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9:06
字数:697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五军主官需由将军出任,比四司低一级,略等于两局。五军之中,沧州需要应对魏博和宣武联军,是卢龙军中首重之地,故此由高品将军——正五品上定远将军钟韶出任,和他搭班子的是都教化使刘金厚。钟韶和刘金厚都是战功彪炳的重将,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由这两人带领沧州军,足见李诚中对沧州战场的高度重视。

    在军事参谋总署中,五军也分先后,按照大帅李诚中的习惯,又将五军区别为甲种军和乙种军,在军官和士兵配备、军甲兵刃装备、钱粮供给等方面,甲种军具有优先权,乙种军次之。尤其是军甲方面,乙种军的弩具和铁甲装备就明显不如甲种军,而且乙种军不编制豪华型装备——陌刀都。

    沧州军因其重要的战场作用被划入了甲种军范围,优先配备原营州军的老兵,在军甲兵刃装备上也是第一个首先满足的野战军。

    莫州位于幽州之南,在山川舆图上,莫州向下是瀛州,瀛州向下是深州,三州如斗柄,夹在义武军、成德军、魏博军三镇之间,是卢龙的南向突起部。军事参谋总署判断,莫、瀛、深三州在不远的未来一两年中,将不乏低烈度作战,虽非主战之地,但战事应当相对频繁得多。故此,莫州军同样为甲种军配备。

    李诚中选择了将长期伴随身边的原营州军老营指挥周小郎外放,让他独自领军,出任莫州军都指挥使,让屡立大功的赵原平出任莫州军都教化使。这两个人搭班子筹建莫州军,应当可以稳住三州形势。

    周小郎是首次离开李诚中身边独自领军,但因为耳濡目染的缘故,李诚中认为,其才能已经具备,所缺的只是历练而已。至于赵原平的任命,则有多方考虑在内。李诚中觉得赵原平骁勇不缺,但稳重不够,让他转职为教化使,一方面可以锻炼他的内敛,一方面也算是他多次荣立大功的奖励提拔。

    第三支甲种军自然是幽州军,这支军队负责拱卫幽州,相当于后世首都卫戍部队。幽州军主官的人选着实费了李诚中一番思量,最后他选择的是孟徐兴和王义簿。孟徐兴为原营州军左厢指挥使,王义簿为左厢都虞候,两个人都参加过李诚中发迹后的所有战事,前者沉稳、后者聪慧——反过来说前者略为老实、后者稍显跳脱,可以说各有利弊。

    但两个人在配合上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在忠诚指数上,足可令李诚中放心。尤其是王义簿,当年曾经是李诚中最早的“三人组”成员之一,有王义簿在幽州军坐镇,李诚中可以高枕无忧。

    随着李诚中的入关,营州和关外的战略地位已经显得不再重要了,草原已经成为了卢龙的后方基地,不再是一种威胁,故此营州军和怀约联军的地位也随之下降,被编为乙种军。

    李诚中最先曾想取消营州军编制,但这一构想遭到了几乎所有军官的反对。作为一支曾经征服渤海、新罗,底定草原各族的军队,取消营州军番号对于所有军官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众怒难犯,李诚中不得不将其保留。在这个决定公布出去的那一刻,一群中高级军将们同时松了口气,有几个眼角依稀可见泪光。

    李诚中这才清醒过来,他意识到,营州军这个番号代表的是所有军官和士兵的过去,这是一种渗透于军队血脉之间的传承,是军队不可分裂的传统,更是从这个番号下走出来的所有军官士兵内心的归属。

    营州军名为营州,但按照需要,总部却已经迁到了关内,设置在范阳——大安山一线,向北遮蔽妫州、幽州,向南应援莫州、瀛洲和深州。焦成桥晋升为营州军都指挥使,魏克明为都教化使。

    解里终于从钟韶的阴影下走出来,成长为一支大军的主官,他的职务是怀约联军都指挥使,和他搭班子的是原怀约虞侯联席本部虞侯章顺乾。但解里没有兼任怀约虞侯联席本部都虞候之职,这个职务由卢龙节度副使、营州都督周知裕兼任。

    关外平定后,怀约虞侯联席本部的军事职能有所降低,需要逐渐加大对关外各国、各部的监管和协调,处理相互之间的纠纷和与卢龙节度府之间的关系,政治功能逐渐增强。由具备“节制关外诸军事”职能的营州都督来担任,更加合符规范。因为周知裕和李诚中之间的特殊关系,周知裕出任这一职位不仅就威望来说可以胜任,而且也能够令李诚中放心。

    怀约联军在兵员补充和钱粮供应上仍由怀约虞侯联席本部负责,但作战指挥则脱离了虞侯本部,转由军事参谋总署调拨。为了适应当前的军事需要,怀约联军从怀远迁离,入关驻扎。

    李诚中将怀约联军的驻扎地定在了幽州南部紧邻沧州的武清驿,武清驿是大运河永济渠边的一处港口驿站,位于后世天津之北。因为永济渠的存在,一应钱粮物资都可以很便捷的从幽州输送到武清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万大军的后勤难题。由武清驿乘船南下,可经乾宁军城直达沧州西北三十里外的长芦,从而快速支援沧州军作战。

    除了武清驿便捷的交通条件外,这里附近还有一片比较出名的草场——武清原,对于拥有大批军马的怀约联军来说,这是养马的极好所在。

    按照军事参谋总署的计划,怀约联军五个营的骑兵部署在武清原,三个营的步卒放在武清驿,在乾宁军城和长芦县城各部署一个步卒营,与沧州军相配合,形成一条由南北向的链式战略通道。

    通过紧密部署,卢龙军战略态势初步显现。沧州军和莫州军如同两个拳头,分别指向东部战场和西部战场,怀约联军和营州军则如同拳头后的胳膊,构筑纵深防御阵地,同时作为战略支援集团。最后面是幽州军,是整个军事纵深的后盾,也是幽州的第三道屏障。

    军事参谋总署各司局主官、五军主官等将领的任命之后,紧接着是各司局各部门、五军左右厢、营级以上军官任命,最后是各司局、各部门、各营上报的基层军官名单,随后是各州县预备旅、营、都、伙等军官的履任。长长的名册上列有近八千名从九品以上军职,加上数百名八级至三级士官,军、士官和士兵的比例接近六比一!

    所有原营州军士兵、预备各营伙长以上军官都得到了军职提升,就算这样也满足不了军官的需求,于是怀约联军伙长以上军官和部分立功士兵也加入到分蛋糕的行列之中。整个营州系一片喜气洋洋。

    好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李诚中等高层便已经对扩军的规模和难点有所预料,当时便将白狼山军校进行了扩充,在山外新建了校舍和训练场,正式将白狼山军校分为初级指挥学院和高级指挥学院,山外为初级指挥学院,专司训练都以下军官,山内为高级指挥学院,负责营以上军官整训。

    入关战事一结束,营州军便立刻开始了大规模轮训。按照整训计划,所有从士兵提升为军官,以及营级以下军官提升为营级以上军官的,都必须接受白狼山军校的军官培训,拥有培训履历,其人数接近五千。同时整训的可能性不存在,只能分作三期进行。

    二月至五月为新一期指挥班,初级指挥学院招收学员一千五百名,高级指挥学院招收学员一百名;五月底至八月底为新二期指挥班,招收学员数目与新一期相同;新三期指挥班的筹备也快要完成,预计开班时间为九月至十二月。

    作训司准备在今年结束之前,将五军的军官框架全部搭建起来,为明年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好准备。如此大规模的军官轮训,对于白狼山军校而言是十分勉强的,这已经到了培训容纳量的极致了,许多高级班的学员不得不抽出时间来,到初级指挥班上授课讲座,这才勉强完成了训练。

    三个月的培训期是特殊时期的培训课程,等五军扩建完毕、卢龙有了军事保障之后,从明年开始,白狼山军校将恢复到正常培训时期,学员培训需要六个月,高级班定额五十人,初级班定额五百人。

    这个时候的卢龙是最为危险的时候,因为整个军事体制都处于重建和整训当中,能够拿出来作战的部队极少。去年冬天至今年二月之间在柳城训练营和怀远训练营训练出来的三千名新兵是第一批补充到前线的部队,他们也分别成为沧州军和莫州军的第一批兵员。这些士兵被顶在最前线,虚打着各种部队旗帜和番号,以震慑河北诸藩。

    到了六月下旬,随着任免名单的公布,新一期初、高级班毕业的学员首先开始补充沧州军和莫州军两个处于一线作战地域的部队。钟韶、刘金厚和周小郎、赵原平赶赴幽州新兵训练营挑选士兵,紧急组建自己的部队。如今两军共计缺额七千余人,这些缺额就只能指望新兵训练营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