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8:00:45
字数:784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两个小小的方阵不知道在寒风中等待了多少时刻,剩下的十来人才稀稀拉拉的陆续赶到。刚刚赶到的李继韬和周盛茂等人见到挺立在寒风中的方阵,也知道似乎有些不妙,愣愣的站在校场边上左看右看。

    杜教官冲右队队官说了声:“让你的学员归队。”右队队官跑过来,招呼李继韬、周盛茂等加入右队队列,依序站好。

    竟然没有惩罚?!李存勖一时间有些意外,还没想好这个问题,李继唁已经忍不住了:“怎么回事?点卯不到居然没事?这是什么军法?”

    李继唁的声音不算很大,但也不算小,立时被前面的教官听见。两个教官都望了过来,杜教官上前一步,问:“谁在队列中说话?”

    李继唁犹豫片刻,站出来道:“是某!”他正要张口询问,却被杜教官呵斥了一句“回到你的位置!”

    李继唁一句话没说出来,又硬生生被憋了回去,只得后退半步,回到队列中。

    杜教官道:“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但是要喊‘报告’!”

    李继唁连忙道:“报告!”

    “大声点!”

    “报告——!”

    “学员八五二,出列!”

    李继唁心头恚怒,老子刚才出来说话,你不让老子说,非让老子退回去,老子刚退回去,你又让老子出列,这不是耍人玩么!

    杜教官道:“说吧。”

    李继唁强自按下心中不快,他也顾不得那几个晚到者中还有来自凤翔的了,梗着一口气问道:“点卯不到,为何不行军法?”

    一句话把十来个人全部得罪,李继韬和周盛茂等人勃然大怒,恶狠狠的望着李继唁。

    只听杜教官道:“法不示于人而施行,是为非法。你们昨日刚入军校,虽然诵读过诫律,但那是条令通则,而非实施细则,所以不能苛责。待七日后诵背军令完毕,则行事必须依照条令,否则就要严惩,明白了么?”

    李继唁不服,抗声道:“既如此,为何让某等全数在此等候?”

    杜教官一笑,向右队学员队官道:“学员罗源安,你来向他解释。”

    罗源安出列,并步右转,向李继唁大声道:“军队是一个团体,吾等并为袍泽,故生死与共、患难相随,袍泽之过则吾之过,袍泽之功为吾之功!”

    杜教官点点头,问李继唁:“听明白了?”

    李继唁明白了,这就是连坐法呗,于是分辩道:“既如此,则是否七日之内,若有人应卯晚到,余者皆要相陪?”

    杜教官点头:“不错,有一人晚到,全员相陪,直到七日明法之后,此为应卯。训练中若有人操演错误,同伙之人皆随,却不分时限。”

    李继唁前半句听明白了,后半句稀里糊涂,但他一时不知该问什么,只好点头示意懂了。于是杜教官让他归队了事。

    李继韬等十余名晚到者此刻方知出了什么事情,各自惭愧不已。

    只听杜教官道:“全体学员听令,今日晨操开始,各队队官带领,跑步二十圈!”

    李继唁在队列中又折腾起来,不过这次他学了乖,照着规矩喊道:“报告!”

    “学员八五二,出列!讲。”

    “某等几人之前已经跑过,为何还要再跑?”

    “尔等位列先登,攻于前、守于后,军务重于他人,自然要求严于他人。这是先登的荣耀,难道你不知道么?”杜教官忽然幽默了一把,队列中不少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为何成为‘先登’,李继唁比谁都清楚,只得暗自咒骂了句“娘咧”,跟着队列再次跑圈。

    二十圈下来,铁打的汉子也会累,更何况之前还加跑了十圈!李存勖等人此刻已经气喘嘘嘘,各自寻了棵树干,叉着腰靠在树干边吐酸水。

    跑完圈后,在校场上休息了一刻时,杜教官发出了整队的口令,左右两队队官召集各自队中的学员重新整队,然后开向校场外的厨堂。

    饿得头晕眼花的李存勖还没到厨堂门口便闻见了香喷喷的炊饼味,立时食指大动。不过很可惜,李存勖没能立刻吃到早饭,左右两队学员来到厨堂门口后,在各自队官的带领下,开始餐前“运动”。

    什么是餐前“运动”?凡是卢龙军中的军官士兵都知道,这项“运动”就是唱军歌!不唱到你两眼冒蓝光,绝对不要想进入厨堂半步!

    也不知左队唱的是什么,李存勖只觉得词谱粗俗、直白,除了朗朗上口外,竟一无是处。左队开唱没几句,右队也在队官罗源安的率领下开始齐唱,李存勖只听清楚第一行词是什么“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后面就听不清了——左队干扰太重!

    罗源安似乎很不满意本队的歌唱,疯狂的卖着力气在前面指挥,双手不停的在脸前比划挥舞,李存勖觉得他跟疯子也没什么区别。

    也不知跟着哼哼唧唧了多少回,杜教官就是不让大伙儿吃饭。不仅不让大伙儿吃饭,杜教官还不停的在两队学员之前挑唆,这种挑唆甚至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左队唱得不错!大声些,整齐些!......你们都是娘儿们么?还不如右队呢,右队可有十多个新兵蛋子!”

    “很好,这还像个当兵的......右队的学员,你们会不会唱?怎么跟蚊子哼哼一般?看人家左队,看人家这精气神......你们就这么认怂了?你们就那么没卵子?拿出力气来!”

    “怎么唱的你们这是?吼出来!吼!......”

    李存勖心里那叫一个恨,要不是饿得实在不行,早就破口大骂了。唱曲子竟然让人吼出来?真够扯淡的,这你娘是唱曲么?他越看杜教官越不顺眼,见杜教官在两队之间来回挑事儿,恨不得冲上去找块石头拍在杜教官脸上。

    左右两队比拚了半天,人都唱歇菜了,杜教官才意犹未尽的宣布比赛结果。右队有十七人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卢龙军事训练体制的新人,歌都不会唱,只能跟着哼哼,自然是比不过左队的,于是右队只能红着眼睛看左队先入厨堂,自己仍然在门口等候,一边等候一边继续唱歌。

    好不容把肚子填饱,罗队官就召集队员赶回营舍区——时辰不多了,要抓紧时间整理内务。

    范阳军校是在卢氏场村的基础上整修出来的,房舍足够,因此住得也要宽裕许多,两人一间屋子,比白狼山军校的四人一间要宽裕一倍。但住得虽然宽裕,要求却并没有降低半分。打水洗脸,用马鬃编织的牙刷蘸青盐漱口,整理炕铺,摆放个人用具......

    就这么点破事,罗队官都不放心,非要跑到各个“新兵蛋子”的房舍中指手画脚一番:麻布要悬挂整齐、床铺要梳理平整、牙刷头摆放时要冲外、刀和弓要悬挂在墙上,头部还斜斜指向地面上那个早已做好的白点标记......

    李存勖已经无语了,他只能如同泥塑木偶一般任凭罗队官指指点点,直到合乎“范例”。

    等布置妥当之后,李存勖就想往炕上一趴,结果却没趴下去,被罗队官直接拽住了:“不到午时不许上炕,免得弄皱了铺盖。教官会随时抽查的,记住了,累了就坐木凳上,千万别上炕!若是被抓住,就会扣咱们队一朵小红花......”

    “啥?红花?”

    “回头你就懂了......某要去李继韬他们那屋了,一会儿听到号角声,就赶紧去校场列队,记住了!”罗源安说完就匆匆离去了,只留下一脑门子雾水的李存勖和李继唁。

    李存勖和李继唁分在一间房舍,共用一张热炕。热炕在河东、关内一带又称“火火头”,李存勖和李继唁自小都是睡过“火火头”的,直到随军后才离开了这种床榻。他们虽然睡过,但却不知道这玩意儿怎么烧,没想到来到范阳后,首先要学的就是烧炕。于是两人合伙到范阳军校的仓廪处领取了一车焦炭——这是两人一月的用量,若是一不留神用光了,两人就只能睡冷灶了。

    等粗粗学会烧炕后没多久,牛角声再起,俩人匆匆赶往校场,这次却没人晚到。李存勖不由暗地里惊诧:“这帮兔崽子一次就学乖了?”

    巳时(上午九点)已至,今日上午的训练课才算真正开始,训练的内容就是队列。

    队列这个东西,相当枯燥乏味,无非就是左右前后、齐步正步这几个简单动作。但如果把这几个简单动作进行拆借,分开来一个一个练,那可是真要让人崩溃的。

    范阳军校新八期学员大部分都是卢龙军各部的基层军官,之前便至少经受过两次正规训练,一次是征募从军时的新兵训练,一次是由大头兵晋升伙长的白狼山军校初级军官培训。能够通过这两次训练,这些军官们已经适应了这种队列训练,更何况平时在军中还要经常加练。

    可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队列训练,放到十七个“新兵蛋子”头上就真心不易了。范阳军校是高级军官培训场所,课程更注重于指挥军队和操演士兵,所以队列训练的进度非常快,新兵训练时要持续进行三个月的队列到了这里被压缩为一个月,而且每天只有上午一个半时辰,这让从头学起的李存勖等“新兵蛋子”情何以堪?于是“新兵蛋子”们开始了水深火热的军校生活。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