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7:32
字数:717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解里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契丹人还是汉人了,他和许许多多同样融入营州体系的各族军官一样,目前为止唯一能够确认的,就是他是一个唐人,如果需要更具体明确一些的话,他应当是一个大唐卢龙节度营州都督府的高级军官,是直接掌握上千骑兵的骑兵营指挥。

    除了骑兵营指挥这一差遣军职之外,真正让解里感到骄傲的,是经都督李诚中之口而出、已经得到营州体系内各军公认的一个头衔——营州骑兵之父。按照李都督的解释,营州骑兵的草创,解里在其中是有着旁人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的,是他将草原的骑射技艺传入了军中,是他为营州骑兵带来了骑兵战术,营州骑兵的建立与他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州骑兵的成长和壮大有着他的汗马功劳。

    李都督对解里的评价属于高屋建瓴的形式,所以解里听不太懂,他的骄傲来自于他所得到的认可。这种认可包括李都督在他肩膀上使劲擂上的一拳,或者笑骂声中在他屁股上踹过来的一脚,包括军中众将们和他在酒桌上你死我活的拼酒豪饮,包括普通士兵们对他发布的命令毫不犹豫的坚决执行,还包括白狼山军校学员们崇拜的目光。

    在这个体系中的逐渐被认可,让解里对自己的定位由犹豫而摇摆,由摇摆而模糊,由模糊而重新清晰,最终完成了解里从契丹挞马到唐军将领的重大转变。

    让他转变的除了人情世故上的认可,还来自那些当他作为单纯的挞马战士时从不曾思考过的生活享受上的巨大提升。当解里还是突举部挞马战士的时候,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财产”,这个概念对于他来说从来不曾出现过,他需要战马和甲胄的时候,俟斤大人会直接给他,他想要吃饭的时候,自然有奴隶端到他的面前,他需要女人的时候,晚间的帐篷内自然会躺进一个光溜溜的身体,他所要做的,就是用刀枪为俟斤大人不停的厮杀。那个时候的解里本身就是俟斤大人的财产,作为财产的他,不需要知道什么是财产。

    当来到白狼山以后,为了每一口吃食所付出的劳动,为了每一个工分而费尽的心思,都让他记忆深刻,解里正是从那时起开始意识到了什么是财产——可以兑换物资的工分。等占据柳城、乃至整个营州之后,解里开始努力的积攒自己的财产,在他眼里,一枚枚铜钱与一个个工分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可以兑换吃食花用的财产。

    作为一营指挥,正七品的致果校尉,解里的军饷是每月二十贯、每年两百四十贯,加上历次作战中得到的奖赏,解里手上已经积攒了八百余贯,解里用这笔财产经营了一个温暖的家。占据柳城的时候,总部曾经分给解里一套两进的小院,解里花费一百贯,将小小的院落整葺一新,添置了许多舒适的家什,雇佣了几个贴心的仆役。看着女人在房中刺绣缝补,听着两个孩子改口管自己叫“父亲大人”,解里感到由衷的幸福。每一餐饭食,解里都要求女人购进各种鱼肉,每一次孩子们吃得满嘴溜油的时候,都是解里最开心的时候。

    解里听李都督说过,今年年底的东事会上,李都督准备提议吸纳解里为东事会的东事,这让他辗转难眠了许多个昼夜。一旦成为了东事会的东事,解里的收入还将翻番几倍,他已经筹划好了,到时候让女人拿这笔钱去柳城的西璧地买上几个铺子,家里的生活会更加宽裕!

    当然,首先是自己要打好这一仗!张都虞和钟都虞这几天已经明里暗里反复提醒过解里,只要打赢这一仗,解里的功勋就将足以令绝大多数东事们在东事会上投出宝贵的赞成票。

    望着狼狈且气喘吁吁的高明熏和赵原平,解里道:“高指挥辛苦了,老赵也辛苦。好生歇息片刻,看我破敌。”

    赵原平大喜道:“解里指挥准备在这里打一仗了?”

    解里微笑点头。

    高明熏看了看解里身后的不到两千骑兵,有些担心的提醒道:“解里指挥,敌军兵力太多,有好几千,实在不可力敌啊。”

    解里道:“在草原上围堵你们的敌军有近五千骑,追到此处的约四千骑,能将敌军主力吸引到这里,高指挥和老赵居功至伟。钟都虞已经拟好呈文,准备为二位向都督府请功。”

    听说敌军规模比自己料想中还要多,高明熏咋了咋舌,更是忧心忡忡,他还想再劝,却听解里又道:“张都虞和钟都虞就在后方的指挥部,高指挥和老赵先去拜见,两位都虞候还有话问。”

    “张都虞也来了?”高明熏眼前一亮。

    “是,营州军右厢已经到了,两位都虞候准备在这里围歼敌军骑兵主力。高指挥的暂编骑兵二营暂时由我指挥,二位速去速回,咱们两个营的骑兵负责正面阻敌。”

    解里是军中有数的重将,更是白狼山军校的骑兵总教官,高明熏参加过白狼山军官培训班,听过解里传授骑兵课程,也算是解里的学生。虽然同样是骑兵营指挥,手下同样是掌管千名骑兵,但在解里面前,高明熏资历和功勋都完全不是一个层次,所以解里说接手指挥他的骑兵二营,高明熏一点意见都没有。

    听说这里张都虞和钟都虞准备联手在这里打一场大战,高明熏和赵原平都有些兴奋,尤其是赵原平,他生怕错过了开战之机,连忙拉着高明熏就往后方指挥部跑。来到后方半里外的指挥部,这里矗立着大大小小十多座巨大的皮帐,经过层层哨卡之后,两人终于抵达最中央的那座皮帐之中。

    帐中的背板上悬挂着一副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各种符号;正中央是一张长宽各一丈的大方桌,桌子下面四角以车轮相撑——这是以奚车改造的简易行军帅案,平时用来装载物资,战时四面挡板往下一翻,就是一张议事用的大桌子。

    营州都督府虞候司都虞候使张兴重和怀约虞候联席本部都虞候钟韶正站在桌前,围着桌上的另一张地图指点吩咐着,韩延徽、乞活买、安端全等虞候则在一旁出谋划策,还有十多名虞候参军在皮帐四周的小桌案上奋笔疾书,每写好一道军令,便由韩延徽等人复核完毕之后用印,然后取过桌上的令箭,交门外等候的传令兵传出去。

    不时有新的情报禀报上来,传到周边几座皮帐之中,交给那里的各部门虞候参军汇总分析,拣选出重要的内容或整理出系统的报告,再递送至中军大帐。然后由中军大帐中形成应对方案和一条条军令,迅速传达下去。

    整个指挥部肃然有序,传令兵和游骑来来往往,各种口令此起彼伏,却显得井井有条。

    见高明熏和赵原平进来,众人都抬起头,一道道目光投向二人。

    营州军创自李诚中,在李诚中建立的参谋本部体系下,军队的权力实际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虞候参谋们手中,他们控制着物资的调拨、管理着功绩的考核、执行着军法军纪、制定着军令策略,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军将的升迁。在那么多高层虞候参谋们的注视下,狂傲如赵原平之辈、纨绔如高明熏之流,也不敢多所造次,两人都不自觉心中一凛,向众人行礼。

    “报告!怀约联军暂编骑兵二营指挥高明熏前来奉命!”

    “报告!怀约联军暂编骑兵一营虞候赵原平前来奉命!”

    两人昂首挺胸,拿出了全副精气神,目不斜视眼望鼻尖。

    只听见一声鼓掌响起,接着又是几声加入其中,然后鼓掌声如暴雨般响彻中军大营。

    两人有些惊诧,眼睛四处转了一圈,发现大帐中的虞候参谋们,包括张兴重和钟韶两位最高上官都在噼噼啪啪不停冲自己鼓掌,数十道目光中饱含赞赏、羡慕、钦佩,乃至嫉妒。

    掌声逐渐停息,钟韶点了点头,微笑道:“小高和小赵辛苦了!”

    两人立刻齐声回答:“一切为了大唐!”

    钟韶年岁并不比高明熏和赵原平大多少,但上官称呼下级为“小某”却是营州军中流行的风气,以示亲切,及“我很看好你”之类的意思,同级或同资历的军官之间则相互称呼“老某”,以示“咱两是兄弟”之类的意思。这种风气发展至今,已经几乎成为了称呼上的一种专有指代,而完全无视年龄。所以在营州军中,常常会看到一个年轻的军官拍着一个比他大十岁乃至二十岁的长者,亲切的称呼“小某”,或是两个还不到二十的年轻军官之间互称“老某”。这个结果是李诚中自己都无法预料到的,当然,他到目前为止还被瞒在鼓里而不自知。

    只听钟韶接着道:“这次能将敌军骑兵主力诱致我军伏击圈,你们算是立了头功!某和张都虞商量过了,此战之后向李都督请示,为你们颁发铜星勋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