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2:42
字数:773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李诚中等人又趴到窗口边往下看,就见王大郎的身影出了后院门,来到中院,隔着墙根蹲了一会儿,然后干脆就踩着一处栏杆翻上了院墙,探着头往里看。见这小子如此大胆,李诚中的心顿时揪了起来。

    王大郎趴在院墙上良久没有动静,李诚中不停的在心里呼喊着让他赶紧下来。等了好一会儿,见王大郎悄然落地,又快速跑了回来,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王大郎一回来,就眉飞色舞道:“伙头,好消息,这些兵是成德军的,他们在河间吃了败仗,这是在往南逃呢!”

    “咱们胜了?”

    “真的?”

    “太好了!我就说嘛,成德军的狗贼若是正面交战怎么可能是咱们的对手!”

    “咱们在河间打胜了的是哪支军马?”

    ......

    一听这个消息,大伙儿立刻围拢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气氛立时显得热络了许多。

    王大郎喝了口水,将偷听来的消息说了一番。原来成德军追杀卢龙军至河间后,在河间城下猛攻三日,却被卢龙守军击败,大军当场崩散,这一拨成德军慌不择路向南逃窜,准备稍事休息后立刻离开。听说后面还有卢龙军在追击,至于卢龙军追到了什么地方,却不得而知,只是看成德军败兵慌慌张张的样子,估计离此不远。关于河间城下究竟是哪支军马打败了成德军,王大郎也只是听败兵偶尔谈到一个“姓刘的”,还有什么“义儿军”。

    听到这两个字眼,张兴重想了想,道:“听说出征前大帅帐下成立过一个新的营头,唤作‘义儿军’,指挥使就是大帅家二郎。莫非就是他?”

    张兴重是熟知卢龙军内情之人,在不知道内情之前,他的推测便被认作了准信。大伙儿都纷纷交口称赞起来,有说“虎父无犬子”的,有说“少年出英雄的”。

    无论卢龙军到底是谁统军打的这一仗,这时候的胜利对于上下一片哀鸿之声的卢龙军来说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就连酉都这么一个逃亡中的小小部队,都立刻亢奋起来。

    张兴重松了口气:“既然是逃兵,咱们可以轻松些了,等他们离开,就可以回河间。”

    姜苗也终于露出了多日不见的笑容:“是啊,可以好好睡一觉了,真好......”

    连日来的逃亡让酉都弟兄们时刻保持着警惕,大伙儿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此刻都露出了喜悦的神情。王大郎和周砍刀一路上因为“深州人事件”而产生的不快,也似乎烟消云散,王大郎还冲周砍刀道:“等某回去猎些野味,周大给大伙儿打打牙祭!”虽说赵大才是酉都的伙夫,但周砍刀的烤肉功夫却是一绝,他听了后也咧着嘴爽快道:“自然是要给大伙儿露一手的!”众人听了,也开始纷纷憧憬起回去后的生活。

    唯有李诚中没参与这种热烈的讨论,却想着什么事情似乎有些出神。他如今已然是酉都的主心骨了,虽说官阶与张兴重、周砍刀和姜苗三人平级,但一路上的表现让大伙儿都习惯了听他的,此刻的沉默自然也引起了大伙儿的注意。

    王大郎打趣道:“伙头在想哪家娘子?如此出神......”惹得大伙儿一阵低笑,此刻虽然在楼上,但离前院的成德军并不远,是以众人仍然克制着没有发出太大声响。

    见大伙儿看着自己,李诚中想了想,终于开口:“呃,如果说,咱们冲下去,会怎么样?大伙儿说说看。”这句话撂出来,立刻让楼上一阵沉默。

    王大郎吃吃道:“伙头,你不是真想冲下去拼命吧?”

    李诚中一笑,缓缓道:“谁说要拼命?”

    王大郎有些不解:“那咱冲下去干嘛?”

    李诚中道:“咱们下去抓俘虏!”

    王大郎更糊涂了:“伙头,下面二、三百人,足足比咱们多十倍!就咱这二十来人......”

    见大伙儿都在发愣,李诚中便道:“大伙儿听说过风声鹤唳这个词么?”见众人摇摇头,他不由有些失笑,暗自埋怨自己,跟这帮大老粗吊什么文啊,他这个穿越前的高中文化水平,在这帮人里也算是祖宗的祖宗了。当下便换了一种说法,解释道:“大概五百年前吧,北边有个游牧民族成立的国家,叫秦,为了区别于一千年前的秦朝,都管这个国家叫前秦。前秦派了八十万大军攻打南边的晋国——那是咱们汉人的国家,晋国只有八万兵,两边比起来,也是相差十倍。两军在淝水交战,结果晋兵胜了。但是,秦兵的伤亡却大多发生在逃跑的途中,他们只要一听到风吹鸟叫的动静,就以为晋兵追过来了,于是连回头交战都不敢,接着继续跑。最后跑下去的结果,就是国家灭亡。”

    战场上打了败仗的逃兵绝大多数都是丧了军胆的士卒,像酉都这种能够保持建制完整且具有抵抗意志的败军实在是少得可怜,大都是一听追兵动静就吓得魂飞胆丧之辈。秦晋淝水之战只是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在李诚中的印象里,还有一个更经典的桥段,那是发生在后世志愿军援朝战争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志愿军战士俘虏了一个美军黑人连。

    李诚中简短的讲完秦晋淝水之战的故事后,已经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大伙儿眼里都放出了光。王大郎恍然道:“伙头是说,下面那些成德军就是当年的秦军?咱们就是晋军?”

    张兴重和姜苗都读过一点书,尤其是张兴重,出生在军户世家出身,虽是旁支,但也读过兵法的,都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周砍刀霍地站起来,兴奋的搓着手道:“李郎,你下令吧,怎么打,大伙儿都听你的!”

    李诚中沉声道:“咱们下去后,先收拾前院的敌人。老张和小姜两个各带一组人,排开枪阵冲杀,周大那伙儿分两个组,周小郎带一组守住正门,别让人跑出去,周大带一组去抓领头的几个军官。抓到军官后让他们投降,不可滥杀,毕竟人太多,如果逼急了,咱们这点人可应付不来,当然,若是遇到反抗的,立刻格杀。”

    大伙儿低沉着嗓音凛然遵命,李诚中又道:“解决完了这些人,外面庄子里的散兵游勇就没了指挥,咱们冲出去后别乱杀人,让他们丢了刀枪跪下投降就好!另外,大伙儿一边打一边大声喊起来,随便喊什么,总之就是告诉那些败兵,咱们是追击的前锋。”

    分派完毕,立即行动,大伙儿又兴奋又紧张,从楼上鱼贯而下,直扑前院。首次参战的钟四郎握着刀的手都在哆嗦,嘴唇也在战栗。李诚中安慰他别慌,钟四郎却道:“伙头不须担心,某这是激动的......激动的......”

    酉都悄悄来到中院和前院相连的院门外,李诚中看了一眼周围满是激动神色的弟兄,点了点头,抬脚猛的踹开院门,高呼道:“成德的狗贼哪里跑?追兵到了!”当先冲了进去。身后的酉都弟兄也随之高呼,呐喊着涌入前院。

    前院中几十个成德军衣甲散乱的坐卧于地上,有些正捧着面饼和肉干大嚼,有些则斜躺着打盹,还有几个围在一处小声谈论着什么,都被李诚中这一嗓子惊呆了,傻愣愣的望着冲进来的酉都众弟兄,连身旁的刀枪都忘了取。

    等酉都控制了正门和四周,张兴重和姜苗各带一排枪阵逼上来,成德军才发出一声鬼哭狼嚎般的喊叫,刀枪都顾不得拾捡,四下乱窜。只是大门早已被周小郎带人封锁住,却哪里跑得出去。识趣的立刻跪下,“爷爷奶奶”的哭喊告饶不止,有几个勇悍些的想要反抗,霎时就被几杆木枪在身上捅出几个血洞来。

    周砍刀领着几个人就往正房里闯,却和房中出来的几个成德军斗在一处。那几个成德军是军官,其中一人身着明光铠,一看就是高级军将。这几个人十分扎手,张兴重有些拾掇不下,有几刀砍在铠甲之上只刮出些白印子,却伤不得人。

    周砍刀急了,顶住穿戴着明光铠的军将拼命往前冲,那军将不防身后是三寸高的门槛,被顶得一跤跌倒在地,周砍刀全身压在那军将身上,干脆丢开手中大刀,双手掐住那军将的脖子。两人在地上滚来滚去,姜苗带着手下一排枪阵也冲上来帮忙,长枪一指,剩下的几个军将只得无奈束手。

    见和周砍刀缠斗的军将还在挣扎,李诚中使了个眼色,一直护卫在旁的王大郎冲过去帮忙,终于把那军将摁住。

    这番战斗快捷利落,满院子成德军束手就擒,除了抵抗的五六个死硬分子横尸当场外,剩下的军官士兵五六十号人都跪倒在阶前俯首听命。和周砍刀缠斗的军将也被王大郎用横刀架住脖子,却恶狠狠的怒视着台阶前站立的李诚中等人,眼中如要喷出火来一般。

    李诚中也不管他,大声询问谁是主将。众降军都压低了头不敢吱声,只有几个人偷偷瞟了瞟那个兀自不服的军将。其实不用多问,那军将身上的甲胄早已说明了一切。李诚中来到那军将面前,道:“出去让你们外面的人都放下刀枪,可保尔等一命。”

    那军将“呸”了一声:“要杀要刮随便,让梁某帮你劝降,做梦去罢!”

    李诚中一皱眉,就要上些手段。外面还有成德军的上百兵卒,院子里动静闹那么大,可没时间慢慢和此人磨嘴皮子。

    就这个空挡,只见钟四郎从正房里出来,押着一个同样一副明光铠的军官,激动的道:“伙头,床底下还有一个!”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