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7:02
字数:775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几个人又商议了一番攻打库莫奚和西契丹的事情,阿保机向阿平道:“阿平兄弟,这次我打听到了李诚中和乌隗部在鹿鸣洼一战的细节。”

    阿平顿时来了精神,凝目望向阿保机。

    “可能让阿平兄弟失望了,这一仗看不出什么来。乌隗部的乞活买带兵从怀远军城出发,奔袭在和龙山北麓练兵的营州军,夜宿于鹿鸣洼。很巧和的是,营州军当晚夜间行军——据说也是练兵,正好经过鹿鸣洼,于是向乞活买发动了夜袭。乌隗部全军大乱,顷刻间战败。不过乞活买倒也不算一无所得,营州军的很多统兵将官也经受了重大损失,非死即伤。以我的观点来看,这就是一次夜间遭遇战,巧合而已,只不过营州军比较运气,他们的准备时间更充裕。”

    阿平皱眉倾听,略略有些失望。

    阿保机又道:“乌隗部战败后,李诚中在怀远军城搞了一个虞侯联席本部,类似于咱们的部族联盟长老大会,迭剌部的安端全、蒲敌臣和乌隗部的乞活买都分得了一个长老席位,恩,他们叫虞侯席位,其实都一样。后来李诚中东征获胜,把渤海国也拉进了这个长老大会,给了他们三个席位,因此,这个虞侯联席本部,其实相当于三方会盟,以营州为盟主。”

    阿平忽道:“我也听说李诚中东征大胜,只是不知道怎么打的。”他关心的仍然是营州军的作战方式和战斗力。

    阿保机道:“在渤海打了两次,一次于西京城下,一次于上京城下。据扶余城传回来的可靠消息,这两次作战的主力都不是营州军。营州军此次东征共出动两千八百人,本部营州兵一千八百人,乌隗部战士一千人。西京城下也是打了渤海国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渤海招讨军正在攻城,李诚中以乌隗部战士为主力发动冲锋,一战破敌......”

    曷鲁撇撇嘴道:“打起来还是得靠咱们契丹战士,渤海那些烂兵我也听说过,咱们一个打他们十个,绝无问题!”

    阿保机续道:“上京城下一战,李诚中连乌隗部战士也没有动用,全靠渤海各方勤王兵打仗。”

    曷鲁继续撇嘴:“这厮没打过硬仗,到处捡便宜,听说品部图利战败那次,就是败在了一箭之下,射箭的还是咱们契丹人,就是突举部的解里,这个解里以前就有些武勇之名,没想到降了李诚中。”

    阿平喃喃道:“白狼山与品部决战、鹿鸣洼与乌隗部决战、西京城下和上京城下的两次大战都没什么出彩之处......都是靠运气?可是怎么就都胜了呢?”

    阿钵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厮当真好命!”

    曷鲁点头赞同:“邪,真邪啊!”

    帐内一时默然无语。寂静了片刻,阿保机道:“你们都知道,咱们和卢龙山北行营去年达成过和议,但如今山北行营裁撤,听说刘仁恭已经身陷南方的泥潭之中不得脱身,所以把北方边墙防务都交给了李诚中,当然,这也是姓刘的无奈下的追认,朝廷授予李诚中的权力中就有‘都督关外诸军事”之责。好了,现在的关键是,滑哥他们已经和李诚中相互勾结在了一处,如果我们动了滑哥,必定会给李诚中一个横加干涉的借口,所以我们要做好和李诚中作战的准备。”

    阿平又问:“李诚中手上到底有多少兵?”

    阿保机道:“营州军的战兵编制为五个营头,每营五都,与别处唐军不同,这五个营头都是满额,没有吃空饷的,所以战兵共计两千五百人,这是李诚中手中的嫡系主力。另外,还有一支数目更为庞大的怀约联军,其中乌隗部战士一千、渤海兵三千、新罗兵一千。剩下的则是少数辅兵,类似于中原内地各城中的捕役。”

    曷鲁哼了一声,道:“听着吓唬人,五千!什么乱七八糟的烂兵都有,连新罗兵也来了。也就乌隗部这一千人还算勉强能战。”

    阿钵想了想,忽道:“滑哥答允了李诚中什么好处?不如我去一趟柳城,和李诚中谈谈?”

    阿保机道:“我弄到一份《怀远条约》,仔细看了以后,其实也没什么稀奇,不外乎互市、互设官衙、军事共进退三款......嗯,还有一个承认大唐宗主之位,这也没什么,大唐向为正朔,咱们也从来没有不认过,无外乎朝贡罢了。”

    阿钵问:“军事共进退?怎么说?”

    阿保机解释:“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在一方需要的时候,可以向怀约虞候联席本部乞兵。我估计这是滑哥他们提出来的。”

    阿钵道:“如此说来,和我去年在蓟州提出的议和条款也没什么区别,为何李诚中当时不允,今时反而允了滑哥他们?”

    阿平忽然在一旁冷冷道:“城下之盟,怎可能如此轻松?用兵打出来的和议,向无公平之说,此中必有隐情。”

    阿保机望着阿平,赞许道:“阿平兄弟所言不差。听说在条约之外,滑哥他们出了大手笔,赔付了李诚中很多财物和牛羊。另外,关键之处在于这个怀约虞候联席本部。李诚中东征回来后,渤海人也加入了其中,涉及各方事务,都要拿到这个联席本部中商议。”

    阿钵恍然:“关外草原部族长老制!”

    阿保机点头道:“不错,而且这种部族长老制非比寻常,有军队为背后支撑,议事商议出来的结果是有效力的,谁若不听从,就出动军队强行实施。我仔细考虑过,李诚中的目的是要草原各方维持现状,通过怀约虞候联席本部来控制草原各族,让大伙儿都听他的。所以咱们和滑哥不同,滑哥兄弟愿意加入,他们也只能加入,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小,咱们兄弟是要让契丹人振翅高飞,与李诚中是坐不到一处的。去年有滑哥他们加入了这个联席本部,今年又有渤海人加入,说不定什么时候库莫奚人、室韦人也加入了,到时候都在这个联席本部中,咱们契丹人还怎么崛起?”

    曷鲁大声道:“他想得美,草原上拳头说了算,他想控制各族,先问问我曷鲁答不答允!”

    阿平也点了点头,道:“打了再说。”

    其实阿钵很希望通过商谈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过他此刻已然明白,自己等人与李诚中的立场是截然对立的,从根本上就不存在可谈性,所以只能无奈放弃了这一打算。但是竖立一个敌人,最好也拉拢一个朋友,这个道理阿钵相当明白,所以他问道:“咱们可不可以找找河东的晋王?寻求他的支持?”

    阿保机道:“你和阿平在北方打室韦人的那段时间,我已经派人去过河东,不过那边情形不好,晋王正穷于应付东平王的进攻,没有余力顾及草原。”

    阿钵叹了口气:“中原也是大乱啊......”

    阿保机最后总结道:“正因为中原大乱,所以咱们才有机会。等大于越故去后,将是咱们振兴契丹的最好时机,契丹人能否成为草原的主人,就看此刻了。想必大伙儿都清楚了,咱们的最大敌人不是滑哥兄弟,他们不配,所以要做好准备,到时一战击败李诚中,则草原可定。在此之前,先将背后的那把刀子拔掉,曷鲁,你没有太多时间,两个月之内,必须消除这一隐患,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要么消灭他们,或是降服他们,亦或是将他们赶得远远的,总之不能在咱们和李诚中决战之时,让库莫奚和阿大何部从背后杀过来。”

    曷鲁重重点头:“啜里只哥哥放心,曷鲁晓得!”

    第二天,曷鲁来到佛堂,向上师善能乞求赐福。

    善能虽然是个山寨货,但努力学习过佛法,也明白佛法的道理,听了曷鲁的乞求后,不禁哑然,好么,你要出兵征战,要去杀人,还来我这里请求给你赐福,真当佛门和你们萨满教是一样的了?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的喃喃诵了一通佛经,号称请了十方降魔力士、大力金刚助阵。

    曷鲁又请善能卜测吉凶,善能哪有这本事,只得故作神秘的摇头不答,无论曷鲁怎么乞求,都摇头不说话。曷鲁无奈,只能郁郁离去,心里一直琢磨:上师为何摇头不说?为何不愿告知我吉凶祸福?为什么似笑非笑?他的眼神为何那般古怪?

    同日,在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盂兰盆节后,李诚中回到柳城,在中南海接见了两个来自绰汗山的客人。

    “绰汗山在哪儿?”李诚中好奇的用小木棍在身后挂于墙上的大地图中戳点着:“跟我说说,大概哪个方位?”

    其中一个接过李诚中递来的木棍,低眉顺眼的先在图上找到了扶余,然后小棍向上一指:“自扶余向北,骑马行七八日即到。”他又很不确定在一片空白之处乱比划了一下:“大概在这里吧。”

    好吧,李诚中其实也明白这么说是很模糊的,这个时代的“向北”有很多种解释,西北、正北、东北,都可以称作“向北”,所以说来说去,他也只能大致知道,这两位室韦人来自北边。

    “听说你们是山北部和乌丸部来的?”

    “是的,都督。我们这次来,是想加入都督的部落联盟。”

    “我的部落联盟?”李诚中顿时一呆。

    “嗯,就是那个都督成立的虞候部落联盟。听说凡是加入都督的部落联盟,各部都可以占据一席长老之位。”两个室韦人很笃定的点点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