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新秩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群众演员李某 第二章 健卒营 第三章 贝州(上) 第四章 贝州(中) 第五章 贝州(下) 第六章 魏州(一) 第八章 魏州(三) 第十章 魏州(五) 第十一章 北回归线(一) 第十二章 北回归线(二) 第十三章 北回归线(三) 第十四章 北回归线(四) 第十五章 北回归线(五) 第十六章 北回归线(六) 第十七章 北回归线(七) 第十八章 整军(一) 第十九章 整军(二) 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 第二十二章 榆关风云(一) 第二十三章 榆关风云(二) 第二十四章 榆关风云(三) 第二十五章 榆关风云(四) 第二十六章 榆关风云(五)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第三十章 榆关风云(九) 第三十一章 榆关风云(十) 第三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一)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 第三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四) 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 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 第四十章 白狼山水间(七)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 第四十四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 第四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 第四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 第四十七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 第四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十六) 第五十章 己未之冬(一) 第五十二章 己未之冬(三)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第五十四章 己未之冬(五) 第五十五章 己未之冬(六) 第五十六章 己未之冬(七) 第五十八章 己未之冬(九) 第五十九章 己未之冬(十) 第六十章 己未之冬(十一) 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第六十二章 己未之冬(十三) 第六十三章 己未之冬(十四) 第六十五章 己未之冬(十六) 第六十六章 己未之冬(十七) 第六十七章 己未之冬(十八) 第六十八章 仁恕之道(一) 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第七十一章 仁恕之道(四)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第七十三章 仁恕之道(六) 第七十五章 仁恕之道(八) 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 第七十八章 仁恕之道(十一) 第一章 辽西双城(一) 第二章 辽西双城(二)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第四章 辽西双城(四) 第五章 辽西双城(五) 第七章 辽西双城(七) 第八章 辽西双城(八) 第十章 辽西双城(十) 第十二章 辽西双城(十二) 第十三章 辽西双城(十三) 第十四章 辽西双城(十四) 第十五章 辽西双城(十五) 第十六章 辽西双城(十六) 第十七章 辽西双城(十七) 第二十一章 辽西双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 第二十五章 插曲(二) 第二十八章 插曲(五) 第二十九章 营州经略(一) 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二) 第三十一章 营州经略(三) 第三十二章 营州经略(四) 第三十三章 营州经略(五) 第三十五章 营州经略(七) 第三十六章 营州经略(八) 第三十七章 营州经略(九) 第三十八章 营州经略(十) 第三十九章 蓟州(一) 第四十章 蓟州(二) 第四十一章 蓟州(三)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第四十五章 君之野望(三) 第四十六章 君之野望(四)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 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第五十章 君之野望(八) 第五十一章 君之野望(九) 第五十二章 君之野望(十) 第五十三章 君之野望(十一) 第五十四章 君之野望(十二)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第五十六章 燕郡问题(一)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第五十八章 燕郡问题(三) 第五十九章 燕郡问题(四) 第六十章 燕郡问题(五) 第六十一章 燕郡问题(六) 第六十二章 燕郡问题(七) 第六十三章 燕郡问题(八) 第六十四章 燕郡问题(九) 第六十五章 燕郡问题(十) 第六十六章 燕郡问题(十一) 第六十七章 燕郡问题(十二) 第六十八章 燕郡问题(十三) 第六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一) 第七十章 怀远新思维(二) 第七十一章 怀远新思维(三) 第七十二章 怀远新思维(四) 第七十三章 怀远新思维(五) 第七十四章 怀远新思维(六) 第七十五章 怀远新思维(七) 第七十六章 怀远新思维(八) 第七十七章 怀远新思维(九) 第七十八章 怀远新思维(十) 第七十九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第二章 西京变(二) 第三章 西京变(三) 第一章 西京变(四) 第五章 西京变(五) 第六章 西京变(六) 第七章 西京变(七) 第八章 西京变(八) 第九章 西京变(九) 第十章 西京变(十) 第十一章 西京变(十一) 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 第十三章 西京变(十三) 第十四章 西京变(十四) 第十五章 西京变(十五) 第十六章 西京变(十六) 第十七章 西京变(十七) 第十八章 西京变(十八) 第十九章 西京变(十九) 第二十章 西京变(二十) 第二十一章 西京变(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第二十四章 诸侯之定(三) 第二十五章 诸侯之定(四) 第二十六章 诸侯之定(五)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第二十八章 诸侯之定(七) 第二十九章 诸侯之定(八) 第三十章 诸侯之定(九) 第三十一章 诸侯之定(十) 第三十二章 诸侯之定(十一) 第三十三章 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四章 诸侯之定(十三) 第三十五章 春夏(一) 第三十六章 春夏(二) 第三十七章 春夏(三) 第三十八章 春夏(四) 第三十九章 春夏(五) 第四十章 春夏(六) 第四十一章 春夏(七)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第四十三章 春夏(九) 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 第四十八章 饶乐山巅(二) 第四十九章 饶乐山巅(三) 第五十章 饶乐山巅(四) 第五十一章 饶乐山巅(五) 第五十二章 饶乐山巅(六) 第五十三章 饶乐山巅(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第五十五章 饶乐山巅(九) 第五十六章 饶乐山巅(十) 第五十七章 饶乐山巅(十一) 第五十八章 饶乐山巅(十二) 第五十九章 饶乐山巅(十三) 第六十章 饶乐山巅(十四)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第六十二章 饶乐山巅(十六) 第六十三章 饶乐山巅(十七) 第六十四章 饶乐山巅(十八) 第六十五章 饶乐山巅(十九) 第六十六章 饶乐山巅(二十) 第六十七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 第六十八章 钉子(一) 第六十九章 钉子(二) 第七十章 钉子(三) 第七十一章 钉子(四) 第七十二章 钉子(五) 第七十三章 钉子(六) 第七十四章 钉子(七) 第七十五章 钉子(八) 第七十六章 钉子(九) 第七十七章 钉子(十) 第七十八章 钉子(十一) 第七十九章 钉子(十二) 第八十章 钉子(十三) 第八十一章 钉子(十四) 第八十二章 钉子(十五) 第八十三章 钉子(十六) 第八十四章 钉子(十七) 第八十五章 钉子(十八) 第一章 幽州留后(一) 第二章 幽州留后(二) 第三章 幽州留后(三) 第四章 幽州留后(四) 第五章 幽州留侯(五) 第六章 幽州留后(六) 第七章 幽州留后(七) 第八章 幽州留后(八) 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 第十章 幽州留后(十) 第十一节 幽州留后(十一) 第十二节 幽州留后(十二) 第十三节 幽州留后(十三) 第十四节 幽州留后(十四) 第十五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十六章 幽州留后(十六) 第十七章 幽州留后(十七) 第十八章 幽州留后(十八) 第十九章 幽州留后(十九) 第二十章 幽州留后(二十) 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第二十三章 幽州留后(二十三) 第二十四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 第二十五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 第二十六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 第二十七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 第二十八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第三十章 幽州留后(三十) 第三十一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卢龙节度(一)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第三十四章 卢龙节度(三) 第三十五章 卢龙节度(四) 第三十六章 卢龙节度(五) 第三十七章 卢龙节度(六) 第三十八章 卢龙节度(七) 第三十九章 卢龙节度(八) 第四十章 卢龙节度(九) 第四十一章 卢龙节度(十) 第四十二章 卢龙节度(十一) 第四十三章 卢龙节度(十二) 第四十四章 卢龙节度(十三) 第四十五章 卢龙节度(十四) 第四十六章 卢龙节度(十五)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第四十八章 卢龙节度(十七) 第四十九章 卢龙节度(十八) 第五十章 卢龙节度(十九) 第五十一章 卢龙节度(二十) 第五十二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 第五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十二)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二十四) 第五十六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 第五十七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第五十九章 河北新军阀(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军阀(四) 第六十二章 河北新军阀(五)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六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二) 第六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三) 第六十七章 非常规战争(四) 第六十八章 非常规战争(五) 第六十九章 非常规战争(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第七十一章 非常规战争(八) 第七十二章 非常规战争(九) 第七十三章 非常规战争(十) 第七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 第七十五章 非常规战争(十二) 第七十六章 非常规战争(十三) 第七十七章 大王庄——将军庙(一) 第七十八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第七十九章 大王庄——将军庙(三) 第八十章 大王庄——将军庙(四)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第八十二章 大王庄——将军庙(六) 第一章 魏州血夜(一) 第二章 魏州血夜(二) 第三章 魏博血夜(三) 第四章 魏州血夜(四) 第五章 魏州血夜(五) 第六章 魏州血夜(六) 第七章 中官之死(一) 第八章 中官之死(二) 第九章 中官之死(三) 第十章 中官之死(四) 第十一章 蒋袁合流(一) 第十二章 蒋袁合流(二)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第十四章 蒋袁合流(四) 第十五章 蒋袁合流(五) 第十六章 大河之东(一) 第十七章 大河之东(二) 第十八章 大河之东(三) 第十九章 大河之东(四) 第二十章 大河之东(五) 第二十一章 大河之东(六) 第二十二章 大河之东(七) 第二十三章 大河之东(八) 第二十四章 大河之东(九) 第二十五章 大河之东(十) 第二十六章 大河之东(十一) 第二十七章 大河之东(十二) 第二十八章 大河之东(十三) 第二十九章 双极(一) 第三十章 双极(二) 第三十一章 双极(三) 第三十二章 双极(四) 第三十三章 双极(五) 第三十四章 双极(六) 第三十五章 双极(七) 第三十六章 双极(八)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第三十八章 双极(十) 第三十九章 双极(十一) 第四十章 双极(十二) 第四十一章 双极(十三) 第四十二章 双极(十四) 第四十三章 双极(十五)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第四十六章 双极(十八) 第四十七章 范阳之春(一) 第四十八章 范阳之春(二) 第四十九章 范阳之春(三) 第五十章 范阳之春(四) 第五十一章 范阳之春(五) 第五十二章 范阳之春(六) 第五十三章 范阳之春(七) 第五十四章 范阳之春(八) 第五十五章 两河轮战(一) 第五十六章 两河轮战(二) 第五十七章 两河轮战(三) 第五十八章 两河轮战(四) 第五十九章 两河轮战(五)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第六十一章 两河轮战(七) 第六十二章 两河轮战(八) 第六十三章 两河轮战(九) 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第六十五章 两河轮战(十一) 第六十六章 两河轮战(十二) 第六十七章 两河轮战(十三) 第六十八章 两河轮战(十四) 第六十九章 转折(一) 第七十章 转折(二)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 第七十四章 转折(六) 第七十五章 转折(七) 第七十六章 转折(八) 第七十七章 转折(九) 第七十八章 转折(十) 第七十九章 转折(十一) 第八十章 转折(十二) 第八十一章 东都会盟(一) 第八十二章 东都会盟(二)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第八十四章 东都会盟(四) 第八十五章 东都会盟(五) 第八十六章 决战上党(一) 第八十七章 决战上党(二)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第八十九章 决战上党(四) 第九十章 决战上党(五) 第九十一章 决战上党(六) 第九十二章 决战上党(七)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第九十四章 决战上党(九) 第九十五章 决战上党(十) 第九十六章 决战上党(十一)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上党(十二)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第九十九章 决战上党(十四) 第一百章 决战上党(十五) 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上党(十六) 第一百零二章 决战上党(十七)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第一百零五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一百零六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 第一百零七章 南北战策(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战策(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战策(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战策(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北战策(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北战策(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战策(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战策(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战策(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战策(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北战策(十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北战策(十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策(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南北战策(十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北战策(十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战策(十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南(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南(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南(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河南(五)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南(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南(七) 第一百三十章 河南(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枢之要(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枢之要(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枢之要(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枢之要(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枢之要(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枢之要(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国器(一) 第一百四十章 国器(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器(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器(四)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一章 饶乐山巅(十五)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更新时间:2024-01-20 07:57:08
字数:790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 !

    随着契丹本阵中一声令下,又有一队那礼部战士加入到对营地矮墙的攻击中,被奚兵打得逐渐稀薄的那礼部阵列重新密集起来,矮墙处的防御压力陡增。

    李承晚等人已经奋战了良久,此刻感到疲惫不堪,他们从矮墙处撤了下来,换了别的奚兵顶上去,然后到后方找了个隐蔽的所在歇息。

    “这么打下去不行,一味死守只能越守越死。”罗源安向李承晚道。

    “你有什么好建议?”李承晚问。

    “咱们打出去,从旁边绕一下,给他们腰上来一记狠的!”罗源安咬牙道。

    “就咱们几个?”李承晚有些犹豫。

    “咱们四个足够了,排成枪阵,冲击他们侧翼。”

    秦老根在一旁发话道:“某去把那几个给咱们做通译的奚人叫过来,咱们打前排,让他们跟在后面冲。”

    李承晚看看咬牙切齿的罗源安,又看看一脸波澜不兴的秦老根,再看看紧张得嘴唇发白的崔和,终于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

    秦老根去找了那几个会说汉话的奚人通译,他们听了之后有些犹豫,也不知秦老根说了些什么,这几个奚人最后都答允下来,各持兵刃,和李承晚等汇集到一起。

    众人很快来到营地一侧,这里不是正面,应对的攻击也不强,契丹人只布置了二十来个那礼部战士在此处攻击,其实与其说是攻击,不如说牵制更来得准确,这些那礼部战士持盾在矮墙外二三十步的距离大声吆喝,做出一副攻击的架势,却并不真正厮杀。

    李承晚瞅准机会,大喝一声,当先一手撑墙,一手持枪翻越过去,带领众人杀了出来。

    在此牵制的那礼部战士较少,又没想到对方居然主动出击,顿时有些不知所措,被李承晚带人冲进了人群中。这里人少,空间又大,对李承晚这种武艺精熟的军官相当有利,他大枪一抖,摆出几道枪花,施展出家传枪术,转眼间便戳倒三名那礼部战士。

    罗源安、秦老根和崔和随着冲入地方人群,个个瞪红了眼的举枪乱捅,紧随在他们身后的是几个奚人通译,也挥刀砍将上来。这一番冲杀,将那礼部战士杀败,丢下几具尸体后转身就向外跑。李承晚等人追着那礼部战士就冲到了外侧。

    那礼部战士继续向本阵逃去,李承晚等人却沿着矮墙转向,他们在营州军中成天操练队列,也不用多说什么,奔跑间便结成了一排枪阵,李承晚居左,他右侧是秦老根,秦老根右侧是崔和,最右侧是罗源安,四支长枪整整齐齐竖立起来,从侧翼杀向了矮墙正面蜂拥进攻的那礼部战士。

    奔行之中,李承晚习惯性的喊着号子:“左,左,左右左......”其余三人听着李承晚的号子,脚步一致,左右并排。

    崔和也习惯性的随着号子用眼角余光左右一扫,努力与身边同伴保持水平。他的心思被这么一分散,紧张情绪顿时消除了不少,然后听见李承晚高呼一声:“立定!——杀!”他连忙定住脚步,在“杀”声中猛地刺出长枪。这次他刺空了,但左右两侧秦老根和罗源安都刺倒了一个敌人。就听李承晚又喊:“前进——杀”,崔和迈前两步,继续突刺,这次却扎到了一个敌人,他连忙转动抢杠,向后一抽,将枪头拔了出来,随着李承晚的“前进——杀”声,迈出两步后接着捅出了第三枪。

    李承晚等人小型枪阵从侧翼的突袭取得了重大战果,沿着矮墙一线的齐步突刺给进攻的那礼部战士造成了很大杀伤,那礼部战士的攻势顿时一滞,很多人纷纷向侧后退开,躲避枪阵的袭击。

    撒兰纳在矮墙中觑到机会,振臂高呼,带领奚兵跃过矮墙杀了出来,那礼部战士的攻势大乱,终于抵挡不住,向后方疯狂溃退下去。

    奚兵趁势追着败退的那礼部战士砍杀一阵,等追出几十步后,眼见敌军越逃越远,撒兰纳呼喝奚兵停止追击,带着众人跑回矮墙后面。撒兰纳战阵经验丰富无比,她知道对方两侧的弓手就在百步开完蓄势待发,只要己方和敌方败兵拉开距离,就很容易遭受箭矢打击。

    撒兰纳的指挥很果断,等奚兵折返回来之后,一轮箭雨也覆盖了过来,将几个跑在最后的奚兵射倒在地,若非她及时下令,损折必然严重。

    败逃回去的那礼部战士还没退回本阵,契丹阵中就发出一排箭雨,将逃得最快的十几个那礼部战士射死。那礼部战士立刻不敢再动了,哭嚷着蹲了下来,被几名契丹军官收容整理之后,带回那礼部阵列之中。

    曷鲁望着营地外的矮墙,粗声粗气的问身旁一个蒙脸的老者道:“刚才那几个从侧翼冲阵的似乎是汉人,看装束像唐军,这就是‘观察员’么?”

    老者微一弯腰,恭敬道:“曷鲁大人所言不差,就是这几个唐军。领头的是个营州军的都头,其他三个也是军官,不过级别都不高。”

    曷鲁嘿然一笑:“几个低级军官都那么能打,果然......”

    老者又道:“曷鲁大人,不如我现在就回去召集部众,趁虚而入,打库莫奚一个措手不及......”

    曷鲁摇头:“趁虚而入?库莫奚还没有到‘虚’的地步......他们在这里的兵不多,估计只有三百人不到,如果我算得不差,后面还有一千多人。就算你们出动,也不一定就能速胜。嗯,先用那礼部战士耗一耗他们,等他们抽调更多的人上来,你们再动手。”

    老者低头道:“曷鲁大人神机妙算!”

    曷鲁嗤笑道:“你不用拍我马屁,只要你们忠心,好好打仗,我曷鲁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老者忙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曷鲁转头向身边道:“撤下来吧,今天不打了,打得太狠的话就把他们打回去了。”

    三声短促的牛角号声响起,位于前阵两翼的盾手掩护着弓手向后撤了下来。

    营地中爆发起一片欢呼声,崔和喘着粗气探出头来,问一旁的罗源安:“咱们赢了?”

    罗源安点头道:“看上去这一阵是赢了......”

    崔和松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感觉双腿软绵绵的,竟然累得无法再动弹分毫。

    撒兰纳咬着嘴唇望向远处的契丹本阵,看着他们撤回了军营,才皱着眉传令,从后方调一批奚兵过来警戒,让参加头战的奚兵下去休息。

    之后的连续几天,契丹人都组织了攻势,均已箭手掩护那礼部战士进行攻打。不过这次那礼部战士学乖了,他们在侧翼放了一百名士兵作为机动,随时准备应对奚人从侧翼方向的出营攻击。既然没有机会,李承晚等人也就不再主动出营,只是勉力防守。

    自从李承晚等四人侧后出击击败契丹人的第一次攻势之后,他们便在奚兵中赢得了极大的尊敬,撒兰纳也一改之前对待四人的风格,遇到重要的事情都会来跟李承晚商议。又过了几天,随着李承晚等人在防守中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撒兰纳已经开始托付重责给他们,自己抽空到后面休息,让李承晚等人担任临时的指挥,负责带兵防守。

    李承晚和罗源安、秦老根、崔和四人寻了机会,夜里突袭契丹人的侧营寨,烧了几座帐篷,斩杀了十多人。虽然战果不显,还是鼓舞了本方的士气,同时也令契丹人加强了晚间的警戒提防。

    又过几天,契丹人明显开始加强进攻,这次他们出动了投掷手。这些投掷手在那礼部战士的掩护下冲到爱墙外十多步的地方,奋力向营地内投出短矛。短矛的杀伤力很强,奚兵的盾牌抵挡不住,许多木盾都被短矛直接刺裂。有几个奚兵躲在一面奚人自制的大木板后面,结果大木板被短矛扎得当场粉碎,几名奚兵被随即而来的几根短矛钉在地上,状况十分惨烈。

    奚人从后方调来许多奚车,翻过来排列在矮墙后面,才勉强顶住了投掷手的短矛攻击,不过已是伤亡惨重。

    十多天的防守中,奚兵战死一百多人,受伤的也有二百余,撒兰纳不得不继续从后方抽调更多的兵力支援,这些奚兵驻扎在前方营地和后方山梁之间的山口内,随时补充营地正面的折损。

    与大牙口相同,阿大何部报送过来的消息是,野狼坡同样遭到了契丹人的围攻,而且战况很激烈。

    李承晚想要过去看一看,却被阿大何部拒绝,阿大何部过来告知消息的长老显得很愤怒,他不满于库莫奚这次的主动进攻,长老认为,如果不是库莫奚主动挑衅,根本不会引来契丹人新一轮的攻势。而且阿大何部的长老还说,自己部族中已经因为这段时间的激战损失了很多族人,他要求撒兰纳对此负责,并要求李承晚等人予以相应的赔偿。

    撒兰纳气得嘴唇哆嗦,和那名长老争吵了起来,却被李承晚劝住,李承晚觉得争吵没有意义,双方应该平心静气坐下来好好谈,毕竟眼前正处于战事之中,一切应以大局为重。不过李承晚还是很严肃的告诉阿大何部的长老,营州方面会在战后考虑支援阿大何部战损的物资,但并不代表赞同阿大何部的一味死守的策略。

    阿大何部长老不屑的掉头离去,令许多奚人都感到相当气愤。

    战事仍然在艰苦的胶着之中,直到这一天,曷鲁率领大军再次进攻,这一次与之前不同的是,列在营地前准备进攻的兵力达到了两千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