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5:32
字数:713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李诚中急于求成的压迫式命令让整个柳城的官府都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就连冯道都埋怨李诚中,直斥他的行为是一种“蛮干”!可李诚中这次是打定主意要蛮干了,丝毫不予退让。不过埋怨归埋怨,在具体开支的时候,冯道仍旧按照李诚中的要求一一答允,这一下子连远在小凌河筹备锦县事宜的刘审交也坐不住了,他听说以后连夜赶回长史府,和几个同样很有意见的官员一起,直闯长史府书房,来见冯道。

    “照将军这么做下去,最多到十一月,营州长史府将见不到一个铜钱,长史府一众官吏倒可欠奉下去,可到时候军饷从哪里开支?就怕士兵们等不得!”刘审交很生气了,他甚至有点后悔,自己怎么就没经受住李诚中的花言巧语,跑到营州来当官了呢?碰到这样不讲民生、不懂经济却又喜好干涉官府治政的上官,实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他见过折腾的,没见过这么能折腾的,而且是不顾一切的瞎折腾!

    “求益兄何处此言?”冯道一点也不着急,慢条斯理的问刘审交,就好像根本看不到对方脸上的怒容。

    “何处此言?将军他知道现在府库中还有多少钱么?他知道余下的三个多月需要开支多少钱么?他知道占领柳城以后咱们收了多少钱,又花了多少钱?接下来的三个月他还要花多少钱?可道,难道你就不能劝劝么?”刘审交见对方仍旧不紧不慢,更是动怒,言语中带着些不客气了。他此刻有些看不懂冯道,不是听说你冯道为了这件事情当面斥责过将军么?怎么现在反倒替他转圜起来了?

    见冯道微笑不答,刘审交又道:“可道,你是长史,又比某来得早,一直主掌营州事务,这些数目你应当是了如指掌的。咱们营州花钱向来大手大脚,某早就说过不能这么耗靡下去了。如今府库中仅有七万贯,嗯,某去锦县任职这些天来,听说又从骨里浑和荣哥宅中抄获六万贯,加起来不过十三万贯。

    可支出呢?仅军士钱饷一项,每月就需一万三千贯,伙食每月也至少六千贯,两项相加,至年底共要八万贯!兵刃的制造上,马上就要给付一万贯,这还是因为咱们自有铁山,否则三万贯都打不住。某在锦县料理诸事,县城可以暂时不起,某等官吏可以暂时欠奉,可向平州方面新购买的农具和种粮需要两万贯,高家从江淮运来的首批两千多流民已经抵达小凌河入海口了,某拟兴修水利、开垦新田、建筑村落接纳流民,这些又得一万贯,而且耽误不得。现在可好,李将军打算置办军服,某粗算了一下,又得支出两万贯,更别提那么多甲胄的事情了,他倒好,还打算多付三成!

    可道,咱们今年可是没有催税的,无论农耕还是行商都免征一年,也就是说咱么从明年一月就要饿着肚子喝四个月的西北风!哦,不,也许今年十二月就要开始饿肚子了。”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话,刘审交抢过冯道捏在手上的茶盏,一口气灌了下去。

    冯道有些好笑,刘审交等人来得太急,话说得也急,他还没来及让人上茶,趁这个档他连忙命人给刘审交等几人添上茶水。

    等刘审交情绪缓了缓,冯道才问:“求益兄,你刚才自己也说得了,咱们这位将军,花钱太厉害,但这些钱都花在了哪里?为他自己修建亭台楼榭?搜罗珠玉美人?还是美酒佳肴?亦或绫罗绸缎?”

    这么一问,刘审交有些不吭气了,的确,李诚中虽然花钱大手大脚,但在自己的享受问题上从来没有太过奢求,他如今已是营州之主,可住所也仅仅是原营州都督府、现在的中南海后宅,而且也只是对楼房进行了简单的修缮,根本没有在亭台楼榭上花费过一文钱。他和侍妾婉枝也没几个仆役,听说就两个,一个管洗衣做饭,一个管洒扫收拾,连带婉枝娘子的妹子绿釉,统共五人。相比于和他一般位高权重者,这样的生活几乎可以用寒酸来形容。

    沉默片刻,刘审交不服的抗辩道:“某也没说李将军穷奢极欲,只是他将府库资帛都耗靡在了军士身上,‘穷兵黩武’四字也当不为过罢!”

    “若是没有李将军的‘穷兵黩武’,哪里来的你这锦县令?哪里来的鹿鸣洼大捷?或者换句话说,哪里来的柳城?哪里来的营州?恐怕咱们都还在关内,为如何抵挡契丹劫掠而发愁吧。”冯道年岁比刘审交稍弱,但这话却毫不客气,直指对方话语中的毛病,顿时说得刘审交一阵面红耳赤。刘审交几个月前之所以愿意从节度府这一整个卢龙十三州的中枢之处调任边远的关外营州,除了品秩上的提拔外,更看重的就是李诚中的这份能力,如今自己却以此说事,难怪冯道要警醒自己两句。

    “可如此一来,咱们怎么度过这个冬天?府库已然快空了......”刘审交的声音已经弱了许多,底气越来越不足。

    “求益兄,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咱们这位将军。某自去年秋天开始跟随李将军,某记得当时出关的共有不到两百人,从白狼山军寨防守战开始,一直打到现在的鹿鸣洼之战,每打一次,力量就强大一分,打到现在,已然占据了整个营州。某记得最困难的时候是在白狼山的那个冬天,可当时的前营却过得有滋有味,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手上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军伍!整整三个多月,平州没有给我们送过一粒粮食,我们就去契丹人手中抢,抢羊、抢刀、抢弓箭、抢帐篷......最后抢下了柳城。

    求益兄刚才一直抱怨李将军耗靡过甚,但试问一句,求益兄打理锦县,所需购买农具、种粮、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安顿流民的钱,李将军有没有亏欠过?没有,一文都没有!而且但凡求益兄所提之需,李将军从来没有犹豫过吧?至于‘穷兵黩武’这四个字,如今的天下,有哪个军镇不‘穷兵黩武’?更何况以某的经验,李将军如此急于‘穷兵黩武’,他难道看不到府库的空虚么?某以为,正是看到了如今府库资费的尴尬,李将军才如此急于‘穷兵黩武’!”

    刘审交有些恍然了,他“啊”了一声,道:“可道,你是说李将军打算......”

    冯道笑道:“求益兄且看吧,李将军自有成算,咱们只需做好地方的治理即可,这些事情轮不到咱们操心。”

    刘审交有些不好意思了:“那某听说可道斥责李将军‘蛮干’......”

    冯道笑了起来:“不给他点压力,他怎么能尽快将府库填满?如今在在都要用钱,某也为一文钱发愁。”

    刘审交此刻终于为自己直闯长史府书房的鲁莽而深深自责,他起身向冯道长揖一礼:“可道,今日是某的不是,多承可道为某解惑,某这里赔礼了。”

    冯道和刘审交等人在长史府叙话的时候,李诚中正在中南海召见还在读书的品部小郎君兀里。兀里如今已经读到《四书》了,行止之间越发有礼。

    “不知大人召唤儿子前来,所谓何事?”兀里身着儒生衣冠,双手垂立,毕恭毕敬。

    李诚中每次见到自己这个便宜儿子,总会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阵好笑,自己忍了忍笑意,开口问道:“我之前让你搞的那个筹款委员会,现在进行得如何?”

    所谓的筹款委员会,是李诚中攻占柳城之时,因为缺乏军资而临时想出来的主意,主要以归降的契丹品部长老和贵人为主要筹款对象。但随着抄没图利等人之后获得了大量钱财,便将这件事情淡忘了,如今府库中眼看就要见底,他便想起了这件事情,忍不住招兀里过来询问。当然,他也并未对此抱过太大希望,毕竟自己已经五个月没有过问关心过这件事,天知道兀里有没有去操持。

    兀里连忙道:“大人交待的事情,儿子哪里敢不放在心上,如今已经筹得捐款六万三千四百贯,都在儿子宅邸中,大人若是需要,儿子立刻着人去取。”

    李诚中一愣,没想到随口一问,竟然被馅饼砸中,忙道:“怎么会这么多?”

    兀里细细数了一番,将品部各位长老这五个月里捐助的款项禀明,其中大长老完失明一个人就捐助三万贯,其他的则是各位长老共同凑起来的,就连被砍了头的原长老骨里浑也捐过三千贯。本来没有那么多,只是这几天又有于赖和丹朱木主动过来捐助了各五千贯。

    李诚中极为满意,他呵呵笑着道:“好!很好!儿啊,速去将这些钱取出,送到长史府府库,如今府库用度有些吃紧。”

    兀里连忙答应着出去了。

    有了这些钱解救燃眉之急,府库又能多支撑一段时间,李诚中心情大好,他正在琢磨着到哪里弄钱的事情,一份自北方指挥部发来的军报让他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