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7:07
字数:753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高坡上的游兵虽然没有起到预警的效用,但布置在营地前的鹿角、柴砦、拦索等还是给契丹兵争取到了一点时间。百名奚兵的脚步声、搬挪障碍的动静声,惊醒了沉睡中的契丹兵,有一些契丹兵从营帐中探出头来,一看之后便大呼出声,有几个极为悍勇的连衣裳也顾不得穿,光着膀子、露着粗腿,提刀便迎了出来。

    撒兰纳手起刀落,向最前面的契丹兵砍去,那契丹兵举刀挡住,撒兰纳左手倏忽间探出,握着一柄短剑直接插在契丹兵的胸口,那契丹兵当场倒地身亡。

    撒兰纳的几个亲卫挞马已经涌了上来,以多打少,顷刻间将营地中跳出来接仗的契丹兵杀死。这几个勇悍的契丹兵都是居于小帐中的挞马,也是这座营地的头领,他们一死,便令营地中其他契丹兵当场失去了指挥,不出片刻便即混乱不堪,许多人转身就向后跑。有两个机灵点的,吹响了警示的牛角,“呜”声大起,传向远方。

    奚兵冲入营地乱砍一通,将没来得及逃脱的契丹兵尽数杀死,却也逃了十多人。

    偷袭得手,奚兵也吹起了牛角,招引后方的大队人马支援。李承晚等人也跟随着两百名奚兵赶到了这座刚刚到手的营地。

    撒兰纳指挥着奚兵尽快打扫战场,将刚才搬开的鹿角、柴砦等物转到了外侧正对山口的方向,更有许多奚兵忙着去乱石堆中抱取石块,垒在正面,就着原有的营地栅栏,搭建起一道齐胸高的矮墙,既可抵挡弓箭,也可用来砸人。

    营地中一通忙乱,撒兰纳抽空抱怨了李承晚几句,想让他返回山梁,李承晚笑嘻嘻的婉言谢绝了,和罗源安、秦老根、崔和三人也加入到布置营地守卫的工作中。撒兰纳摇摇头,顾不得多说,只能任由他们留在此处。

    等布置完毕,天光已经大亮,这座契丹前出营地已经彻底落到了奚兵手中,奚兵们摩拳擦掌,兴高采烈,都在热烈谈论着刚才突袭得手的一战,士气十分高昂。又过不片刻,后方送来饭食,于是奚兵们抓紧时间吃饭,好好休整以备即将到来的厮杀。

    撒兰纳一直呆在营地最外围,一边飞快的吃完,一边默默关注着不远处山口外契丹人的主营。

    那十多个契丹兵逃回主营地后,契丹人很快就做出了应对,一百多合马步军提着兵刃来到营地外戒备,很快,他们的甲胄也送了出来,这些步军就在阵前穿戴完毕。过不多久,又是一百多合马步军的弓箭手开出营地,在两侧布防。

    虽然丢了前出营地,契丹人却不急不躁,除了营外的警戒兵力外,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但无论是撒兰纳也好,还是李承晚等人也罢,都知道即将面临的战斗会激烈到什么程度。

    炊烟升起,契丹开始热饭,不久之后,已经能够看到大量的契丹士兵从营帐中出来,到升起炊烟处领取饭食。等他们吃完又歇息了很久,才见到营门再次开启,一队一队契丹士兵涌出营寨。远处契丹人的另一座侧营寨中也开出两百多步军,会合进主营寨前的大队士兵之中。

    忽然一声悠长的牛角号声响起,数十名雄壮的契丹士兵簇拥着几个头领来到大队契丹士兵之前。其中一个稍矮,身材却极为敦实的壮汉大步在契丹本阵前来回踱步,口中不停说着什么。

    撒兰纳向一旁的李承晚道:“这个矬子就是曷鲁,合马步军的头领。”

    李承晚看了看撒兰纳,就见她脸上恨意无穷,目光中如欲喷出火来一般。他心里明白,库莫奚老王吐勒斯的死,就是这个矬子一手造成的,所以撒兰纳才会恨之入骨。

    李承晚又仔细点数一番,确认了合马步军调动的兵力:两百名装备齐整的刀盾手、两百名手持木枪的枪兵、四百名弓手,还有一百多人甲胄齐全,手中握着重斧、铜棍、铁链、长刀等杂七杂八的各色兵刃,看上去相当精悍。引起李承晚注意的还有一百多契丹兵,他们左右手各掌一根短木矛,背后用身子系着同样长短的四五根木矛,这些人列队在弓箭手旁边,都在不停的踮着脚跳动。

    撒兰纳向李承晚解释,这些契丹兵是合马步军中的投掷手,他们臂力都很好,可以将短矛掷出三、四十步远,杀伤力很惊人。她又指着那些手持各种不同兵刃的精悍战士道:“这些是曷鲁手下的挞马,很善于步战......”

    正说着,从山背后又开出来四、五百头缠小辫的士兵,他们手中所掌的兵刃也相当杂乱,却是室韦那礼部的战士。

    加上这些室韦人,聚集到山口处的合马步军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之数!

    曷鲁带着大队合马步军前进到营地外三百步停下,然后向左右吩咐了一声,两队刀盾兵手持长形大盾,掩护着弓箭手从侧翼上前,逼近至营地前一百步。

    撒兰纳尝试着让奚兵发了一次箭矢,都被刀盾兵举盾挡住。片刻之后,契丹刀盾兵发一声喊,大盾向下一立,露出了后面的契丹弓手,那些弓手发出箭矢,两排箭雨自左右两侧向营地猛的飞了过来。

    上百支羽箭在营地中横冲直撞,“嗖嗖”声不绝于耳。挡在第一排的奚兵连忙俯身于矮墙之下,后面的奚兵也纷纷举盾格挡。一片箭矢敲击盾牌的密集响声中,还夹杂着数声惨叫,却是五六名奚兵被空隙中钻来的箭矢射中。

    契丹弓手射罢一轮,撒兰纳招呼了一声,数十名奚兵弓手起身还击,却被早有准备的契丹盾手举盾遮蔽住,没有什么战果。契丹盾手所持大盾为长方型,下有外八字尖角,李承晚参加过东征,知道这是缴获自渤海人的大盾,战阵时搭建起高低两排盾墙,最下一排尖角插入土地以为根基,上面一排的尖角扣在下面一排的上沿以为牢固,两排盾墙搭建起来,有一人多高,足以遮蔽正面和斜上方的箭矢。

    须臾,契丹盾墙忽然扯开,后排弓手又发一轮,如是三次,掩护着上百名室韦那礼部战士冲到营地前。

    契丹弓手停止发箭,奚兵才有机会重新起身,仓促之间,二十多名弓箭娴熟的奚兵向外射了一箭,十多名那礼部战士中箭倒地,后面的大喊着已经冲到了矮墙边上。

    撒兰纳身先士卒,自矮墙下猛然起身,带领奚兵与冲过来的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

    双方隔着一道矮墙,手持各种兵刃相互厮杀,大喊声、呼喝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李承晚所习乃是家传的枪术,最擅骑马厮杀,此刻两军步战,相互间拥挤在一处,他的枪术施展不开,只能操起营州军长枪兵的简单刺杀技能,后退两步,双腿一发力,口中喊“杀”,双手持枪向前,顺着那礼部战士的空隙中猛刺进去。这种刺杀战术在两军阵前最为好用,效果也非常好,李承晚几乎每次发次猛刺都能在对方身上扎出一个血窟窿,他扎进去后,持枪向右旋转,双臂一抖,便将枪头拔出,后退两步,再重复一次,酣战片刻,便已经连杀四人。

    当李承晚将枪头扎进第五个人的肋下时,却被那人的肋骨挡住,连拔三次竟然拔不出来,对面的敌人惨叫连连,抛掉了兵刃,双手抓着李承晚的枪杆死死不放。

    就在这时,旁边一柄横刀向李承晚砍了过来,李承晚被逼得向后一跃,撒手弃枪。手持横刀的敌人趁机跃上矮墙,足尖一点,便向手无寸铁的李承晚凌空扑了过来,李承晚心中一横,下意识中举臂去挡。

    身旁忽然撞过来一面盾牌,将敌人横向撞歪,持盾之人正是崔和。他双手抓着盾牌内侧的提手,整个身子也随之一歪,扑在敌人身上。对手被崔和压在身下,手中的刀也早就脱手,只是以空拳连击崔和肋部,崔和双手持盾死死压在对手胸口上,对击打在自己肋上的拳头不管不顾。

    罗源安在矮墙正面应敌,虽然战况激烈,却并不令这个老兵痞感到紧张,他知道崔和从来没有上过阵,所以一边厮杀一边以眼角余光留意着身边的崔和,看见崔和为了解救李承晚和敌人纠缠在了一处,连忙转身过来,将皮带上的短剑拔出来,瞅准空隙,从那名被崔和压在身下的敌人侧颈处扎了进去。

    一股鲜血从敌人脖颈上飙出,溅得崔和满脸都是。崔和口中“啊啊啊”大叫着,骑在对手身上,持盾拼命向对手头上猛砸,状如疯虎。那名那礼部战士早就已经气绝,被崔和的盾牌砸得脑浆迸裂,崔和仍然毫不停手。

    罗源安一巴掌拍在崔和后脑勺上,叫了声“够了!”

    崔和一呆,这才将盾牌撒手,身子歪到一边,坐在地上连连喘息。

    李承晚拍拍崔和的肩膀,道声“多谢”,又在地上找了根木枪,再次返回矮墙边上。

    罗源安伸手拉起崔和,道:“好样的!跟在某身边,咱们一起杀敌!”

    崔和的眼神逐渐由涣散而重新凝聚,听了罗源安的夸赞,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感到温暖。罗源安虽然没有职务,只是一个士官,论起军中职权比他要差很多,但在白狼山军校第一期培训中,却是他的学员伙长,是他自加入营州军体系之后的带路人,能够得到老伙长的夸奖,崔和由衷的感到高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