农。因为家境宽裕,程奢小时候跟着附近几个村中唯一的老先生念过几年私塾,算是发过蒙,识得不少字。后来契丹品部向南进犯,程奢便随同村逃入了白狼山中。在冯道的提携下,念过书的程奢担当起了管理仓廪的重任,他在工作中表现优异,被冯道所器重,随即跟随在冯道身边,一边做事一边继续苦读。

    在具有实验性质的第一次营州公务员考试中,程奢又因为发挥较好而被提升为长史府人事科副科长,在没有科长的情况下实际兼领人事公务,紧接着,程奢被委以主持营州南部丁口普查的重任。

    营州南部丁口普查被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以地形地势来划分的。第一阶段主要清查小凌河流域的丁口和村寨数目,并初步估算其田亩数;第二阶段清查小凌河以南、距离柳城更远的五股河流域人口、村寨及田亩数。

    为了做好这次丁口普查,程奢将目前人事科所有五名公务员全部派出,并抽调柳城各处商货客栈的十名账房先生,按照一名公务员带两名账房先生的搭配,组成了五个小组。程奢将小凌河流域分为五段,每组负责一段,同时进行清查。他自己则亲领第一组,负责清查六家屯至羊山寨之间五十余里的河道地区。

    程奢一行五人,除了自己和两名账房先生外,还有两名护军都的士兵随行护卫。从柳城南门而出,经过五十里的草场,远处已见青山在天际勾勒出的线条轮廓,这便是当地称为松岭的山脉。

    再行一个多时辰,便至山脚下,程奢看到东一块西一块的田地。时值盛夏,田垄中麦苗喜人,间或有飞鸟啄食、豚鼠奔走其间,却不见人烟。

    程奢手搭凉棚四处观望,始终没看到农户人家在哪里,便带队往山里继续进发。拐进山梁后,方看到山梁上有一处简易木屋,两个青壮子弟正在屋外往程奢等人处张望。程奢便沿山坡而上,同时向那两名青壮挥手招呼。

    等走得近了,两名青壮看见程奢一行中有兵,转身跑回木屋,一人持木叉,一人握猎弓,再次出来冲程奢喊道:“止步!别过来!”

    程奢停下脚步,笑道:“两位小郎,某等是从柳城来的行商,莫要紧张。”

    那两名青壮中一人问:“即为行商,货物何在?”

    程奢道:“货物都在城内,却不曾带来,此行只想打探打探,看看山里需要什么。对了,某这里随身带有盐,你们可以验验成色,若是需要的话,某下次便多带些来。”

    两名青壮迟疑了一会儿,慢慢靠拢过来,却仍是持枪弯弓,透着戒备的神色。

    程奢让自己这边的两名护军将背上的包袱摘下,取出一个皮袋子,往手掌心里倒出一撮盐沫,伸了过去。两名青壮见果然是白花花的食盐,戒心稍去,上前从程奢掌心里沾了一点送到嘴里,咂巴咂巴,点了点头。

    其中一个撒丫子就向山梁后跑去,另一个道:“几位先到屋中稍歇,二郎去家中唤长者过来,片刻即到。”

    程奢嫌屋中闷热,也不进去,就在屋外寻一处席地而坐。那青壮便去取了瓢水,程奢等人挨个接过木瓢饮了解渴。

    过不多时,山梁后转出几个人来,当中为首之人已经满头花白,却步履如飞,看上去甚是矍铄。那老者来到程奢等人面前,略略打量一二,拱手道:“老汉郭长顺,不知几位上下如何称呼?”

    程奢作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郭长顺点了点头,问:“程商在柳城除了盐以外,都有些什么货物?欲换取什么东西?”

    程奢道:“除了盐以外,还有布帛、农具等等,山里有什么,某就换什么,倒是不必挑剔。”

    郭长顺提出要再看看盐的成色,又尝了尝,叹道:“好盐,只怕某等乡野村夫吃不起这么上等的盐。”

    程奢道:“都是盐城所产,某这里有些门路,郭老无须担忧,某头一次到这里,只想开条商路,当以公道价与贵村。”

    郭长顺点了点头,又问:“程商似是营州本地人?”

    程奢一口地道的营州话,自是瞒不过这郭长顺,因此道:“不错,某是白狼山下程家村的,柳城被李将军收复后,世道太平了许多,便出来走走商路,图个生计。”

    郭长顺便开始向程奢询价,两人一番攀谈之后,定下了交换的比例,或是粮食,或是皮毛,或是野物等等,无论何种,程奢都给出了较低的价格。他并不以牟取商利为主,只是以和郭长顺交好为目的,是以一切都很顺利。

    谈妥之后,程奢见郭长顺眉开眼笑,知道时机已到,便开始打听起附近的情形来。

    “郭老,某适才见山前开垦有田地,却不见人烟,不知是何道理?”

    “那些田地都是某家族人耕种,只因世道不太平,兵荒马乱,所以不敢在山下久居,耕种完后都回山里歇息。”

    “无人精心照料,土地所产岂非不多?”

    “性命攸关,无可奈何,能产多少便是多少罢。”

    “如今李将军已占柳城,营州局势稳定,郭老可以让家人出山了。”

    “某也听说了,但却不知李将军根底,更不知朝廷这次收服营州之后,能够在此地经营多久。不怕程商笑话,某这么一把年岁了,见得也不少,早先咱们这片一直是朝廷的地方,后来被奚人占了,过了十几年,奚人又被契丹人赶跑,这还没过几年呢,朝廷又回来了,你说今后的事情谁说得准?始终是打打杀杀的,也不知究竟哪一天才得太平,咱老百姓只好往山里躲着,再等等看吧。”

    程奢明白了郭长顺的担忧,便将李诚中的官职、经历和对营州未来的规划细细讲述了一番,并向郭长顺解释了长史府关于农户耕作征收税费的治策。程奢最担心的也是关于征收农税的问题,他怕这些居住在河谷里过惯了自耕自收的百姓不愿意负担官府定下的三一制度,是以说的时候尽量耐心详细,并且解释了征收的目的,即备军防边。

    最后,程奢语重心长道:“郭老,莫怪官府征税,为了给百姓们打出一个太太平平、安安稳稳的日子来,官府需要征兵练兵,毕竟咱北边还有契丹人,东边还有靺鞨人,官府只有练出兵来,咱们大伙儿才能安心营生,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郭长顺道:“头年免征,第二年减半,第三年后缴纳三分之一?官府的征税果然如此么?某听说关内比这个高一倍还不止。若是真的如此,那倒是件好事。”

    程奢见郭长顺如此晓事,不禁大喜:“郭老果然明理,既如此,某可代为向官府禀告,将此地纳入治下。”

    却见郭长顺摇了摇头:“官府的征收虽然很好,但奈何现在某族中却不敢擅自答允,某等也做不了主。”

    程奢一怔:“这是为何?”

    郭长顺道:“此地名唤六家屯,郭家只是其一,某等在此耕种渔猎,但也受羊山寨管辖,每年都要定期向羊山寨缴纳收成,算下来一半产出都得送过去。缴纳完羊山寨的征收,便无力负担官府的征税了。不单是六家屯,沿小凌河向下五十里内,石担村、刘家窑、松林口等等各处村子都得向羊山寨缴纳收成,这是定例,更改不得,否则会惹来举族之祸。某等当然愿意向官府纳粮,但羊山寨这边,某等也是无法可施。”

    程奢这才明白了,人家之所以愿意接受官府辖制,敢情是因为官府征税低于那个什么羊山寨。听郭长顺话里的意思,似乎羊山寨俨然便是此处的独立之国。

    想了想,程奢道:“敢问郭老,这羊山寨是个什么内情?”

    郭长顺道:“说来话长,程商若是不嫌弃,便到某家坐坐,天色也不早了,便顺道在郭家歇宿,可好?”

    程奢当然愿意,当下便随郭长顺饶过山梁,下到河谷之中,前往郭家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